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医生|三岁前没带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独立性差?看心理医生,越早干预越好时间:2024-11-03 14:01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胡萝卜爱硅谷(ID:)。作者:萝卜妈妈。 我是胡萝卜妈妈。我接受了最正宗的蒙特梭利教育。我在硅谷的教育第一线。分享美国1-6岁孩子的育儿理念和玩法。 萝卜妈妈说道: 昨天,法晓东老师因儿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独立性差,带他去看儿童心理医生。没想到却被医生骂了: “孩子三岁之前是我没有照顾好,太宠孩子了,所以才会出现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三岁零七个月的时候才来看他,但是等他两岁的时候我可以去看他吗?” 其实这件事越早介入越好。在美国,全国各地的母亲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不仅仅是因为孩子生病了。他们通常会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防患于未然”,这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的态度。 董老师表示,这次就医经历对她的家人来说是一次“令人敬畏”的经历。我还请她分享她的医疗经验。 文/董老师 前段时间,在儿子所在的小发条学校家长群里,一位妈妈分享了她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后的经历。 她有两个孩子,大的三岁多,小的一岁多。她看过心理医生后表示,这对她抚养孩子很有启发,所以她必须每六个月去看心理医生“检查”一次。 因为我对管教有很多困惑,所以我萌生了带儿子肖崇忠去看心理医生的想法。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我和肖忠忠老师的一次谈话。 我:“老师,小崇章在学校注意力集中吗?他愿意参加课后兴趣班吗?” 老师:“他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昨天的课后兴趣班是跆拳道课,其他小朋友都能认真配合老师,只有他一个人蹲在角落里玩,还被推倒了”所有的乐高积木,我和他都聊过,但没什么用。” 和老师谈完后,我心里彻底焦虑。因为我知道孩子的专注力和独立性是那么重要,我担心他在这两方面的落后会导致他学习一路困难。 与幼儿园的同学横向比较(没有年龄差异,肖崇章是二月份出生的,有的同学比肖崇壮还小),肖崇章的问题就非常明显了: 1、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尤其是在我身边的时候。 同龄的孩子可以去陌生的环境,自然地自己玩耍,但小发条必须留在我身边。只要我不在身边,他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停地寻找妈妈。一般孩子需要五分钟才能适应环境,但他却花了一个小时。 在小发条幼儿园,从大门到教室的距离大约有200米。校长要求让孩子们独立走完200米。在家长眼里,这200米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知道“我能行”、独立成长的重要一步。 肖崇章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自己从校门口走到教室,而肖发条却每次都舍不得离开我,在教室门口放声大哭,需要老师不断的安慰。老师。 ,转移注意力,我可以趁机逃跑。 我尝试过朋友们建议的很多方法,比如当他愿意独立行走一定距离时给予具体而强烈的表扬,但这些方法对他来说都不是很有效。 2、情绪控制力和自控力差,小动作多,且停不下来。 有我在的时候,萧中章就会很“演戏”,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无法得到安慰。 比如前几天,我让他不要浪费水,但他不愿意,在床上哭。 我原本打算不理他,但他开始哭闹,这吸引了我的父母(我和他们住在一起)。我的父母因为孩子哭闹而感到不安,于是他们冲进来指责我“管教不严”和“照顾孩子不力”。他还年轻,哄了也无所谓,有些事还是得靠他。”说着,他把我赶出了房间,把小发条哄走了。 那天我非常沮丧,所以我立即预约了一位精神科医生。管教孩子的问题太多,无法解决。我不相信长辈们所说的“长大了就会好起来”。我必须知道孩子是否有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朋友推荐我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我预约了王主任医师。 01 大家疑问: 如果孩子这么小,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医生呢? ! 公立医院的等待时间太长了,差点经历了第二次爆炸。 那天,我和岳父一起去了医院。在一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中,岳父不断地问我: “我觉得孩子没有什么问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很正常吗?真的有必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你看,医生家门口的孩子都二三年级了,小得就像一个小发条一样,他们在看什么呢?” “我觉得你太焦虑,你口口声声说只要孩子平凡,达到平均水平就可以了,我看你是在跟优秀的孩子比!” (我真的没有良心) “你认识你邻居的欣欣吗?她刚上幼儿园一个月就被咬了,赔偿了1000块钱!还有你邻居的潇潇,上幼儿园一个月了,不肯去幼儿园了,现在,在家待着……” ” “这个医生靠谱吗?他是个男医生,男医生有什么经验?” “你年纪太大了,最好找个四五十岁,有自己孩子的女医生! (我耐心解释,她毕竟是主任医师,我岳父说:你练久了就可以当主任医师了,没什么意义!) 岳父就这样讲了整整一个小时。我忍不住生气了,脸色变得很难看。岳父又说: “你脾气这么大!