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情感心理医生|如何寻找合格心理医生?专家告诉你这些要点

时间:2024-09-17 14:07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文/钟洁

当今中国是一个社会变革迅速的国家,工作压力大、生活剧变导致人们出现心理适应困难,出现各种心身症状,大中城市因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就诊的人数持续增加,“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等词汇已为普通百姓所熟悉,人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创伤”也成为吸睛的电影题材。

然而当人们开始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求专家的帮助时,就会遇到如何寻找合格心理医生的问题,不少“资深”求助者对这个问题都有深刻体会:寻找一位能治愈心理疾病的心理医生,或许比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还要困难!

谁被认为是“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是普通人常用的称呼,业内有几类人属于“心理学家”的范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以及一些接受过心理咨询或接受过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服务对象为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尤其是那些不构成精神疾病诊断的人,比如婚姻、学习、工作、社交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绪困扰。心理咨询在非医疗机构执业。《精神卫生法》出台后,心理咨询不得为来访者做精神疾病诊断或从事所谓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师主要服务于有严重心理问题但并非精神疾病的人群,尤其是已经被诊断患有一些心理疾病的人群,如焦虑、抑郁、强迫症、人格障碍等,这些疾病不属于精神分裂症。大多数患者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愿意寻求专业帮助。在中国大陆,“心理治疗师”一般在医院心理科工作,但卫生系统目前没有专门的职业设置,心理治疗师属于卫生系统的“技师”系列,与放射技师类似。

临床心理学家一般具备心理治疗能力,并能进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通常在高校从事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精神病理学等专业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部分临床心理学家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专业训练,医学心理学教师也属于此类。

精神科医生主要用药物治疗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是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其中少数还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培训,因此也在精神科门诊从事心理治疗(经过严格培训)。接受过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的精神科医生一般不会给自己的心理治疗患者开药,也不会允许其他精神科同事给同一患者开药,严格区分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的角色)。

社工是做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专业人员,在美国,家庭、婚姻心理咨询就是由社工发源的,在中国大陆,接受过系统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的社工很少,一般分布在一些比较好的社会团体、民政系统或者非政府组织。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这些“专家”如何介绍自己,只有接受过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专门培训的人,才能被视为“心理学家”。

合格的“心理学家”通常是如何培养的?

不管这些专业人士叫什么名字,从事心理咨询或治疗都需要类似的选拔和专业培训过程,流程大致如下:

一、选择

合格的心理学家在进入专业培训流程之前需要经过基本的选拔:

心理医生感情方面_情感心理医生哪家好_心理医生和情感专家有何区别

(1)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心理学学士学位(第一学位);或(2)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医学学士学位(第一学位);或(3)具有心理学学士学位(第一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并取得教育部承认的大学心理学系下列课程的合格证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人格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或(4)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其他学士学位,并取得教育部承认的大学心理学系下列辅修课程的合格证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人格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无严重心理问题,如严重人格障碍、精神病、躁狂抑郁症等;

(3)识别他人情绪和认知的能力无严重缺陷,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自省能力、同理心、团队协作能力;

二、专业培训

一名合格的心理学家的培养过程包括四个部分:

1、课程:主要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咨询专业知识与技能,约需30-40门相关课程(900-1200学时)(含本科及研究生阶段);

(二)实习: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至少1-2年(200小时以上个人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实践;

(三)接受自我体验:这就意味着接受心理治疗,这是合格的心理学家从事这一职业必须经过的特殊培训过程,只有接受充分的心理治疗后,心理学家才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不要把无意识的个人问题带进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就像外科医生进手术室前必须消毒一样。在德国,任何想从事心理咨询或治疗的人,都必须接受至少200小时的培训。以上自我体验是必须的,否则就无法取得职业执照。

三、继续教育

这是心理学家保持专业能力和资质的必要途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项高智力的工作,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心理学家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方法,需要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和监督,同时通过各种专业活动(治疗、团体互助小组等)保持自身心理健康。

四、职业道德监控

学习和遵守职业道德是心理学家一生中需要做到的事情,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对心理学家的职业行为有着严格的道德规范,而这方面在中国大陆才刚刚起步。

从上述过程不难看出,培养一名合格的“心理学家”的难度与培养一名心脏外科医生的难度相当。

中国大陆的“心理学家”在哪里?

