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心理医生|治疗笔记七:专业人士和病友指导下的个人建议,助你应对抑郁症时间:2024-09-04 14:10 我的治疗笔记 VII.7 是母校的数字,所以我们来一个大的,好好盘点一下。这篇文章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和患者的帮助,最后要感谢他们。 小伙伴们,看版本指路太长了:这个 bean 列已经按照目录的副标题进行了拆分,大家只能看需要的部分了。后续也会在豆瓣中同步更新。感谢友好的邻居 @良い子兎 帮助删除了 8,000 多个单词并附加了所有超链接!多谢! 但请注意,即使有专业人士和患者的指导和帮助,这本质上是我作为资深患者的个人建议,不可能完全不留私物,所以请谨慎。 目录: 自杀干预热线 当你在北京和上海感到非常伤心,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综合症时,请勇敢地直接去找医院 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和上海经纬也不能保证其中的所有医生都是合格的精神科医生 你为什么劝我去找这么多中国精神病医生医院 不知情 如何到达第六院和上海经纬 是否服药(如果确诊)以及如何服药 如果您需要心理咨询该怎么办(谈话疗法)。 如何判断这位心理咨询老师是否适合你 如果您被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治疗师伤害该怎么办 是否由医疗保险报销 我觉得我的朋友和亲戚都生病了,但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拒绝去看医生,我该怎么办 ? 如果朋友或亲戚患有 抑郁 综合征,我该怎么办 ? 为什么沈喵老师希望你尽量克制理智 ? 其他 bean 朋友分享了他们寻求医疗/寻找咨询师的经历 高亮!!!自杀热线应该放在最前沿: 【请不要废话】谢谢@仙女的直播!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电话:(手机)(固定电话)。24/7 在线。全国可玩。据主修心理健康公共卫生政策的 @姐说,这是她的男神费丽鹏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时创建的,是一条达到国际水平的自杀干预热线。如果您真的遇到紧急情况或需要帮助,请不要犹豫,立即致电!也请问其他暂时没有遇到自杀危机的朋友,不要拿这条热线开玩笑,如果你真的和导致线路忙碌,或者用这个玩笑让有需要的人不信任这条热线,那是人生的关键时刻。 现在我收到了很多关于杭州和广州自杀干预热线的负面反馈,我删除了这两个的建议。 精神科医生 @ 兼辅导员 @梁ling燕 推荐了上海晶宗自杀求助热线:12320-5。拨打 12320(其他地方添加区号 021),根据语音提示按 5。 上海经纬自杀干预热线接线员培训项目介绍: 此外,@L'(她现在已经改回原来的name@miss)还分享了两条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开办的自杀干预热线 此外,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也开设了以“缤纷人生,缤纷心情”为主题的李佳捷珍惜人生大学生心理热线 此外,之前的号码仍然有效,每天 16:30-22:30 我们会陪你同行 Pure Heart 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心理服务热线,接线员在这里接受培训,利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来帮助来电者。我的电话号码是,营业时间为每天 17:30-21:30,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休息。而现在,我希望更多乐于助人的伙伴加入热线,让温暖支持的声音能够传递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当你在北京和上海感到非常伤心,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综合症时,请勇敢地直接去找医院 概要 因为北京有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全国第一)、回龙观医院、安定医院(也是医院合格专科医院),上海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全国第二)。在精神病学领域,国内第一名和第二名就是把第三名和未来抛得很远,别看最后的定量分数好像落后几分,其实就是山海之差。 其中,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是北京市的精神卫生中心。其实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中心,但总体来说,北京和上海的水平确实比其他国家高很多。大概在我的理解中,就是在自贡著名的麻辣鸡里找辣椒还是鸡的区别。第六医院和上海经纬不仅自身实力雄厚,而且科研也做得非常出色,医生经常从国外留学回来。这些都无法与普通八线城市的心理健康中心相提并论。此外,理念和氛围也很重要,第六医院和上海经纬本质上更能培养出真正尊重病人,懂得写同理心、同理心这五个字的精神科医生,而不是那种因为没有其他专业可选,真的不想选儿科和急诊医学而被迫选择精神科的医生。我自己在华西医院前医院的心理学课上,在中国综合排名第二,差点当场溅血给老太太医生看,当时我开始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不信任,但后来看到,在复旦公布的全国医院专业排名中,华西心理学系震惊得要不要了能够挤进前十名。后来,我才知道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水平有多么参差不齐,六院和经纬距离其他前三名医院有多远,别的就别的了。不过,前几天,当我看到师姐的这个广播中的现状时,我开始感叹,问题不在于其他地方的精神科为什么这么弱,而在于六书院和经纬为什么能这么强。更重要的是,当你到了上海,你也可以得到社区的心理咨询支持,而不是仅仅依靠精神科医生给你开药,这一点我们后面会继续讨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或其他任何人都可以保证你不会在上述前 医院 中遇到会伤害你两次的医生,也不代表你一定会遇到适合你的医生。我们分别谈谈这两点。 