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焦虑|咨询师如何应对焦虑来访者的反移情:责任重大与信息过载的挑战

时间:2025-01-03 14:10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上一篇关于治疗焦虑病例的文章中,有人留言,问了一些问题。今天我就围绕焦虑拜访给咨询师带来的反移情来补充一些内容。

来访者经常做的就是突然开口说话,然后停下来期待地看着你。咨询师立刻接受了,50分钟的咨询结束后,收到了45分钟的信息轰炸,一切都很详细。他最后给你留了5分钟,期待你告诉他该如何处理他无辜的眼睛。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反移情是什么?

顾问们很快就会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任务太多、每次扔给他们的信息太多,以至于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然而,传统的工作方法行不通。例如,如果你试图停留在某一件事上并深入下去,很快就会引发客户的焦虑:他最终把这件事抛给你,而你不给他解决方案,而是问他。感情——他最初专注于在事实层面上解决问题,以抵御感情。

辅导员的压力会带来某种“完美主义”强迫症。有时辅导员会想:信息那么多,他烦恼那么多,又那么着急,我该如何整理信息呢?可笑的是,咨询师也会忘记“慢流”,希望获得“快、准、狠”的洞察力,交给当事人,从而缓解当事人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一些原本从事动力工作的辅导员,这个时候就会幻想:如果我懂得CBT就好了。这次访问似乎有很多想法,应该适合CBT。

或者一位正在担任 CBT 辅导员的顾问突然想学习精神分析。我想知道如果我会做精神分析,我是否可以应对这样的访问。

如果辅导员监督反移情,他很快就会发现这种反移情正是我所说的“完美辅导员”反移情。不知不觉中,咨询师对自己的幻想变成了一个:一个完美的咨询师——以最准确、最无情、最高效的方式帮助这个案子。

这个时候,据说咨询师自己的焦虑就被激活了。有时,通过反思自己的焦虑,咨询师可以在面谈中识别出未言明的焦虑:咨询师害怕因为自己的不完美和低效率而被客户瞧不起,担心如果效率不高就失去客户,担心自己如果你询问过多的感受,会激怒来访者,或者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感到羞耻和不耐烦,会让咨询师感到羞愧、烦躁,甚至生气。

这样,咨询师就获得了当事人的不言而喻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来了解当事人:

正是因为来访者对自己的经历感到羞耻,所以当别人问他感觉如何时,他会变得恼怒。 (存在性焦虑)

或者,来访者可能不再体验到自己的感受,仅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弱。 (焦虑自己“不够好”)

焦虑治疗药物_焦虑治疗仪真的有用吗_焦虑治疗

客户害怕自己的无能,所以他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以免被别人瞧不起。 (焦虑失去对象爱)

来访者担心自己不能满足别人的期望,从而导致别人与他或她保持距离。 (焦虑失去物品)

客户担心,当灾难来袭时,他们会因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无法抵御灾难。 (对自己能力的焦虑,对自我崩溃的焦虑)

来访者担心一旦暴露自己的感受就会失去控制。 (焦虑崩溃)

来访者担心如果他情感与咨询师接近,他会受到伤害。 (人际关系中被抛弃、被迫害的焦虑)

来访者担心如果他有情感,他会勾引咨询师。 (性焦虑、乱伦焦虑)

委托人害怕摆脱客体关系的束缚,充分发展自己后会遇到危险。 (阉割焦虑)

……

我们今天提到的每种类型的反移情对于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都很重要。因为来访者通过失去自己的感受并过度关注外部现实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

那么如何上班呢?

你会发现,这种感觉丧失在诊所的客户群体中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有一种纯粹的感情缺失,这种情况在男性中比较常见,但在女性中也有,包括教师、医生、律师。他实在不知道什么是“感觉”。我觉得这种参观用认知是可以的。

因为你会发现,和他建立联系的方式通常就是和他同频,用他能听懂的语言和他交流。在一次真正孤立的访问中,如果你向他强调你的感受,他会感到困惑,并且很难与你沟通。和他建立关系的方法就是保持一致的大脑回路,然后在这些过程中尝试性地接触感情。

还有一个当事人,其实感情很丰富,但他把这些感情表现出来,以掩盖这些感情。这种情况多见于焦虑型女性。他们的特点是:情感丰富,非常焦虑。他们善于用文字来描述临床实践中的各种经历,尽管没有办法与你停留在“此时此刻”的经历中。