对孩子不好!” 值得庆幸的是,终于轮到我们了,我才当场爆炸。 02 被医生骂得很惨: 这么大的事,快来看看吧! ?等我两岁的时候我就去看你了! 也许是病人太多了。王医生急了,脾气也不太好。我向王医生简单解释了小发条注意力不集中,过于依赖大人的情况后,王医生上来说: “你才三岁零七个月?有这些问题,你为什么现在才来这里?最好两岁的时候才来这里!” (一旁的岳父不说话了) 他问了一些更基本的问题: 王医生:“你的孩子和同学交流得好吗?” 我:“好吧,没问题。” (可能是为了排除自闭症) 王医生:“哪个先学会清晰准确地叫人,还是哪个先学会走路?” 我:“……我估计是我先学会说话的,时间太久了,记不太清了。” 随后,医生把肖崇章叫了过来,仔细检查了他的双手,然后让他走了几步,转了一圈。 王医生:“孩子走路四肢不太协调,你的孩子发育有点慢,但还没有到落后的程度。我这种情况比较轻微。三岁之前谁照顾他?”老的?” 岳父插话道:“爷爷奶奶更管事。” 王医生(严肃地说):“爷爷奶奶没有照顾好自己!!!他们太娇生惯养了!!!这些问题都是娇生惯养造成的!!!” (我的岳父立即沉默了。) 我:“王医生,孩子是不是有‘感觉统合障碍’?” 王医生:“什么是感觉统合障碍?你广告看多了,以为什么都是‘感觉统合障碍’!如果是‘感觉统合障碍’也不错,治疗一下就可以了。” 我:“他的情绪管理也有些问题,只要有我在,他就会很‘造作’,很容易哭个不停。有一次他哭得很大声,我都哄不了。”说了几句话,我的父母就跑来指责我,这种事每天都会发生,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医生:“不要责怪别人,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大人说不可以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做。谁说了算,就听谁的,不要发号施令。”对别人来说,规矩也是统一的,打骂哄是不行的。 (萝卜妈妈说:不建议家里一个人是好人,另一个人是坏人,规矩一定要一致。) 我:“那下次孩子哭个不停怎么办?” 王医生:“不要和孩子有任何眼神接触或接触。就让他哭吧。如果他到处乱撞、抖手、踢腿,那就握住他的手。抱他三分钟。当三个分钟到了,告诉他:“我现在要放手了,你能停下来吗?”如果他还不停下来,就继续抱他三分钟,这样重复三遍,他就不再调皮了。” 我:“他现在发育有点落后了,大人该怎么办?” 王医生:“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最重要的,把他扔到小孩堆里,让他自己玩。” 我:“我儿子有时会和他的玩伴发生肢体冲突,我该怎么办?” 王医生(做了一个抱手的动作,意思是“待命”):“家长只需在一旁观看即可,只要没有受伤,就不用担心其他的。” 王医生接着说:“第二件事就是在家多给孩子画画。” 我(一头雾水):“画画?画画就够了吗?” 王医生:“对,画画,我给你画几个人物,回家让你的孩子跟着画,你也可以一步步教他们画。下个月到我家来,把画带过来。”或者拍张照片给我看。” ↑(王医生现场在处方单上画的图形有点奇怪) 虽然态度很严厉,但会诊结束后,王医生态度软化了,说:“别着急,别着急。” 03 后记: 王医生的“抱臂法”和“画图法”有用吗? 当晚回到家,肖中章做了两件不太好的事情(这件事我已经重复了很多次了,也说不清楚)。其中一人一边刷牙一边玩水,不肯停下来;另一个人踢他的奶奶,奶奶低下头警告他。他“呵呵”一笑,根本没当回事。 我告诉他这很糟糕,他立即躺下哭了起来,甩手踢腿。 我:“如果你再不停下来,我就会用手臂搂住你。” (当然不会停止。) 第一次,我握住他的手臂大约三分钟(我在心里记着时间)。他抬头看着我,大声哭道:“妈妈,放开我!你为什么拉着我的手!” (滚烫的泪水滴在我的手臂上。我仰望天空,无视他,也没有进行任何目光接触。) 三分钟结束后,我放开了他。 “既然我放了你,你能冷静点吗?” 肖中章继续躺着哭,说不行不行,我要妈妈哄我。 我继续抓着他的手臂不让他动,重复了第一个动作,然后松开: “既然我放了你,你能冷静点吗?” 还在哭。第三次再来。第三次放手后,我又问:“你现在能冷静下来了吗?” 他又想躺下骗人了。我拍拍他的背,温柔地说:“你再骗我,妈妈还是会抓住你的手的,你现在能冷静点了吗?” 被我拍着后背安慰后,他就不哭了,看上去懂事了。 我:“你刚才做错了两件事,一是该刷牙的时候你玩水了,二是你踢了奶奶,你知道你错了吗?” 肖崇章(一脸乖巧):“妈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不会再这样了。” (在整个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生气,只是以一种非常温和的态度进行了这个“程序”,同时也摆脱了两次冲进来的妈妈。这件事发生后,那天肖崇章又没有情绪了,陪我看书的时候,我说:“妈妈,我刚才哭了,现在不哭了。”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很好。”??) 至于王博士提到的绘画部分,由于当天时间太晚,我没有时间测试是否有效。 下个月咨询医生的时候,我也会一一向大家更新接下来的情况。 最后,这里有一些TIP: ①本文提到的方法适合2岁以上的儿童。 ②现在很多公立和私立医院都设立了儿童心理诊所。私立医院看心理咨询的价格并不便宜,一般为500-800元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优点是等待时间短,医生说话更清晰。详细又耐心。 公立医院的价格相对便宜。正规挂号只需10元,大医院的主任医师一般只需200元左右。缺点是公立医院的候诊时间很长,医生可能有点不耐烦,而且问诊时间短。 ③不要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意味着孩子有“心理问题”。其实,如果父母在育儿上有困惑,或者孩子有小问题,都可以咨询心理医生。很多问题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纠正。如果等到七八岁甚至更大的时候再去纠正,那就更难了。 最后,我想和每一位家长分享一位临床心理学博士朋友给我的鼓励:“你可能比其他妈妈辛苦,但当你翻过山,你看到的风景就会比别人更好。更让人震惊的是。” 让我们鼓励你吧! ! -结尾-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