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心理医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打破童年束缚,成为真正的自己时间:2024-09-13 14:08 我读完了《蟾蜍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想分享一下我的摘录。这本书真的很有趣。 或许,还有另一种活法,不按既定剧本活,甚至没有剧本。所谓本真的活,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要。这样可以打破从小延续下来的因果轮回,让真我摆脱过往经验的束缚,成为自由的真我。 要了解你的现在,你必须回顾你的过去。这不应该让你感到惊讶。事实上,我们必须回顾生命的最初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和你随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包括你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从那时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从同一个角度看待一切。 每个人的早期经历本质上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不同。有时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如此不同,以至于他们的信仰和假设也不同。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些人只能在以后的生活中通过血腥冲突来和解。 我们谈论的不仅仅是物质世界,还有你内心的情绪和情感。这是通过你早期的经历形成的。童年经历如此强大和生动,以至于它们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换句话说,外部世界变成了我的内心世界。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什么态度,你的行为和幸福都会从那时起受到影响。除非你决定改变它,否则它会在你的余生中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经历、开始、中间、结束,而开始阶段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后面的阶段。所以,你的世界观是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形成的。 一切的关键在于,它是一个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时期决定了要采取哪些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终其一生坚持下去。这些态度和观点成为我们存在的基础结构,从那时起,我们构建了一个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期望的世界。我们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几乎在各个方面,自尊心低的人通常都会觉得生活对自己不好,但对别人却很好。一般来说,走在这个“我不好,你好”坐标系中的人,都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会玩一些会让自己变成受害者的游戏。 有些人会竭尽全力选择记住悲伤和不开心的事情,而忘记或忽略美好时光。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邪恶力量的影响,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这让他们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 处于批判型父母状态的人会很快批评、焦虑、容易发脾气,并且想用不可能的标准来评判他人。他们有时会采取养育型父母的姿态。 时间在他面前延伸开来,就像一片没有路标、没有尽头的沙漠。每一天都空虚无比,生活的意义无处可寻。他强迫自己每天散步,让生活变得有规律,咨询至少让他在坐在桌边的混乱中有些事可做。 抑郁与恐惧有关,当你感到恐惧时,焦虑想法就会悄悄潜入你的意识,让你难以放松。它们就像在你的脑海中拉响警报,告诉你有些事情不对劲,你可以做些什么。 事实上,我期待着每一天,因为每一天都充满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不久前,一切对我来说都似乎毫无意义。 事实上,我期待着每一天,因为每一天都充满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不久前,一切对我来说都似乎毫无意义。 我好、你好的生活坐标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过程。你不能说,“好吧,我终于到了”,好像你已经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你认为自己好吗?并且相信别人好。那就是通过你的行为和态度向他人和自己展示出来。这其实是一种内心的信仰行为。相信自己和他人,但你不一定非要相信上帝或超自然。 当你表现得像一个与父母作对的青少年时,你与我正面交锋,这意味着你的情感钟摆已经从依赖我转变为对我的愤怒和排斥。事实上,你是在反抗对我的依赖。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成为成年人了。一旦你宣称自己拥有主权,你就可以独立行动了。 我之所以能够改变,是因为我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绪。他们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从悲伤和逆境中恢复过来。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延迟满足,从而避免做出草率的决定和不恰当的行为。 情商就是理解他人。情商高的人能够识别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同理心。但情感中最重要的技能可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来与他人建立关系。情感可以让你从独立的个体转变为共生关系,从而让你在自我成长和个人发展方面走得很远。 共生意味着成熟和自我接受,以及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共生让你能够在社交和职业上与他人有效地联系和合作。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