焦虑治疗仪真的有用吗_焦虑治疗_焦虑治疗药物

你会发现他们真正的问题不是缺乏感觉,而是他们的感觉无法回归到自己身上。他们会使用各种方法让体验远离身体,而不是“感觉”它。

我强烈不建议在这种类型的访问中使用认知行为,尽管一开始你会发现认知行为似乎有效并且对方非常满意。但这种功效和满足感,是因为帮助对手使用了更高层次的防御手段,换汤不换药。假以时日,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

与他们一起工作需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反移情,然后偏离他们惯常的工作方式:在咨询中塞入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试图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处理她的心。并邀请你加入他们的团队,与他们一起卷起,配合他们完美高效地完成心脏的修复。

我个人处理这种情况的步骤大致是:

1、帮助他们学会休息;

首先,到诊室休息一下。这就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反复呼吁的“停止”,但你会发现他们最大的困难正是停止。

因为停下来会导致极度焦虑,比如咨询室就体现了这一点:如果咨询师保持沉默,咨询就不会高效。或者,如果咨询师保持沉默,我就必须应对因沉默而引起的关系焦虑。

这个时候,因为你的停顿,对方的焦虑肯定会浮现出来。然而,咨询师必须根据经验来确定这种焦虑应该公开到什么程度。如果你做得太多,客户感到困惑,或者觉得咨询浪费钱,没有解决问题,他就会悄悄离开。这种拜访他也会很体贴,经常给你留下像样的信息。

而如果你过多地阻止焦虑,就会导致你成为对方焦虑的一部分。你会陪在对方身边,却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

有时,咨询师担心自己触及了根本原因,导致来访者不高兴。例如,如果你撞到了什么东西,对方就会离开,因为他们被你伤害了。实际情况是,有时候你做对了事情,委托人在意识层面上很不高兴,但他的潜意识里却会觉得久旱逢甘霖。那么,当客户来找你咨询时,他们的动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你猜。

当咨询师咨询这样的来访者时,完美主义和反移情会让我们害怕一举一动,这种干预会带来什么后果?会不会让对方本来就焦虑心更加焦急,不再来了?或者谈论潜意识的到来、引发深度焦虑并进而产生抵抗是正确的吗?

你会发现你比其他患者更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你会特别希望诊所的每一次干预都到位,不出现任何差错。

注意——这与来访者生活中的焦虑是一致的。在生活中,他不敢做选择,或者做选择时追求完美,生怕自己的某个选择会导致不完美的结局,或者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或者导致灾难。

当我们与这样的客户合作时,我们必须允许自己犯错误,甚至客户可能会离开。而这项关于反移情的工作是我最想提的,我们最后再说。

其次,帮助服务对象应对焦虑。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来访者之所以徘徊并隔离自己的感受,是因为他不想接触那些真正让他焦虑事情。焦虑的感觉与实际的焦虑感觉不是一回事。

有时客户会告诉你我很焦虑。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感到害怕、无力和无助。辅导员必须深入挖掘:那么你焦虑什么?

很多人认为对方已经可以表达焦虑,而我却无能为力,无能为力,这已经是一种体验了。事实上,这是一种浮在上面的虚假体验。他的焦虑就像闪电一样。事实上,这是因为下牙太痛,导致上面的神经受到压力。

然后我们必须找出他是哪种牙痛。例如,如果你不这样四处走动,你会发生什么?你会入住什么样的体验?你能描述一下这段经历吗?

有的辅导员会问:如果你不这样走动,你害怕发生什么?

这两个问题是不同的。一是在实践层面。来访者会回复你:我担心我会失业。那么如果使用认知行为,可能会帮助他检查自己的担忧是否不合理。

但如果你问,“如果你不这样四处走动,你会经历什么?”,那就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发挥作用了。

还有一个层次,不是通过提问,而是通过生动的表达。例如,咨询师不再陪伴客户左右。无论客户多么着急,咨询师都一动不动。此时,咨询师没有问一句话,但当事人“已经在经历了”。

此时的经历比你问他还要真实。因为当你问他时,他正在描述一种经历,如果你不让他防御,他就真的在经历。

此时的他,或许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的经历了。他可能会使用行动或投射性认同来让你了解他的经历。

