详细内容

焦虑|海特对安全主义的批判:安全空间和触发式警告观念的探讨

时间:2024-08-24 14:06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 基思

利维坦出版社: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简要提到了 Haidt 对“安全主义”的批评。我想在这里补充一点。该术语最初是指美国大学校园中盛行的“安全空间”和“触发警告”概念。这些信念将学生与任何可能让他们感到恐惧或不舒服的事物和想法隔离开来。

比如,大学生抵制奥维德的《变形记》,因为其中有性侵描写。再比如,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因为其中有性侵描写,被大学生视为警示读物,有诱导学生自杀的倾向……

乔纳森·海特认为,触发警告违反了心理学最基本的原则:帮助焦虑症患者逃避他们所恐惧的事情这一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学生不能从他们不喜欢或不同意的人身上学到东西,如果我们从他们的观点中什么也学不到,那么我们将对他们的智力造成极大的伤害。事实上,海特在书中指出了安全主义面临的悖论:试图排除一切干扰的安全主义必然会在某个时候失败。对安全的痴迷最终会成为最大的事故和风险。

这也和全球很多国家的育儿理念很相似——在很多家长眼中,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所以作为家长,要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远离风险。预防风险是好的,但人类世界从来就不是一个排除一切危险的“安全空间”。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学会在复杂的世界中应对问题。生活在父母提供的安全保护伞下,孩子的心灵会因为缺乏经验而遭受严重的损伤。

颇有些讽刺的是,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往往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一些小伤、如何独立解决与同学偶尔发生的争执和打架、如何面对野外小团队的协作……这些对于他们未来步入成人社会时的人格形成都是十分宝贵和重要的。

在网易云音乐搜索【利维坦歌单】即可关注最新音乐

席卷美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新的统计数据。

最新的证实来自今年 4 月的一项调查,我很荣幸参与其中:这项由沃尔顿家族基金会赞助、盖洛普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显示,在 12 至 2017 年期间,接受调查的 26 岁年轻人中约有 38% 被正式诊断患有焦虑或抑郁。[1] 按性别划分,年轻男性为 29%,年轻女性为 45%。即使在那些尚未得到诊断的人中,也有约一半的人表示他们经常感到焦虑,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经常感到沮丧。

?

在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 Haidt)在其最新畅销书《焦虑一代》中将这一问题归咎于过度使用屏幕和社交媒体。

/ 的数据支持了他的观点:在每周花费超过 20 小时在社交媒体上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中,65% 的人表示他们“昨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焦虑(25% 的人表示他们每周在社交媒体上花费超过 20 个小时)。49% 的重度社交媒体用户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悲伤(而非重度用户的比例为 26%);80% 的人感到非常压力(其他用户的比例为 59%)。

?

焦虑治疗仪_焦虑治疗_焦虑治疗药物

但我相信,当今的年轻人还面临着一个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他们缺乏意义感;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更糟糕的是,有证据表明,他们甚至不想寻找这种意义。他们也没有人鼓励他们这样做。

这会产生一种空虚和徒劳的感觉,尤其是在不可避免的困难时期,这种文化纵容了一种努力提供安全感的文化,这种安全感注定是虚假的,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如果你在自己的生活中或你所爱的人的生活中注意到了这种症状,下面是如何识别和应对它的方法。

---

我在之前的专栏中写过关于生命意义的文章,包括如何理解和定义生命意义。在我的研究中,我经常参考心理学家弗兰克·马特拉 (Frank ) 和迈克尔·F·斯特格 ( F. ) 的工作。F. [2] 的研究成果将生命意义定义为三个要素的组合:连贯性(事物如何联系在一起)、目的性(有目标和方向)和重要性(一个人存在的重要性和内在价值的感受)。

我发现这个概念很有用,因为它将一个抽象的大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分解为三个类别,这些类别仍然更容易处理,但仍需要大量工作。它变成了三个更小、更具体的问题:

1. 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生?

2. 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3.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类似的问题在盖洛普调查中也出现过,答案与抑郁和焦虑调查的结果高度一致,我和我的团队查看了调查中18至26岁人群的微观数据,发现其中20%的人很少或从来没有感觉到“我生活中的事情发生都是有原因的”(连贯性指标)。

与同龄人相比,这些年轻人说他们经常或总是觉得事情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可能性低 16 个百分点(7% 对 23%);他们被诊断患有焦虑或抑郁的可能性也低 16 个百分点。在目的和重要性问题上回答“很少”或“从不”的年轻人也是如此。

? 简

这种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出于某种原因,抑郁和焦虑年轻人根本找不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但也有可能这些人只是不去寻找答案。根据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UCLA 所做的一项纵向调查[3],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2006 年的 40 年间,美国大一新生中认为“培养有意义的人生哲学”是“非常重要”或“必不可少”的比例显著上升,从 86% 下降到今天的 50% 以下[4]。

