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科专家|健康教育进学校公益活动:助力学生构建心理自信,筑牢心灵成长健康防线时间:2024-11-11 14:11 青岛晚报2024年10月18日版 青岛新世纪学校的学生们在课堂上互动活跃。 在青岛市实验中学,焦元倾听学生们遇到的情感困难。 青岛工贸职业学校的学生认真记笔记。 专家为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燕岛校区)学生授课。 近日,由青岛市卫健委、青岛晚报联合主办的“健康教育进学校”公益活动先后走进青岛市实验中学、青岛工贸职业学校、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烟岛校区)当天,青岛新学校世纪学校邀请岛城知名心理专家走上三尺讲台,围绕“心”健康进行深入科普。从情绪管理到积极心理学,专家们的精彩讲解帮助学员树立心理自信,为心灵成长和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拒绝精神消耗,与自己和解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以及精神疾病和情绪障碍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小学生抑郁、焦虑、自残等心理问题频发,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10月10日,“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邀请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焦远为青岛市实验中学一年级学生讲述心理内耗。心理内耗又称心理内耗。是指人们在自我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心理资源不足时,个体就会处于内耗状态。它是由于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内耗 长期的存在会让人感到疲倦,心理疲惫。 “哪些事情经常让我们心力交瘁?”讲座一开始,焦远就提问触及学生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内在消耗问题,比如反复担心考试不及格、不能按期完成作业等。焦虑等,制定讲座的主题。内部自查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焦元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课堂上,她还系统地阐述了精神内耗的成因和表现。焦元指出,人类具有先天的本能脑、情感脑、理性脑的生理因素。 “三脑”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了人类复杂多样的心理和行为。此外,如果在成长的环境中处理不好生活经历和情感感受,学生也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 如何摆脱精神内耗的漩涡,在克服压力、从困难中学习的同时做回自己?袁娇指出,学生首先要做“三好”学生,即吃好、睡好、运动好。其次,每天可以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接受自己所有的真实情绪。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身心互相影响,学会放松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但身体健康就一定意味着心理健康吗? 10月11日,“健康教育进学校”公益活动走进青岛工贸职业学校。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曹金鹏受邀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临床体验和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他们解释了积极心理学中身体和心灵的相互作用。 曹金鹏告诉同学们,很多身体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果心灵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情绪中,就会导致身体紧张、疲劳,从而增加患病风险。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身体感染和炎症的风险。如何调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曹金鹏分享,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释放体内快乐激素,从而改善情绪。另外,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与家人、朋友沟通,获得情感支持,减少自己的孤独感。讲座中,曹金鹏还讲解了什么是心流状态、如何培养心流状态,并带领同学们一起体验心流状态。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座山,这座山可能是你们以前见过的山,这座山是什么样子的……”伴随着音乐,曹金鹏放慢了语速,带领学生们一起冥想。讲座最后,专家通过观看法国艺术家的楼梯艺术表演,鼓励同学们,人生充满坎坷,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不要放弃自己的目标。 “印象最深的是100秒的天梯艺术表演,视频里的人摔了32次,一次又一次地生还。”一年级七班刘素瑶看完视频后说道,“艺术家的每一次跌倒,就像生活中遇到的磨难一样,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还是能到达顶峰。”同样是七年级的关宇航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平时学习很焦虑,担心成绩不好,跟着曹老师打坐之后,我感觉精神轻松了很多,很多烦恼都消失了。 ”。 主动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青春期是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 10月12日下午,“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来到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烟岛校区),邀请青岛市立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万浩为大家讲解相关话题到青少年心理。 “我为什么要去补习班?” “我是成年人了,我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这些可能是青春期学生正在思考的问题。 “微笑可以延年益寿,悲伤可以让你的头变白。”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而消极的情绪则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如何管理好情绪?万浩给同学们一些建议。控制情绪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发现异常时要特别警惕。其次,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适当发泄、自我安慰、改变思维模式等治标治本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情绪。在这里,万豪提醒大家,发泄情绪时,不能一下子就发泄情绪。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费用。你需要意识到“踢猫效应”的危险,避免负面情绪传染。 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还会严重侵蚀心理自信心。 10月16日,万浩在青岛新世纪学校做题为“心理自信的培养与提高”的讲座。诸如“太难了,我做不到”等消极想法可以转化为“我能做,但我需要更加努力”,激发内在潜力和动力。 “我不行”也可以换成“试一试,也许你会成功”,鼓励自己勇于尝试,探索未知。万豪强调,看到并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至关重要,这是建立强大自信和自尊的基石。讲座中,她进一步分享了提高心理自信心的秘诀:其中,“今天的工作,今天的完成”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态度,不仅有助于减轻拖延带来的压力,也是提高心理自信心的最佳方法之一。缓解压力。 。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适时放松,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也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关键。此外,万豪还建议用积极的语言代替消极表达中的“不要”,引导和强化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更加自信、乐观的心态。 。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青岛掌上记者 关丽如 关浩然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