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揭开神秘面纱,解答常见疑问

时间:2024-08-18 14:16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新快报记者 陈斌 实习生 范宇佳/文CFP/摄

心理学是抽象的,心理学也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与心理学相关的心理咨询就像一层面纱,它的真面目至今还未向普通百姓揭开。我们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不知道心理咨询是如何工作的,不知道选择心理咨询有哪些禁忌?要注意什么?医院里的精神科门诊有哪些?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有什么关系?心理咨询如何收费?如何判断一个“疗程”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应该持续多长时间?我去咨询心理咨询咨询师,他会不会认为我有“精神病”?……

这些问题很普遍,大多数人面对这个领域时概念模糊,虽然知道有心理问题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但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如何寻找。在信息丰富的时代,我们接触到的新闻信息越来越多与心理学有关,有些甚至发生在亲朋好友身上,比如抑郁自杀、职场压力引发焦虑、家庭关系问题频发等等,都需要紧急解决。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咨询密切相关。

心理咨询()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涉及职业指导、教育咨询、心理健康、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目前尚无一个能够体现心理咨询内涵和外延的定义,但存在一些共性。我们试着总结提炼出几点:

首先,心理咨询可以看作是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即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会调节情绪、解决问题的技能,甚至做出某些决定,从而使来访者能够更有效地生活。

第二,咨询顾问必须接受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取得专业资格认证。

第三,寻求心理咨询的人不仅仅是有精神疾病、明显人格障碍、智力低下或脑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更多的(绝大多数)是心理适应、心理发展方面需要帮助的人。

第四,重点处理人际关系、职业选择、教育、恋爱婚姻、子女教育等日常生活问题。

从职业角度来看,从事心理或精神领域工作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三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种形式,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工作的场所(场所)和服务的对象来判断和解释。

简单来说,精神科医生是在医疗机构工作的,他们也有诊断权和开药权,治疗方法主要是生物治疗,一般是药物治疗,到医院看精神科医生的病人大多是重症精神病患者,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上升到精神障碍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功能,精神科医生相对较少,这就意味着精神科医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重症病人身上,基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症状较轻的病人或者一般需要心理咨询的病人。

虽然心理治疗师与心理咨询这两个职称只相差两个字,但是这两个词却导致了两者的本质区别。

根据《精神卫生法》,心理治疗师有心理治疗权,但没有处方权,理论上可以治疗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治疗非精神障碍患者,而心理咨询既无处方权,亦无治疗权。

第二,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一样,必须在医疗机构注册才能执业,而且他们的工作重心是治疗,也就是说他们面对的来访者的心理伤害已经发生。心理治疗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查,国家卫计委会进行审核,颁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心理咨询咨询师的关键是提供咨询,他们接触的来访者不一定有心理创伤。其次,心理咨询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只需要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资格证书即可,即使是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证书。因此,心理咨询的构成比较多元,可能包括不同学术背景的人。

在这三者中,心理治疗师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是最难找到的。当人们去医院时,他们首先会找到医生,然后他们可能会被医生转介给心理治疗师。然而,人们不会在非医疗机构心理咨询而是在心理咨询室里,而你接触到的人往往就是心理咨询。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类从事“关爱、拯救人们精神世界”的工作者们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又是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我们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或者治疗时,又该如何做呢?毕竟,在寻求心灵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试错成本越低越好!

■ 相对而言,精神科医生为患者进行诊断、确诊、开药。到了开药的时候,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就结束了。图中人物为情绪门诊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林照宇。

沙盘游戏是心理咨询的方法之一。

心理咨询室效果图_心理咨询室_心理咨询室室内设计效果图

■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的差异,可以从其工作地点和服务对象来判断和解释。(廖木星配图)

我们大致知道是谁在照顾我们的精神心理需求。那么他们的日常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心理咨询收费多少?需要他们的帮助时要注意什么?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读。

01

心理咨询的日常生活

相对而言,精神科医生的“日常”工作比较简单——诊断、确诊、开药。到了开药的时候,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就结束了。

虽然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也有“医者父母心”,希望服务更多的患者,但正如开篇所提到的,精神科医生面临的问题大部分已经上升到精神障碍的层面,直接影响到社会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他们往往有意愿但没有能力去做其他心理工作。

因此医生会把适合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转介给相关的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会进行心理评估,看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治疗,然后再协商治疗方法、费用等一系列问题,然后开始治疗。

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的工作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两者之间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比较一致的,所以接下来我们主要以心理咨询咨询师为例,来分析一下心理咨询咨询师的日常生活。

概括起来,心理咨询的日常生活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心理咨询、相关业务学习、专业督导和亲身体验。

心理咨询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一次心理咨询通常持续45到50分钟,为了这不到一小时的咨询,心理咨询可能要额外花上3到5个小时去准备。