心理咨询师”是21世纪中国新兴的行业,自2002年劳动部设立心理咨询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取得劳动部“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已超过10万人。但由于他们大多专业培训不足(一般只接受过3-6个月的短期考试培训),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我国大陆的“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各地区各级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的医生,这些专业人员大多具有医学背景,少数具有卫生部认可的“心理治疗师”资格,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服务形式目前以精神科诊断和药物治疗为主。在中国不到两万名精神科医生中,只有少数接受过一些良好的心理治疗专业培训(如:中德心理治疗学院各类培训班(简称中德班)、中挪精神分析培训班、香港林梦萍教授主办的心理咨询博士培训班、中美精神分析协会CAPA培训班等)。能提供相对规范的心理咨询治疗服务的学校还有很多,但这样的医生并不多,其余的只能对求助者“见了面开药方”或做“教育工作”。

心理医生和情感专家有何区别_心理医生感情方面_情感心理医生哪家好

第二类是高校心理系教师或心理咨询中心从业人员。他们大多具有心理学或教育学知识,理论功底强于实践,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和各类神经症患者。形式以心理咨询或辅导为主,但除少数参加过上述相对系统的心理治疗实训(如上述培训项目)外,大多数人都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面对大多数心理障碍患者时,没有能力进行深入治疗,有些人甚至做“政治思想工作”。

第三类是社会心理咨询公司或心理热线。这些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但有增加的趋势。他们的知识背景比较杂,主要来自教育学、社会学、哲学、文学、管理学、商科、法律、传播学等背景,有的甚至没有高等教育学历(但一般都有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资格证书)。他们的服务形式主要是心理咨询和热线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服务质量最参差不齐,职业道德问题也最为极端(比如利用求助者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甚至与求助者发生性关系等,都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目前在大陆开办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只有极少数技术好,但私营企业在大陆没有法律基础,一般都是挂靠在咨询机构上。

如何辨别你找的“心理医生”是否具备专业资格?

在当今中国,消费者在购买牛奶时需要擦亮眼睛,看心理医生也一样。那么,如何辨别你找的心理医生是否专业、合格呢?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

第一、学历与专业课程:一般来说,取得心理学或医学学士以上学位,加上较系统的学习心理咨询或治疗专业课程,是成为一名合格心理学家的必备条件。前者证明自己具备学习能力,后者证明自己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

第二,接受专业指导和实习的经历: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专业培训期间必须有较长时间的实习和指导经历,一般不少于1年(200小时心理咨询)。指导其实习的指导老师应是业界认可的,因为一个好的师傅很容易培养出合格的徒弟。

第三,接受自我体验的时数:无论精神科医生有多聪明或多有名气,接受心理治疗(被治疗)是必须的。一般来说,精神科医生接受心理治疗的时数和他/她对他人和自己的心理体验成正比。感知成正比,这是合格心理医生必备的能力。在中国大陆,接受过长期心理治疗的心理医生非常少,因此这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志。如果一个心理医生告诉你,他从来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那么最好不要进他的咨询室。

第四,是否被专业协会认可:通俗地说,就是你是否是这个行业的“圈内人”。因为“圈内人”往往恪守职业道德(如果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就会被除名,这是很丢脸的)。目前最可靠、最有信誉的专业协会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制度()。要被这个专业协会接纳,要求很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因此,凡是能被这个制度接纳的心理学家,一般都比较可靠,至少不会对求助的人“做错事”。比如,心理咨询由于职业道德的限制,一般不会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提供所谓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业内称之为“避免多重关系”。在接受媒体采访或者参加公众媒体活动时,他们会非常谨言慎行,避免谈论自己的来访者或者患者的隐私信息,也不会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从事催眠、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因为这样无法保护来访者的隐私,甚至可能对来访者或者患者造成伤害。

请记住:合格的心理医生会向客户提供或告知其学历、专业培训背景(包括治疗时间)、专业资格以及收费标准等,客户会知道(并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有效了解)这些细节。信息是求助者的基本权利。如果你无法从心理医生那里得到这些信息,那么最好不要冒险。谁愿意被送进“手术室”,然后无法健康地回到亲朋好友身边呢?