Haidt 的研究表明,自 2000 年代中期以来,屏幕时间和互联网使用量急剧增加——几乎肯定会让任何对认知意义的探索变得更加困难。科学家发现 [5],默认模式网络(mode)是指人脑在没有任何任务的静息状态下,继续进行某些功能活动的脑区网络,与人脑对内外部环境的监测和维护密切相关,与意识觉醒、情绪处理、自我反省和情景记忆检索等功能密切相关。(编者注)它对于寻找意义、记忆、思考未来和做白日梦至关重要。其他研究表明 [6],当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时,这个神经网络会在注意力任务中表现出功能障碍或异常,这当然包括过度使用互联网。

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暗示:为了找到生活的意义并缓解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我们应该少花点时间上网。但这仍然留下了一个问题:那些已经忘记如何寻找生活意义的人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对意义的概念还不熟悉(或者从未学会如何开始),我们该如何开始?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意义?我们从哪里开始?

?

一个好的开始方法是重新构思问题:试着把自己放在被问到的人的角度,而不是问问题的人的角度。这是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维克多·弗兰克尔首次提出的。他是一名大屠杀幸存者,著有影响深远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也是意义疗法的创始人。这是一种基于识别个人意义感的临床方法。

弗兰克尔的方法首先颠倒了最初的问题:“归根结底,人不应该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认识到他被问到了这个问题。”换句话说,抛开为自己寻找满足感的需要。公式,而是看到世界需要你去寻找意义——这样你才能在生活中做更多的事情并造福世界。

焦虑治疗仪_焦虑治疗_焦虑治疗药物

本着这种服务精神,弗兰克提出了三种发现意义的实用方法。[7]

首先,创造一些东西或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你会创造意义。

第二,充分地体验某件事或深爱某人,即:停止对自己的思考,而将自己沉浸在外在的体验或与他人的关系中。

第三,面对不可避免的痛苦,要坚强、坚决,并决心从中吸取教训。

思考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是将寻找意义的过程分解为马泰拉和斯特格尔确定的三个部分。探索连贯性、目的性和意义自然会引发对生与死的严肃思考——你为什么活在世上?你在世上有限的时间很重要,你如何利用它也很重要。

在我自己的工作中,我发现这围绕着回答两个重要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愿意将生命奉献给什么?不断努力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揭示你生命的连贯性、目的和意义感。

? 哈克

你的探索也可能揭示出你为何感到如此空虚。例如,如果你对第一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是“精子发现了卵子”,而你对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生命对你来说似乎如此偶然和微不足道。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这种情况,正确的策略是决定以一种提供更多存在实质性答案的方式生活。这将导致你有意识地采用一套信念来指导你的生活。例如,你可能会决定以生命是一份礼物的信念为他人服务是你的信念。或者你可能会决定以生命是一份礼物的信念为他人服务是你的信念。一切。

当然,这些问题非常个人化,所以你会发现你需要进行一些深刻的反思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负责任地使用屏幕和社交媒体也是你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部分。但正如弗兰克教给我们的那样,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次令人兴奋且富有成效的冒险。

---

我的最后一点是,当痛苦不可避免地降临到你身上时,拥有生活的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你。

Haidt 作品中的一个共同主题是对“安全主义”的批判,即认为安全是一种神圣的价值,以及父母和学校倾向于将安全置于其他价值之上。在分析中,安全主义是人们对生活意义感下降的直接后果,因为意义可以让苦难变得更有价值——如果你的生活缺乏意义感,那么安全主义是一种反射性反应,试图为你提供免受苦难的盾牌。

游乐场曾经鼓励挑战和冒险,但现在却显得极其危险。?

换句话说,当痛苦看起来毫无价值时,唯一合乎逻辑的做法就是与之抗争。为了防止痛苦,我们保护孩子免受冲突、危险和任何可能冒犯或吓到他们的东西,但这种方法注定会失败。而且这种策略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它让年轻人对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威胁和挑战以及我们这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中不可避免的苦难准备不足。

对于您和您所爱的人来说,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带着勇气和希望继续前进,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

参考:

[1]/民意调查//how-happy-gen-z.aspx

焦虑治疗_焦虑治疗药物_焦虑治疗仪

[2]//2016-30427-009

[3]/PDF/.pdf

[4]

[5]/扫描//12/7/1047/

[6]

[7]/什么是-/

文/C.

翻译/

校对/时间

原文//ideas//2024/08/-young--//

本文基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BY-NC),由 发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利维坦立场

添加一颗星,不要迷失

投稿邮箱: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