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焦虑|害怕、担心、忧虑与焦虑的区别及正常现象解析

时间:2024-10-01 14:04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首先,担心、恐惧、担心和焦虑之间有区别:

“恐惧”和“担心”是针对特定的明确对象或特殊情况。

“担心”所带来的情感比恐惧更广泛。没有特定的对象或情况。

“恐惧”、“担心”和“忧虑”都是对当前事件的反应;

焦虑”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的预测/想象,往往伴随着谨慎和回避的行为。

事实上,“恐惧”和“担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正常现象,并非不可接受。我们从小到大都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而且这些烦恼的数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它随着成长而逐渐减少,而我们担心的事情却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大概就是成长的烦恼吧。

出生时

害怕突然出现的物体或声音(或快速接近的物体)

约6个月

害怕陌生人和新环境(孩子拒绝与亲密的人分开)

约2岁

害怕某些动物(狗),害怕孤独和黑暗。

大约5岁

害怕可能伤害他们的野生动物和想象中的生物(鬼魂、怪物)。

7岁左右

害怕事故、亲人死亡和灾难;

青春期

害怕周围人的负面评价、害怕被拒绝和学业失败。

但当这些“恐惧”和“担忧”变得严重并持续存在,并造成极度痛苦时,这就不再是可接受范围内的正常心理,而是变成了病态焦虑,而我们也可以将它们称为“焦虑症”或“焦虑症”。焦虑症”。焦虑症会阻碍未成年人的成长,还会扰乱焦虑症患者的身体机能和适应行为(如自我调节思想的能力)。

常见的焦虑症包括:广泛性焦虑症、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分离焦虑症、广场恐惧症、恐慌症和选择性沉默症。焦虑症根据引起症状的原因来区分,患有焦虑症的人通常患有不止一种焦虑症。

焦虑症的症状是:患者的情绪非常不安、恐惧。患者常常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未来的某些事情表现出过度的担忧。有时患者也会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忧心忡忡。这种担心往往与现实极不相称,让患者感到非常痛苦。它还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如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肌肉紧张或搏动。有些患者感觉自己总是感觉不舒服,多次去医院看医生,却查不出任何症状。但对于患者来说,始终存在着持续的担忧。

焦虑有多种形式,如下表所示:

心情和情绪

表达恐惧、焦虑、恐慌、苦恼、软弱、无助和绝望的感觉。

认知方面

他们常常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产生疯狂的想法、误解和误解,表现出极端的悲观和消极情绪。

行为方面

紧张、焦躁、回避、回避、不愿意承担某些风险(即使是对其他人来说谨慎的事情)、害羞、异常安静

生理和身体方面

心理焦虑_焦虑_焦虑性神经症

各种身体反应(心跳加快或不规律、气短、出冷汗、胃痉挛、不明原因的疼痛等)。

下面详细描述分离焦虑症、选择性沉默症、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症、恐慌症、广场恐惧症、广泛性焦虑症和强迫症。

1.分离焦虑症:焦虑症是面对与家人分离或特定附属情况时过度恐惧和痛苦的表现。表达的焦虑被归类为不适合发育水平和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从预期的不安到全面的分离焦虑

诊断标准——

1. 必须至少出现以下行为中的三种或以上:

当你与依恋对象分离或当你想象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就会出现痛苦。

÷ 担心亲人失踪或想象他/她可能遭遇不幸。

÷ 担心一件不幸的事情会让自己与所依恋的人分离。

÷不愿意或拒绝去学校或其他地方。

担心独自在家或在其他环境中,或害怕在家中没有依恋对象。

拒绝或抗拒在没有依恋对象的情况下睡觉,或拒绝在家里以外的地方睡觉。

÷ 反复出现的以分离为主题的噩梦。

÷ 分离期间反复出现的身体不适。

2.上述症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出现4周,在成人中至少出现6个月。

3、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2.选择性沉默症:在特定的社交场合(如学校)常常不说话,但在其他场合(如家里)却能说话。

诊断标准——

1. 学业成绩或工作表现受到影响,或社交互动受到影响

2. 沉默至少持续一个月,但不包括开学第一个月。

3、不会说话并不是因为缺乏语言知识,与沟通障碍、自闭症或精神分裂症无关。

3.特定恐惧症:因遇到令人恐惧的物体或情况的出现或想象而引发的持续而强烈的非理性恐惧。

诊断标准——

1、只要遇到害怕的物体或情况,就会立即引起恐惧

2.主动回避产生恐惧症的物体或情境。

3.恐惧与实际危险不成正比(如危险被夸大)