在进行心理咨询前,心理咨询应该对可能涉及但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进行相关资料复习。如果来访者已经开始咨询,咨询师还应该复习上一次咨询的内容,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这样下次咨询就会更有针对性。

咨询结束后,应回顾、总结咨询过程,将咨询结果写成备忘录。

学习相关业务的部分比较容易理解。督导也主要是业务技能,也就是接受老师或者同行的督导。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咨询师是要接受督导的,心理咨询咨询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只有不断学习外界的新知识,与时俱进,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亲身体验主要针对心理咨询自身的心理健康,解决心理咨询自身的心理问题,帮助心理咨询更好的认识自己,当然亲身体验不仅仅是解决心理咨询个人的心理问题,也是提升咨询师专业技能,提高其为来访者提供咨询质量的一种方式。

例如,当一个来访者来做心理咨询,说起自己想离家出走,而心理咨询却没有回应,那么从来访者的角度看,他其实是想离家出走的。心理咨询可能有意图获得咨询师消极的或者支持的态度和意见,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来访者可能会对心理咨询的表现感到不满。

回头看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并没有被当事人的表情所感动。大概是因为他自己在成长经历中,也经历过极度不开心,想要离家出走。师父也同意离家出走,所以他当时大概也感觉到了一种“解脱”的感觉,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上述的情况就叫做“盲点”,心理咨询接受专业督导和亲身体验,主要就是为了减少和降低自身职业的自我盲点。

02

“适合自己”很重要

我们常常会开玩笑、调侃自己:“这年头,要是没有一点‘疯’劲儿,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但这终究是玩笑,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真的有心理、精神问题,有一句话叫“耻辱”,就是指人们的这种行为,让他们不愿意或者抗拒去医院。

那么如何判断并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就成为随之而来的又一个问题。

心理咨询室_心理咨询室效果图_心理咨询室室内设计效果图

心理咨询不仅需要一个可靠的机构,更需要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所谓的“合适”,不仅仅要求心理咨询在资质方面符合合格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来访者本人与心理咨询相处时,是否感到融洽、舒服?是否感到愿意与咨询师敞开心扉?是否愿意绝对信任心理咨询?这些都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心理咨询过程能否顺利按照计划顺利进行,达到最终的目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很精神的,心理咨询也是人,如果你在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时候,感觉他很一般,甚至无缘无故的觉得不舒服,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你们很可能不是对方那杯茶。而且这种感觉是相互的,心理咨询也会有这种感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及时止损,这也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心理咨询的资质和经验当然是硬性参考指标,比如他的培训背景,是否进行过定期督导以及亲身经历等等,另外你还需要记住这些相对靠谱,认可度较高的培训机构:中德精神分析治疗师持续培训项目、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中挪精神分析治疗师及督导员持续培训项目、中美高级精神分析持续培训项目等,这些在业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评判心理咨询资质的重要标准。

常见的心理咨询方法有精神分析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沙盘游戏、家庭、婚姻/伴侣、团体治疗等。家庭治疗和团体治疗看似人数较多,但其实也是对每个人起着治疗作用,因此即使单个来访者遇到心理问题,也可以通过家庭治疗或团体治疗得到帮助。

心理咨询一般采用预约制,也就是说需要至少提前24小时与相关心理咨询机构预约,确认具体就诊时间,费用按照时长计算,目前心理咨询机构一般价格为50分钟400-600元/人,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主任、副主任收费为400元/30分钟/人。

在正式咨询之前,还有一个角色会给你一些指导,这个角色叫做“咨询助理”,包括告知你心理咨询机构的情况、推荐合适的心理咨询、核实来访者的信息、落实具体的咨询指导以及负责接待引导等。

这样的角色设定,也是出于专业的考虑,需要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与心理咨询之间应该是“一心一意”的咨询关系,避免在咨询开始前双方出现多重关系。

如果让来访者直接联系心理咨询咨询师,让心理咨询咨询师承担起最初的接待、引导工作,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咨询师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一种多重关系,涵盖了各种教育、引导关系,这样的多重关系不利于心理咨询和治疗。

一般来说,一个心理咨询咨询师一天能接待三四位来访者,已经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了,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其耗费精力的工作,一个工作日内不宜接待超过一位来访者。对于一个心理咨询来说,如果一天接待超过5位来访者,就几乎达到了精神疲惫的极点,这对于咨询双方来说其实都是不友好的。

■在新青诊所的公共区域,也需要平衡暖色调和冷色调。

■专业的心理咨询室,色调柔和,给人一种平静、放松的感觉。

心理咨询根据来访者在沙盘上画出的图形进行专业分析并给出建议。

■新快报记者 陈斌 实习生 范宇佳/文 夏诗艳/摄

03

告诉你心理咨询室的秘密

有人会问,如果不想去医院心理门诊,是不是直接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就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既然心理咨询涉及到上述那么多专业的东西,那么对于心理咨询的场地、布局又怎么能没有任何要求和考虑呢?

