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虑|肿瘤医院闭环管理期间心理支持服务:专家入驻缓解患者及家属焦虑时间:2024-11-30 14:07 “我这两天很焦虑,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资源站志愿者、二级心理咨询程瑞云刚刚接起电话,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轻微的声音。言语间透着疲惫和焦虑。 原来,肿瘤医院徐汇院区实行“闭环管理”以来,隔离在病房的患者及其家属或多或少都有些焦虑。对此,医院迅速采取行动,识别出“焦虑”的人群。今天(1月25日),他们也迎来了外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陈涵、李小平来到医院开展工作,为更多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等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大家共同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为缓解院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肿瘤医院社工部迅速联手护理部,在病房内开展“搜索、发现、干预”闭环,并发现急需心理疏导的患者及家属。依托医院资源站“求助热线”网络电话平台,免费提供心理疏导,帮助部分焦虑患者及家属保持情绪稳定。 作为医院资源站的志愿者,二级心理咨询程瑞云理解患者及家属在隔离期间的无助、不安和焦虑,希望能为那头素未谋面的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些帮助电话的。 程瑞云尤其难忘的是两次电话。 第一个电话是患者家属打来的。他说,他是代表女婿探望住院的女儿。 “每次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孩子,总是让我焦虑、心碎。我也害怕把这些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所以我必须在女儿面前假装轻松。” ” 经过短暂的交流,程瑞云得知,这次咨询电话正是“女儿”提出的要求,希望能缓解父亲的压力。 “你都说已经适应了,那你觉得你女儿为什么还要你跟我说话?”程瑞云问父亲。电话那头,他停顿了一下,什么也没说。 “很多病人在生病后往往会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而如果家人这时候很焦虑,病人其实会自责。”程瑞云的劝告渐渐让父亲的心情平静下来。 “原来不只是我们担心女儿,她的女儿也担心我们。”他坦言,电话结束后想再次和女儿聊天,希望两人一起努力,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度过这段“隔离期”。 另一个电话来自一位乳腺癌患者。她表示,原定于上周五进行手术,但因隔离而不得不推迟。 “我总感觉心里有一团火,晚上睡不好觉。”程瑞云一边耐心倾听,一边引导患者充分说话。 “像我们这样做生意的人,很容易激动。”病人有些无语地说。 “但我就是没办法,睡不好觉……” 面对患者的焦躁不安,程瑞云安慰她,“你说你心里有火,其实说明你的身体郁闷了。你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类似瑜伽的伸展运动,让自己有一种豁达的感觉。” ” 女患者听了程瑞云的建议后,表示愿意尝试。她也在电话那头微笑着鼓励自己,同时也对医疗团队多次耐心解答她的问题表示感谢,帮助她打开了“心结”。 她说:“也许我可以借此机会调理一下身体,为接下来的手术做好准备。”换个角度看问题,烦恼突然就消失了。 据悉,肿瘤医院资源站多年来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共建。拥有一支由10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咨询师组成的心理志愿者服务团队,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求助心理热线”服务。目前,这个团队还在“闭环管理”下,为院内人员投入“精神关怀”。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