4. 对害怕的物体/情况的恐惧、回避或想象会干扰正常的日常生活、学校和社交活动。

心理焦虑_焦虑_焦虑性神经症

5. 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

6.引起恐惧的刺激可能是:动物/昆虫、自然现象(雷暴、闪电、高海拔、水等)、害怕看到血、注射、手术、目睹事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呆在家里封闭空间 空间、嘈杂的声音、穿着奇怪的人、害怕生病等。

4、社交焦虑症:又称社交恐惧症。诊断标准与特定恐惧症相同,但恐惧的来源不同。

它表现为:对社交场合持续而强烈的恐惧,患者相信自己会受到所有人的关注。 (例如:公开演讲)对于儿童来说,在有其他儿童在场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5. 惊恐障碍:其特点是反复、意外的惊恐发作。

诊断标准——

1、下列症状中至少有两种出现1个月(或更长时间):

持续担心惊恐发作或其后果(失控、心脏病发作、发疯)。

÷严重和不当行为

2. 突然出现以下至少4种症状:

心悸、心率加快

÷突然出汗

÷肌肉震颤或抽搐

÷呼吸困难或感到窒息

÷窒息

÷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腹部不适

÷头晕、情绪不稳定、大脑空虚

÷ 颤抖或潮热

÷ 麻木或刺痛的感觉

÷对妄想或人格解体的恐惧

担心失去自制力或发疯

÷对死亡的恐惧

6.广场恐惧症:

诊断标准——

1. 对以下两种(或多种)情况感到恐惧或焦虑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汽车、公共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心理焦虑_焦虑_焦虑性神经症

÷ 在开阔和空旷的区域(停车场、市场、桥梁)。

÷ 在封闭环境中(商店、剧院、电影院)。

÷ 排队或在人群中

÷独自在外

2. 患者避免这些情况,因为他们认为很难逃脱或寻求帮助。

3、这种恐惧是没有道理的,他们会要求身边的人陪伴

4. 症状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

5、社交和事业受到影响

7、广泛性焦虑症:以焦虑、担心为特征

诊断标准——

1. 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

2. 担忧可能是对未来或学业表现,或者孩子可能过于关心父母的健康、工作和经济状况。

3.患者很难控制这种担忧

4. 忧虑会扰乱身体机能,并伴有至少三种症状:多动、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烦躁、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8、强迫症:

症状:强迫性想法(无法摆脱想法)和/或强迫性行为,导致他们浪费大量时间(每天至少超过一个小时):常见的重复行为包括洗手、数东西以及检查是否有门被锁了,迫使其他人以特定的方式放置或订购物品。这些重复行为的严重程度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患者每天会花费超过1小时进行这些行为。大多数成年患者都能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强迫性的想法和强迫性的行为会造成巨大的痛苦;

痴迷包括反复出现和持续存在的侵入性和不恰当的想法、冲动或图像。这些想法会导致严重的焦虑或痛苦,但与日常生活问题无关。

强迫症患者极力试图忽略或压抑这种想法,或者通过执行某种特定的行为(可以简单理解为分散注意力)来中和这种想法,所以这种特定的行为就变成了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重复行为(洗手、检查等)或精神活动(祈祷、数数、默言等)

患者出于某种痴迷或遵循某些严格的规则而感到被迫做这些事情。目的是中和或减少焦虑或痛苦的感觉,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防止可怕的事件或情况发生。

遗传和环境都可能是引起焦虑的因素。童年虐待、精神疾病家族史、贫困以及父母过于谨慎或要求过高可能是焦虑症的危险因素。焦虑症通常与其他精神疾病一起发生,例如重度抑郁症、人格障碍或成瘾。诊断焦虑症需要至少六个月的临床观察。特定情况导致的过度焦虑与常人不同。并影响正常生活。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咖啡因使用、酗酒、吸食大麻或戒断某些药物都可能引起类似于焦虑症的症状。

PS当我在上用中文搜索强迫症图片时,出现的都是以下标题类似“强迫症”的图片:

甚至没有最常见的事情的图片,比如洗手和检查锁着的门。我清楚地认识到大多数中国人对强迫症的理解在哪里;

我真心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心理疾病,并像对待身体健康一样重视心理健康。这也是我更新心理学知识文章的初衷;

参考: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