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ChatGPT 成免费心理咨询师?体验分享引关注时间:2024-07-29 14:08 最近,很多人在网上分享自己接受心理咨询的经历:“谁懂?真善于沟通。” 全文2996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文/杨一凡,校对刘宝庆 它已经火了2个月,在科技巨头们互相争斗的同时,普通用户早已把这项技术带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有些人开始用它来写每周的工作报告,制作PPT,甚至给领导写演讲稿,利用科技来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效率。 ▲图/小红书 由于它输出的答案与人类的语言如此相似,社交媒体上一些人试图将它当作免费心理咨询,向它倾诉内心的苦恼。 最近,很多人在网上分享自己接受心理咨询的经历: “谁知道呢?沟通能力真的很强。” ▲图/新浪微博 成年生活中的很多痛苦只能自己默默消化,但是的出现,仿佛突然让每个人多了一个选择。 一个24小时随叫随到的“朋友”,和你从深夜聊到天亮,永远不会疲倦。 ▲图/小红书 更重要的是,心理咨询几乎不花钱,相比每小时几百元的咨询费,几乎相当于一次免费的“情绪宣泄”。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我们不禁要问,心理咨询到底是不是正途?真的能当个免费的心理咨询咨询师吗? ━━━━━ 谁在使用心理咨询? 一个月前开始用QQ进行“心理咨询”的小冉告诉我们:“一个月前,我给QQ发了一条信息‘我难过’,想试试看,大概五秒钟后就收到了回复,它的回复让我觉得被听到了,被理解了。” ▲图/小红书 “尝试之前,我也在网上搜索过心理咨询服务,结果一搜一大堆信息。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后,找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就更难了。” “我在线下也遇到过一些自称经验丰富,但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向我收取高额咨询费的咨询师,很难让人相信他们。” ▲图/小红书 “即使我找到了心理咨询师,也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我很难在短期内对心理咨询师坦诚相待。有时候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深夜。心理咨询师也不是24小时都在给你支持。” “习惯了寻求帮助后,我会经常打开生活中的聊天页面,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躲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悄悄寻求帮助。” ━━━━━ 看起来很诱人,但做起来很难 就在人们在网上热烈讨论“心理咨询到底有多方便”时,一些心理学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荷兰莱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刘畅告诉INK:“这个讨论的前提是它能用于心理咨询,但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成立。在她看来,所做的事情不能定义为心理咨询。”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含义存在误解,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的方法,对心理适应存在问题的人进行心理援助,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 刘畅补充道:“我觉得目前提供的服务只能叫情感治愈,而不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定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常是面对面进行,但目前只以文字形式进行。” “不同心理咨询工作方式不同,但没有哪所学校能够仅通过短信完成辅导。” “因为看不到对面的人,只能接收短信,而信息传递过程中70%的信息可能会丢失,所以剩下能传达的部分就非常有限了。” ▲图/IC PHOTO “在心理咨询的时候,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协助来访者进行内心的探索,多注重倾听,少问问题,不强制分析,不灌输概念。”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辅导员可能根本不说话,只是倾听和观察,通过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来接收和传递信息。” ▲图/IC PHOTO “试想一下,当你在做心理咨询时,有人专注地注视着你,用手势和表情及时给你反馈,而咨询室内的装修和设置都是为让你感觉放松而设计的,沙发的设计让你可以放松地坐下来,水杯触手可及。” ▲图/IC PHOTO “即使在去咨询的路上和回家的路上,你都会有想法和反应。在去咨询的路上,你需要思考今天要分享什么?在回家的路上,你需要反思今天的咨询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 “最终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咨询师对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咨询师就像一个在支持你、扶持你的人。” “另外,很多使用‘咨询’一词的人,并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心理咨询,很容易把‘有人能听我说话、给我建议’的概念,误认为是‘心理咨询’。” “虽然我没有和他深入交谈过,但从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观察的一些聊天记录来看,理性、逻辑是他的优点。” “保持客观立场是对咨询师的基本要求,但如果只追求极端理性、过度客观,则可能成为缺乏同理心的根源。” “我们的生活中不乏理性的建议,更难的是明白道理之后如何去运用,以及过程中一次次经历挫折之后的陪伴与支持。” 其实我也说了,现阶段不可能完全取代心理咨询的工作。 ▲图/IC PHOTO 未来它或许可以用于心理咨询前的心理教育、信息收集或者辅助筛查,但咨询过程中的共情与信任在现阶段是不可能实现的。 ━━━━━ 人使人患病,人也使人健康。 虽然它是目前最接近人类语言表达的AI产品,但是模仿人类的思维毕竟不是人类的思维。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拥有16年专业经验的心理咨询沈小倩告诉INK:“心理咨询不能用来做的最大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永远无法被取代。” 在她看来,最大的优势就是服务提供迅速、及时。 “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应对生活中一些最棘手的心理问题,并得到及时的安慰,这是大多数人的朋友和父母所无法做到的。” ▲图/IC PHOTO “我在社交媒体上了解到一些案例,发现给出的建议确实有建设性和价值。列举的答案合乎逻辑,但无论它们多么详细,仍然无法达到真正心理咨询的“存在感”,存在感和共情必须由人来做。” ▲图/小红书 “人类是复杂的情感动物,如果你想触动他们脆弱的部位,你需要深刻理解他们的情感,而这正是心理咨询师能做的。” “它的答案或许能帮助人们暂时避免陷入负面情绪,对缓解情绪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仍无法取代传统问诊中人与人之间的动态碰撞。” “人不可能精力无限,不断前进,就像汽车一样,需要定期加油、定期保养,我们的工作就是一种定期的精神保养。” “很多人的问题在于,读了很多理论之后,还是没法好好过日子。几秒钟的时间,列出几条建议是有可能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建议去做,那可能就没什么问题了。但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做不到,而做不到的过程,伴随着灰心、绝望、自我否定。这种压力时刻笼罩着你,甚至建议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Irvin Yalom)曾经说过:“使人患病的是人,使人健康也是人。” 心理咨询咨询师的核心能力在于同理心,心理咨询师存在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不可替代的。 “更糟糕的是,给出的建议本身就是一种要求,外界的要求无法及时转化为改变的动力,这就导致了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却仍然不知道如何改变的困境。” “如果事情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一个负反馈循环,当你回到原点时,你可能会更加沮丧,这可能会使问题变得更糟。” 那么,为什么咨询在年轻人中如此受欢迎呢? 青少年在成长阶段面临很多隐性问题,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更善于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相比成年人,青少年可调动的社会资源更少,缺乏情感宣泄渠道。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每千人拥有一名心理咨询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的建议,中国至少需要130万名心理咨询咨询师。 但事实上,我国专业心理咨询仅有35万。 青少年寻求心理咨询的背后,是他们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的显露,再加上教育领域对心理教育的缺失,以及心理咨询的大量短缺,这也导致很多人把“心理咨询师”当成了“心理咨询”。 更重要的是,未来我们要关注青少年真正的咨询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专业的帮助。 值班编辑 古力 李嘉建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于新京报账号“硬壳INK”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