心理咨询不能在非专业、非正式的场所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对于环境、场景的布置都有要求和要求,不同的心理咨询室环境能给来访者带来不同的感受。良好的心理咨询空间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让来访者感到安全的环境,比如适当的柔软度、个性化(让来访者有足够的个人空间)、整洁度,这三点可以作为判断良好咨询环境的主要参考条件。在良好的心理咨询环境中,来访者更容易与心理咨询建立信任。

专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机构甚至会把色彩考虑进去,色彩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人的心情和环境的气氛,冷暖色调的平衡是基本出发点,色彩的搭配也是有讲究的。

心理咨询室室内设计效果图_心理咨询室_心理咨询室效果图

整体色调柔和的环境,会给人一种平静、放松的感觉;自然的纹理、干净光滑的表面,让人感觉舒适;柔和的灯光也有让人放松的效果,而体现自然的艺术品、摆设或者植物景观,或许可以让参观者换一种角度去思考生活……

心理咨询室内,家具的摆放也是很有讲究的,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杂乱,房间要简洁干净,方便来访者敞开心扉,同时家具的摆放也是为了方便心理咨询暗中观察来访者心态的开放程度。

所以椅子的选择很重要,首先要让人坐着舒服,坐着舒服才能让人足够放松。椅子还应该足够宽,方便来访者调整自己和心理咨询之间的距离,心理医生可以通过椅子来调整自己和心理咨询之间的距离,来访者到椅子的距离可以用来判断他现在的心理状态。同时椅子要便于移动,有一定的重量,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有肢体暴力史的来访者直接拿起椅子扔给心理咨询……

为了增加来访者的安全感,应该让来访者坐在能够看到门的地方,然后在来访者的椅子旁边放一张小桌子,来访者可以在桌子上放置一些他的个人物品,这样可以增强来访者的“个人领土感”。

04

确保“专注”的咨询关系

如上所述,如果你需要心理咨询,那么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避免接触具有特定身份的来访者。

这些具有特定身份的来访者包括心理咨询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等可能与心理咨询存在多重关系的人士,他们之间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很容易导致心理咨询产生误解和判断,影响心理咨询的方向,甚至导致不良影响。

也就是说,当心理咨询与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之前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时,心理咨询难免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我们不会完全否定这些主观判断,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客观性,这势必会影响心理咨询过程本身,对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是不公平的。

此外,心理咨询应尽量避免向“熟人的熟人”提供心理咨询,例如朋友的朋友、朋友的上司、同学或同事的朋友或上司等,也是基于彼此关系不纯洁的考虑,这不利于心理咨询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甚至可能产生难以控制的影响。

遵循“不向亲属、朋友或熟人提供心理咨询”的原则,保证咨询关系的“排他性”与纯粹性,是心理咨询与想要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共同需要遵循的重大原则之一,特别是对于想要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即来访者)来说,了解这些注意事项,是降低“试错成本”的关键。

另外,正如前面所说,当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时,找一个自己感觉舒服的心理咨询也很重要,这也算是第二点注意,也就是第一次见面时,心理咨询与来访者要直观的看两人是否合得来,如果感觉不舒服,就不要勉强自己面对对方进行心理咨询。

我们试想一下,一般情况下,当你觉得需要倾诉的时候,你是愿意和一个让你感到安全、相处舒适的人倾诉,还是愿意和一个让你感到不安、不知道该如何相处的人倾诉呢?和一个让你感到安全、相处舒适的人倾诉,还是和一个让你感到不安、不知道该如何相处的人倾诉,恐怕很难吧?十个人中,八十九个人会选择前者。所以我们在选择心理咨询时候,也要遵循“舒服”的原则,和咨询师相处融洽,这也是心理咨询的前提之一。

那么问题又来了,要知道心理咨询适不适合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亲身体验。那么体验式心理咨询是否可行呢?能不能免费体验一下心理咨询的过程,再决定是否要做心理咨询呢?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免费”会给咨询的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双方心里产生不愉快的联想。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为来访者“免费”提供“体验式咨询”,无非是一种“剥削”,会导致来访者产生不舒服的“被剥削感”,从而消除正常心理咨询而注意力也被稀释。

从来访者的角度,很容易产生“既然是免费试探咨询,心理咨询肯定没有尽全力为我提供咨询”的误解。更重要的是,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有强烈的意愿,如果没有极度的意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而且,心理咨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协助拍摄

心脏清洁诊所

地址:荔湾区浣花路浣南东街盛达兰庭商务中心206室(坑口地铁站D出口)

新青诊所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机构,一般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具备诊疗资质,对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来访者缺乏处理能力,对于来访者来说,也很难判断来访者的素质,因此,对来访者的安全保障不够。

新青门诊将医院与综合心理咨询机构整合,构建一个新平台,实现专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优势互补,就诊者既能接受医生的诊断,也能接受心理咨询师的治疗,也将改变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之间由“对立”走向“合作”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