PS:您有权了解有关您的心理医生的以下信息:

1.教育背景:本科?研究生?

注:本科最好是心理学或者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最好是临床心理学或者咨询心理学专业。

2. 专业培训背景:您是否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接受过哪些培训?

注:最好接受过以下培训:德中心理治疗流派(简称中德班)各类培训班、中挪精神分析培训班、香港林梦萍教授主办的心理咨询博士培训班、中美精神分析协会CAPA培训班,或者接受过以下知名国际组织认可的培训项目: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国际心理治疗联合会(IFP)、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

3. 该心理师接受过个人督导多少小时?接受过团体督导多少小时?业界认可的督导有哪些?

注:系统获得权威专业协会认可的督导人员(见名单:)的个人督导时长越多越好,其次才是小组督导时长。

4. 这位心理咨询师在实习期间在监督下进行了多少小时的咨询或治疗?(指与患者面对面的咨询时间)

情感心理医生哪家好_心理医生和情感专家有何区别_心理医生感情方面

注:越多越好。在监督下与患者进行面对面咨询的时间不应少于 200 小时。

5. 这位心理医生花了多少小时进行自我体验(接受心理治疗)?(与治疗师进行面对面咨询的时间)

注:一般来说,越多越好。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接受的治疗时间不会少于200小时。如果他根本没有这个记录,最好不要接受他的服务。

6. 这位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资质是什么?

注:有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咨询师资格证不能算指标,因为他们通常只有3-6个月的应试培训,不具备持续从事心理咨询能力。看1-5题是否OK。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制度()算是行业内的ISO-9000(质量认可体系),如果你是其认可的注册心理师或督导员,在质量上更专业。同时,他们受《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道德规范》的约束,会按照这个道德规范做专业的事情。如果出现伦理问题,也有专门的“伦理工作委员会”进行调查核实,并给予适当的处罚。

附录2:初次见面时,来访者对心理师的观察也是一个指标

如果你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你可以立刻判断这位心理医生不专业:

(1)建立咨询关系后,要求你成为他们的朋友或采取类似行动(例如,私下和你见面喝咖啡等);

(2)在整个第一次会面过程中,心理医生说的话比你说的还多;

(3)您在咨询前无法获得有关上述问题1-6的任何信息,当您亲自询问时,也不会得到问题1-6的直接答复。

(4)问诊地点(或问诊环境)不安全,比如,随时可能会有电话或人进来打扰您;问诊地点经常更改;而且因为医生的原因,您的问诊时间经常不稳定,经常变化。

(5)如果你确定你正在寻找心理咨询(而不是精神科医生),并且他/她一见到你就会试图向你推销各种产品(包括药品)。

(6)第一次咨询后,要求你一次性付清所谓的“治疗疗程”费用,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会采取后端收费的原则,例如:每次咨询后才收取费用;如果是长期的心理咨询,一般会在每个月或每周的最后一分钟收取当月或当周的费用。

(7)若为当事人提供长期心理咨询服务,而没有签订书面的《心理咨询服务协议》(或类似的书面协议),该协议一般会约定以下几个方面:知情同意、保密界限、费用、转介、伦理基础、休假等问题。

另外,经常在各种媒体(电视、广播、网络等)上谈论自己客户的信息,在媒体的曝光下从事心理咨询的“心理师或大师”,被戏称为“害人专家”,如果遇见了还是尽早避开为好。

钟杰:北京大学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心。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