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焦虑|女性焦虑的根源:社会要求的矛盾与网络争议的无尽循环

时间:2024-08-02 14:06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1. 女性焦虑:截然相反的诉求和无休止的网络争论

1. 很多国家的媒体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焦虑,有些地区甚至高达男性的两倍。这是为什么呢?

LULU: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说,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差异,可能是造成女性过度焦虑原因。

据我和我身边朋友的观察,目前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比较稳定统一,主要体现在工作和赚钱方面,这不仅代表了男性的个人能力,也有助于男性确立自己的性别认同和社会地位。

但对女性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女性被鼓励参与社会劳动,常见的口号是“时代变了,男女都一样”、“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因此,这一代女性倾向于掩盖或忽视自己的女性特质,比如剪短头发、穿和男人一样的衣服。

改革开放之后,又出现了一股新的发现女性气质的浪潮。比如,女性不再只穿黑白灰的衣服。随着电影《穿红裙子》的热播,这一时期女性开始沉浸在获得女性气质的喜悦之中,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她的力量”和“她的经济”其实就是这股浪潮的体现。

然而在网络声音混杂的环境下,女性的种种举动都很容易引发争议,我想这些互相矛盾的言论会给女性带来极大的焦虑

就拿化妆来说吧,作为一个女生,如果不会化妆我会觉得很丢脸,因为有人跟我说“化妆是礼貌,女人爱美是天性”。

但同时,我化妆的时候还是会感到羞愧。受女权主义的影响,我认为女生爱美是社会规训的结果,自己不应该去迎合、取悦别人,所以我在这种矛盾中感到焦虑

2. 男人真的不那么焦虑吗?

希希:总体来说,我们国家正在快速的现代化,旧的标准还没有消失,新的标准就已经被掀起了。在传统与女性解放的碰撞中,新旧观念的冲突会增加女性的焦虑

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我们母女一代的矛盾,短短二三十年,女性对于婚姻、生育的观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虽然数据表明女性更容易焦虑,但我认为,其实男性的压力焦虑指数并不低,只不过因为社会的要求,因为要求男性要坚强,要承担家庭责任,他们选择了隐藏、淡化自己的焦虑,导致我们对男女焦虑程度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偏差。

2. 直面焦虑也是一种勇气,寻求心理治疗的门槛需降低

1. 为什么许多患有严重焦虑的人拒绝就医?您会建议焦虑症患者就医吗?

焦虑症去哪里看_焦虑症的表现和症状_焦虑

XIXI:我曾经有过去公立医院精神病科就诊的经历。

一开始我很害怕去看医生,但当我被确诊后,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既然是病,就一定可以治好。就像一个破损的部位,总能被修复。所以我建议被焦虑困扰的女性朋友可以尝试心理治疗。

LULU:目前网络上有不少人选择分享自己与精神疾病的相处经历,这一方面增加了精神疾病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正视这个问题。

有些心理疾病是无法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的,所以这种情况我建议你去心理诊所看心理心理咨询

西西:但我的真实感受是,医疗费用非常高,每个月需要花近2000元买药。我想,无论是对女性,还是对整个患者群体,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负担得起专业心理治疗的费用。

此外,学校或机构提供的官方会诊未必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治疗师可能会尽力与患者家属建立联系,但患者患病的根源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或学业或家庭,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LULU:我去过上海比较好的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但是治疗体验也不理想。

病人太多,医生太少,导致资源匮乏。不仅等待时间长,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也很少。其实,精神疾病的诊断需要深入的沟通和了解,而不是简单地挂号拿药。

2. 患有焦虑的女性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

XIXI:在对焦虑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与世界建立联系,与自己对话。

我们要学会和自己平凡的生活和解,比如一些女主强势的电视剧,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鼓励女性上进,但也带来了焦虑,让很多女孩觉得优秀、坚强是一个合格女人的必备素质。

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无法自律而陷入抑郁,这是某些“当下流行的女权主义”带来的双刃剑效应。

LULU:我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很火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很多三十多岁的姐姐们依然很漂亮,这给了女孩们力量,告诉女性们,即使年纪大了,她们依然可以魅力四射。

但另一方面,也给女性带来焦虑,因为观众隐约感觉到,女人不管年龄多大,都要打扮得光鲜亮丽。

焦虑症的表现和症状_焦虑症去哪里看_焦虑

3. 中国女性的外貌焦虑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

1、中国女人比外国女人更焦虑吗?

LULU:总体来说,我觉得中国女人比外国女人更焦虑原因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长相和身材。

我观察到一些网络交友博主把年龄和外貌作为评价女性的首要因素,这体现了中国社会对女性外貌的高要求。

但这并不意味着打扮是焦虑或错误的。

以化妆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对中国农村女性的调查报告显示,50%甚至更多的女性开始化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意味着农村女性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奉献给家庭。

但对于城市白领女性来说,打扮、变美往往是焦虑的一大来源,很多女孩在减肥、再增重的循环中陷入负面情绪。

2.我们的焦虑是否来自于原生家庭所受的教育?

XIXI:另外,我发现有些女性可能太善于察觉别人的感受,她们会反复琢磨很多细微甚至不存在的情绪,反思自己是否给别人带来了麻烦,从而引发焦虑

LULU:我觉得这跟“社会建构”这个概念有关系,不同性别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身份,也就承担了不同的责任。

有学者在对中国社会进行考察后,提出了“家庭主义”的概念,即个人需要服务于家庭整体的利益。

在这种整体文化所构建的男女分工中,社会往往把女性想象成“贤妻良母”,要求女性赡养丈夫、养育孩子、照顾家庭。

很多父母潜移默化地教育女儿要敏感于别人的情绪,要有洞察力,这加深了中国女性的敏感焦虑

4.关注女性心理:宽容对待不同处境的每个女性

焦虑症的表现和症状_焦虑_焦虑症去哪里看

1. 我们如何才能创造一个让女性不那么焦虑环境?

LULU:我的第一反应是“包容”。

网络上大多数与女性有关的话题都会引发争论,但我认为每个女性的情况都不一样,在不了解别人经历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做出尖锐而激烈的判断。

今年三八妇女节的口号是“包容”,寓意激发包容。包容对于营造更加良好的妇女社会环境至关重要。

我们不应该给女性一个统一固定的定义,而是应该告诉女性,每个女性都是她自己的样子。

西西:但我觉得除了宽容之外,普及相关的性别知识、社会文化教育也很重要,让更多女性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摆脱习惯性的焦虑

LULU:其实很多女生觉得无所适从,是因为现在的科普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科普视频在讨论女权主义的时候,只给出观点和结论,却不解释其中的机制和流程,这往往会让观众感到困惑。

比如在疯马秀事件中,女性在网上争论中接触到多种观点,但并未了解事情的始末,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各种新旧观点,影响着女性,在多重选择、不同声音中,很多女性感到迷茫和焦虑

我认为,一颗包容的心和客观对待精神疾病的良好意识,是我们关爱女性心理健康的最好方式,也是促进女性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

《2021中国农村女性就业研究报告》-华中师范大学

焦虑的含义 - Rollo May

“女性比男性更焦虑”——《华尔街日报》

《2021年及2022年中国居民抑郁焦虑症状及共病相关因素分析》 - 中国精神卫生杂志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