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焦虑|王小波的诗意世界:从外卖骑手到诗人,生命中的诗与远方

时间:2024-12-15 14:08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王小波曾说过:“一个人只有今生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我们出生、长大、恋爱、结婚、变老……我们或许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可以提笔写诗,将瞬间变成永恒。

无论是人生美丽的第一次相遇,欢喜的时刻还是悲伤的时刻,都是真实而真诚的自己。

诗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生命的此时此刻。

01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

外卖骑手王吉兵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大半辈子都在异常辛苦地工作。人到中年,生活依然困难。

54岁时,他总共跑了1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跑了几乎四圈。在经历了一次非常不愉快的送餐经历后,他满怀委屈地写下了《匆忙的男人》:

将空气中的风赶走

把刀赶出风

把火从你的骨头里驱走

将水从火中驱走

对于匆忙的人来说,没有季节

只有一站,下一站……

八个月后,这首诗被诗友发布到微博,竟然获得了超过2000万粉丝和超过10万个点赞。 “匆忙的人没有季节,只有一站和下一站。”这首诗感动了许多忙碌生活的人。

“当你特别郁闷的时候,你心里突然有很多话要说,总想写下来。”连中学都没有读完的王吉兵,多年来一直是一名秘密的诗歌作家,已经写了5000多首诗。

“诗歌是我的支柱,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它是唯一能给我内心深处带来快乐的东西。”

诗集出版时,他在序言中写道:文学拯救了我。

焦虑性神经症_焦虑_心理焦虑

绝无巧合。

前半生经历了婚姻、家暴、丧偶、生意失败、再婚的王柳云阿姨,54岁开始学习绘画和写作,开始了她的第二人生。

白天,她在一栋办公楼里担任不起眼的清洁工。晚上,她支起画架,在租来的6平米小屋里埋头作画。王柳云在日记中写道:

我做实际工作来支持自己和我的艺术梦想。

迎着月下的南风,我突然想到,拥抱陌生人

我情不自禁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仍然固执地爱着你。

她用画家的眼睛观察,用诗人的灵魂表达。

无论是王继兵还是王柳云,他们所经历过的痛苦、喜悦、悲伤、委屈……在写诗的那一刻都被唤醒、看到。

诗歌越来越成为农民工利用业余时间表达苦恼与无奈、重新认识生活的首选。

正如诗人于坚所说:“世界总是焦虑,但诗是一种安定。”

于坚,第三代诗坛的代表诗人,青少年时期当过十年工人,通过写诗找到了自己的尊严。 “只有学习诗歌,才能超越生活的平庸,成为更好的人。”

于坚小时候有轻微口吃,普通话也不规范。 “我的声音经常被拒绝和嘲笑。”这也成为他最初写诗的动机。 “我想走自己的路,保护我的另类声音。”

20世纪70年代,于坚在工厂开始写诗。当他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时,他的诗作已通过手稿传到了大学。这首诗的名字逐渐被很多人所熟知。

几年后,《诗刊》的头条刊登了于坚的《尚义街6号》。这首诗在当时被认为是潮流的先驱——口语运用得非常出色,诗中充满了那个时代难得的感觉。幽默感。

△于健

诗歌,从古至今,始终呼唤着人们诗意地栖居,超越生活的麻木。在焦虑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诗歌。

焦虑_心理焦虑_焦虑性神经症

正因为如此,诗歌成为近年来互联网平台上的新热门内容,被称为“诗歌复兴”。

据介绍,快手诗歌创作人数超过60万人,小红书上近百万创作者发表诗歌笔记超过200万篇,每周有超过2500万用户浏览诗歌相关内容;过去一年,抖音及唐诗相关视频累计浏览量突破158亿,李白一年点赞1.6亿次……

南州书院敏锐地意识到诗歌对我们现状的意义和价值,适时邀请了7位当代著名诗人。经过半年的反复打磨,“南方周末诗歌写作班”推出,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诗歌读者爱好者提高诗歌审美,提高写作技巧,在焦虑时代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早鸟价倒计时3天!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02

写诗真的可以教吗?

孔子说:“不学诗,就不能表达诗。”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源泉之一,蓬勃发展,早已形成了中国人的情感基础。

天上什么也没有

为什么要给我安慰(海子)

小草结下了它的种子

风在摇动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很漂亮(顾城)

……

只要看一眼这些诗,我们的情感就会在不经意间被触动。

庄生晓梦痴迷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诗歌之美往往存在于令人困惑的情境中。即使我们不能完全理解每一个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感受其中的意义和美丽。

诗歌一直被认为是文学金字塔的顶端,是语言和想象力的艺术。

曾经有句话说,诗人是天生的,无法被教导的。

诗人黄帆不同意这种观点。他本人成功地从一名理工科学生转型为诗人和小说家。他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诗歌创作的技巧。 2011年,他开始在大学教授创作写作课程,培养了严石等一批青年诗人。

2014年受邀赴台湾教授新诗写作班。我班上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她认为自己不会写新诗。然而毕业两年左右,她就获得了台湾诗歌奖,被台湾诗坛推崇为80年代的后起之秀。联合文学还出版了她的诗集。

2019年,黄帆老师受邀前往新加坡举办为期四天的线下诗歌班。没想到,这门课程改变了很多学??生。结束不到半年,一群零基础的人居然写出了专业水平。

黄帆老师还在中国大陆开设周末网课。经过不到三个月的培训,他让从未写过新诗的学生可以在专业文学期刊上发表诗歌。

△黄帆

黄帆老师到底用了什么神奇的教学方法呢?

