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虑|毕业生焦虑症状有哪些?如何尽早发现并治疗?时间:2024-08-02 14:07 症状报告 编辑 毕业生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紧张、多疑、思维混乱、失眠、人际关系紧张等,常伴有出汗、头痛、心悸、尿频、腹泻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手指颤抖等肢体症状,导致书写困难,甚至晕厥。有的学生突然无缘无故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这种情绪持续一段时间后,就可能出现焦虑症。一般来说,此类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这种疾病,因此建议家人或朋友及时发现,并尽快就医。 焦虑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痛苦的情绪状态,并伴有身体不适。精神科医生张静指出,焦虑症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常包括三组症状:[2] 1、躯体症状:患者在紧张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悸、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甚至会有濒死感,感觉极度难受,以为自己要死了,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失控的感觉。 2、情绪症状:患者感觉自己处于紧张、焦虑、害怕、恐惧、不安的状态。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有的人可能能清楚的说出自己害怕什么,有的人则不一定能清楚的说出自己害怕什么,只是感觉害怕而已。 3. 神经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焦躁不安、搓手搓脚、来回踱步、小动作增多、无法集中注意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焦虑。 原因报告 编辑 成年人的面孔,童真的心灵 上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生育的高峰期,此时出生的孩子在外出工作时,难免会感受到人群的冲击,想知道健康专家的建议吗?这一代年轻人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不愁吃穿,被父母宠爱有加。但过多的成功,往往会让人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相对而言,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比上一代:60后、70后要脆弱得多。在成人面孔的掩饰下,大多数人还如孩子般天真、脆弱。因此,他们在面临人生抉择时的心路历程,无疑会艰难许多。 就业压力大 毕业,在很多人眼里,是大学校园里最后也是最激烈的竞争。前三年,大家都比拼的是成绩,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第四年,大家都比拼的是简历,但无论简历有多好,“命运”还是由“人多粥少”的人才市场来决定。2004年是毕业的第二个高峰年,预计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80万人。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一离开学校就找不到工作。这个事实,常常让大学生和家长们焦虑,甚至从开学开始,就对毕业忧心忡忡。“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恐慌,让很多人不敢毕业,于是各种“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其实是内心焦虑的“伪装”,是逃避压力的“有益反应”。有了“病”,就能暂时避开真正的困境。 知识焦虑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意识到时间紧迫,专业知识不够精通,相关信息铺天盖地,慌乱中常常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没用”,后悔当初没有再努力。此外,选修专业相对冷门的学生压力更大,每参加一次“双选会”,挫败感就会增加,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失眠、头痛等“躯体化”反应。 情感混乱 临近毕业,学生们常常会面临“离别”和感情的变故,一如入学时。四年间结下的友情、爱情,将如何发展?是否还能携手并进、风雨同舟?是否会随着现实的冲击而烟消云散?这些潜伏的情感困惑,很容易让毕业生出现情绪大起大落,进而影响毕业前的心态。同时,毕业也意味着人生真正的开始,需要靠自己的脚走路。这对于依赖性较强的人来说,是一次重大考验,因此心理上会再次出现强烈的“断奶”反应。 加之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经济能力等的担忧,让毕业生陷入了毕业“围城”。 症状和后果报告 编辑 在很多人的心里,焦虑只是一种暂时的情绪,说焦虑不及时治疗会有严重后果,只是刻意夸大它的危害性,让人感到害怕。其实焦虑既是一种精神疾病,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它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不治疗焦虑会有什么后果呢?[3] 1.导致失眠 焦虑人和生活中经历过很多压力事件的人更容易失眠。压力和焦虑会导致不止一两个晚上的睡眠问题。一项新研究表明,焦虑可能导致长期睡眠问题。研究人员发现,焦虑引起的睡眠不足可能持续长达六个月。 2.对身高的影响 这就是孩子长期焦虑的危害。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心理压力大、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得不到他人关爱的孩子,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就会降低,从而影响身高。她建议家长和社会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运动。 3. 癌症发病率增加 引发癌症的因素十分复杂,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医学发现,遭遇挫折和长期处于焦虑、精神抑郁、沮丧、苦恼、恐惧、悲伤等情绪紧张状态的人,更容易发生癌症。精神心理因素虽然不能直接引发癌症,但往往会以慢性、持续的方式影响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4. 死亡率增加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高度紧张的男性,约有25%的人患有心脏病。而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23%。而对于女性来说,高度焦虑的女性,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23%。而且,这些人中约有23%的人患有一种叫做心房颤动的疾病,这种疾病很容易引起抽搐和死亡。可见,长期焦虑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焦虑症是神经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广泛性焦虑症和阵发性惊恐状态,这些症状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运动不安等症状,焦虑症患者的紧张、惊恐程度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称。 治疗方法报告 编辑 要让孩子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毕业后的挑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积极预防,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孩子的焦虑、紧张情绪,营造良好的氛围。王文良专家指出,对于有辍学、厌学倾向的学生,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努力,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如果常规的辅导、转化无法改变,就必须咨询心理医生。 1、自我反省:患上焦虑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压抑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让其潜伏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从而引发疾病;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反省,懂得向朋友或亲人诉说自己潜意识的痛苦,这样也能改善焦虑症。 2、自我放松:所谓自我放松,就是在心情好的时候,想象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情景,然后让最弱的情景先出现,让这些情景反复出现。当你逐渐不再对这些情景感到焦虑时,就可以停下来了。这样也能改善这方面的状况。 3、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有些缺乏自信心的人怀疑自己完成和应付事情的能力,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担心、紧张、恐惧。因此,作为神经性焦虑患者,首先要树立自信,减少自卑感。这种焦虑治疗方法可以建立患者康复的信心。 当一个人结束学生生活,开始步入社会,迎接未来的挑战,接受社会的重压时,很多人都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扰乱了很多人的生活,使他们继续生活在心理的折磨和身体的痛苦中。平陆解颇安神汤可以有效地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4]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