比如,一旦你什么都不做,他就会盯着你坐不住,很快你也坐不住了。这个时候,不用他说什么,你都知道他的感受。

焦虑治疗药物_焦虑治疗_焦虑治疗仪真的有用吗

或者说,他下次根本就不来了。如果他不来,你就会知道他有多焦虑吧?不需要他说得对。

或者,他只是暗暗鄙视你,让你觉得自己真的一无是处。如果你拿了别人的钱却什么都不做,那你就知道他焦虑什么了。他害怕自己不做某事,别人就会对他做这种事。鄙视它。

因此,一旦你真正能够培养自己的焦虑并专注于它,来访者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你他的焦虑。这个时候,如何处理这些焦虑就成了关键。

你打算如何应对这些焦虑?这里有很多很多方法,对吗?比如,我们可以帮他用文字描述一下自己的经历:我不说话的时候,你的目光一直在游移。我猜你在想,这家伙是个骗子,拿走了我的钱。为什么钱没有任何作用?

如果关系比较亲密,你可以问他:如果你收了别人的钱,但不努力做事,你会怎么样?

或者用认知行为:哦,有时候,不那么努力,也不是不可能生存。那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呢?你有多久没有好好休息了?

这些是应对焦虑的常见方法,但您可能有自己的方法。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三个部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咨询师如何处理自己的感受?

基本上,你如何处理你激活的反移情?你如何处理工作中被激活的反移情,就是你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情绪。

例如,你的客户让你非常焦虑。你害怕被对方看不起,害怕对方抛弃你,害怕你不完美,害怕对方不按照教材让你失控,害怕对方一个人会突然靠近你,让你经历一种奇怪的经历。抛开关系焦虑......

因此,你在这些时刻如何处理自己的反移情,就意味着你在个人实践中如何处理这些生活问题。

当你被人瞧不起时,你如何抵御这种自恋焦虑?当你害怕被抛弃时,如何克服建立关系的焦虑?当你做得不够、害怕被别人批评时,你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当你在工作中受到客户批评时,下班后你如何处理个人情绪?当你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并且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强的控制力时,你如何处理这样的情结呢?

有时,咨询师会使用与来访者相同的防御措施。例如,来访者坚持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避免经历失控感、自己的渺小以及无力感和无助感。然后当他来到咨询室时,你觉得这个客户失控了,然后你按住他,给他各种技巧,让他不再焦虑。本质上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 - 那么你们实际上处于相同的防御水平。

破碎的我如何帮助破碎的你?

面对这样的拜访,我们实际上需要做的并不是用各种技巧来让对方感觉好一点。就是你在处理这个案子的时候,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这其实和当事人的问题是一个形而上的平行层面。

你必须克服在这种情况下激活的全能感、完美主义和焦虑感,以及各种行动的诱惑和各种不恰当的防御。这就要求你的个人实践能够超越复杂性本身——你在这个话题上,需要领先访客一点点。这一点点并不一定要求你做到完美。即使您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您仍然领先访客一点。只有这样,你才能“带领”来访者认识这个阶段的自己。

当你有自己克服这个问题的经验,并且真正能从中受益时,你就可以在这段关系中稳定地体验焦虑、应对焦虑、谈论焦虑,而不是对焦虑过度防御。

这种稳定的状态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非语言的传递。参观者并不是通过“你做了什么技巧”来体验自己的问题如何得到解决,而是更多时候通过“观察和感受”你面对困境时的态度来学习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即使治疗失败,你如何面对工作的失败?你是否会像来访者一样,觉得自己无能,不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从而自责或者在心里贬低、责怪来访者?或者你能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而不过度责备自己吗? ,也不向外突出太多。

当你自己的工作中有很多地方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你是否像访客一样去报班,否则你会感到不安,害怕被访客讨厌,害怕被同行看不起,或者你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吗?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根据手头案件的需要和自己内心发展的需要来安排学习和休息?

当您阅读这篇文章时,您会想:这确实是我对待访客的方式。我非常焦虑,无法应对我的焦虑。我总是想给访客施加压力。我应该怎么办?我必须再添加几个会话。个人经验,多学习教材,赶紧找栾静督导做咨询报读小组。换句话说,你只允许自己在这个阶段这样做。你能否坚守住像来访者一样焦虑自己,真正爱他、看到他,让他慢慢成长,为他安排人道主义关怀?发展节奏。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比那个还在自责、攻击自己的来访者更进了一步。

以上是粗略的临床总结,欢迎留言讨论。

公众号ID:

预约咨询请点击公众号下方“心理咨询”。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