“我的诗歌课与其他诗歌课不同的是,我模拟了新手学习诗歌的整个过程。”

例如,在教授意象时,他会将所有主观意象的使用总结为四种“不匹配”模式。错配的本质是把两个普通人熟悉的旧事物A、B硬性地搭配起来,创造出一个新事物。这就创造了一种诗意的感觉——熟悉中的陌生。

例如,如果A是新月,B是银蛇,那么它们都是古老而熟悉的东西。因为A和B不太匹配,一般人不会将两者匹配在一起。

但当诗人生硬地将“新月”与不匹配的“银蛇”搭配起来时,他就会说:新月是一条银蛇。

因为这种不搭配对于常人来说是陌生的,所以会产生一种新月与蛇混合的东西,给人一种强烈的陌生感,让人产生诗意。

意象是诗歌的关键。多年来,黄帆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帮助各界诗歌学习者树立了写诗的信心。当有的学生灰心丧气时,他还会给他们展示自己刚学诗词时的练习,让他们有坚持下去的信心。 。

△黄帆老师的试镜片段

心理焦虑_焦虑_焦虑性神经症

诗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仅仅依靠灵感。真正的诗人必须经过一步一步的学习、反复的实践和有效的修改,才能在不断进步中成长。

早鸟价倒计时3天!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03

从不会写诗到爱上写诗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诗人西杜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被诗歌震撼的情景:“我上初中的时候,在弟弟小学里第一次读到了唐诗。印象最深的是王维和孟浩然的绝句,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启发性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件诗意的事情——原来文字可以创造出如此美好的东西!

从此,西杜爱上了读书和写诗。中学毕业时,他曾在笔记本上偷偷写过几本诗集。

1985年,他如愿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与臧迪、庆平、麦芒、戈麦等人结为诗友,通过朋友间的相互鼓励、讨论、竞争,他的诗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那时候我就觉得一天不写诗就是浪费生命。”

大学毕业后,他到一家科技出版社当编辑,一干就是三十年,但这三十年里他继续写诗、批评。 2018年,因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他被邀请回到清华大学报告厅,成为一名诗歌老师。

△西渡口

六年来,西杜老师教过数百名学生。他们大多数是理工科学生。从不懂、不懂现代诗,到爱上现代诗,他们都是通过长期的学习,走上了创作创作的道路。出版之路。

在他的诗歌课上,有一位同学热爱古典诗歌,但对新诗有抵触情绪。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他就被新诗的魅力所征服,写出了很好的作品。这位同学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诗人,立志以新诗创作和研究为毕生事业。

西杜老师同时也是北京老舍文学院的外聘导师。他的许多学生出版了诗集,有的学生曾获得鲁迅文学奖提名。

这次,西杜老师重点关注了诗歌写作中绕不开的“语言”部分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诗歌技法中的“心之感触”。

“心感”与“手感”不同。 “手感”是属于工匠的,基于双手的反复操作和练习,主要是熟能生巧。 “心感”是诗人对语言、经历、题材、事物、主题的综合感知。它有熟能生巧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它是相反的能力,是一种让熟悉的事物保持新鲜感和陌生感的方式。创造陌生事物的能力。

西渡老师还强调诗歌的分枝,这也考验诗人的综合功力。他认为分支是声音的艺术,体现了诗歌的本质。 “分支需要对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具有双重敏感性。例如,何时应该断开一首诗,何时应该将其连接起来,既需要判断又需要想象力。”

诺贝尔奖获得者诗人辛波斯卡说:“我更喜欢写诗的荒谬,而不是不写诗的荒谬。”

西杜老师说:“读诗、写诗,是给你的生命再一次机会。”

△杜曦:读现代诗、写现代诗的意义是什么?

观看视频点击预约按钮即可预约2月22日直播

陈念熙×王继兵:从门外汉到作家的诗歌人生

现代诗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不乏值得铭记的吉祥时刻。我们需要的是把这些灵感瞬间赋予诗歌的形式,让它们凝结在语言中,成为时间无法带走的语言。钻石和灵魂水晶。

欢迎大家一起来读诗、写诗!

早鸟价倒计时3天!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与市面上普通的诗歌欣赏课程不同,我们特意邀请了7位优秀诗人,从朗读、选材、意象、语言、修改五个方面带您不仅从思维层面,更从实践层面级别,帮助您构建系统的现代诗歌写作体系。

市场上你几乎从未见过如此顶尖的讲师阵容:

除前述于坚、西渡、黄帆外,还有欧阳江河、张志浩、张桃洲、陈显发等7位国内著名诗人。这些都是谈论当代诗歌时无法回避的名字。他们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

他们几乎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华文文学传媒奖、十月文学奖等诗歌领域的重要奖项。

而且,他们还拥有诗人、教师、批评家等多重身份:

欧阳江河,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著名评论家;西杜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张桃洲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因此,他们比一般诗人更懂得如何设计课程,让大家都能听懂、学得透。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