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和上海经纬也不能保证其中的所有医生都是合格的精神科医生 没有办法,我无法解释为什么,请大家意识到,中国的精神医学医学资源确实严重不足,不仅不足,而且中国14%的注册精神科医生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29%只有大专学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差,整体素质低。当一个医生可以坐在第六医院或上海经纬的办公室里时,并不能证明他是怎么来的。我自己听说的那种精神科/心理科室,因为需要评级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新建一个精神科/心理科室,这个时候,医生基本上都是从另一个专业调来的,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是从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调来支援的, 而地级市的人们医院有一个神经内科转入来提供支持。对于这样的医生来说,真的不可能指望他们不祝福对抑郁病人的偏见,更不用说其他任何事情了。我刚到上海经纬就医的时候,说我在上海经纬接受了特殊需求门诊治疗(也就是谈话疗法,跟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咨询差不多),遇见了一位女研究生,给了我一个详细的量表。当我填写完后,她开始问我为什么这样填写:会不会你想多了?难道你太敏感了?难道他们没有恶意,但你误会了?难道你对他们想得太糟糕了,但他们并没有伤害你。后来,当我从大楼出来时,我问了一圈可以做谈话治疗的人,他们都告诉我至少要等半年,拒绝让我进去。最后,拒绝我的医生甚至非常冷漠,尽管她看得出来我只是等了她十分钟,只是为了让她在问完病人家属后可以说话。当我后来急切地表示,如果没有个人谈话治疗的地方,我就是她正在研究的团体治疗的对象,只要我能立即安排我做任何事情时,她的态度突然改变了,立即不再给我回头而是亲切地回头,告诉我你明天去找谁,她会为你安排。 我对这种矫揉造作的态度感到非常难过,也许这里这个词不合适,但当时的态度变化真的很......太匆忙了。我知道,既然我没有被列为她的特殊需求诊所,我根本不是她的病人,她也不对我负责。然而,她当时对我的态度,让我觉得,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善意。这件事对我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我下定决心不再在公医院的特殊需求门诊资源中等待和挣扎,直接走上了价格歧视的道路,去找一位私家心理咨询老师,也因此找到了我后来的治疗师@梁凌岩医生,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运气, 我将有机会在未来谈论它。 让我们继续下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劝我去找这么多中国精神病医生医院 不知情 因为无论中国的心理医生有多坏,无论有多少偏见,无论他们的态度有多糟糕,这是大多数人成功率最高的路,而我只有在不知道你是谁的情况下,作为这篇文章的读者,我只能给你这个建议。有没有一种不吃药就能治愈的抑郁?一些。但很可能不会是你。有没有那种人,不仅不吃药,也不用任何替代疗法,单纯用爱来产生自己的抑郁症状,是的,但绝对不会是你。消除个体差异并找到对尽可能多的人尽可能普遍的解决方案是循证医学的意义和科学的意义。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分享自己在求医途中受伤的经历时,都能把握住程度,真的不要抱怨再说“不要去 XX 医院”这样的话,这会吓到更多(可能)还没医院勇气看病的病人,回到恐惧的深渊。 我之前写过一段话,我觉得写得还不错,再贴在这里: 抑郁疾病确实是痛苦和难以治疗的,但科学、循证医学和临床统计学有效性是个人最理想和值得信赖的方法。那些奇特而巧妙的偏方,亲身经历,千万不要盲目地用在自己身上,你可能会成功在他身上,但在你身上不会管用。当时机成熟时,延迟获得治疗才是真正可怕的后果。这个领域很混乱,但“这行不通,再换一次”,希望你能更强大,越过各种荆棘,找到适合自己的医生(和药)。这是唯一有意义的祝福。 如何到达第六院和上海经纬 北京医院可以在北京预约登记统一平台注册,需要注册身份证和手机号码验证。 这个网站是官方的,号码来源是根据时间发布的,每个医院都因你去哪个医院而有所不同。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回龙观,医院稳定应该没问题。运气好的话,你甚至可以抢到六院那批中国大佬的特殊需求门诊,只要你的手快。当然,我还是没能抢到唐登华大师的号码。 这个网站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你去过一次就医卡,也就是可以挂第一诊号,这是很多医院以前都没能做到的。 此外,六家医院可以在支付宝和微信上添加服务窗口/服务账号,也可以挂在上面。不知道你医院是否需要医疗卡,请给用过的朋友加进去,在这里谢谢。 上海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我刚问了问朋友,他们在网站上注册基本上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没有像北京这样的官方统一平台,只能通过每个家庭医院自己的APP/支付宝服务窗口/微信服务号。但是我看到有人在我的收音机上留言说他们可以通过 Good 注册,他们也可以尝试一下。 “”应用程序可以直接通过 ID 卡注册,无需医疗卡。但我不知道医院是否承认。 最后的手段,当然是整夜排队...... 是否服药(如果确诊)以及如何服药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的。 别想了,那个人肯定不是你。 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药物而没有谈话疗法? 因为吃药是稳定大多数人最快的方法,只要吃了合格的药,在合格的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就不会有问题。只有极少数人真的对某种类型的药物不耐受,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副作用,而当为了防止器官衰竭而必须停药时,他们会停药并寻求单独谈药治疗,否则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基本上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服用稳定下来的药物。 吃药的副作用很多。比如我体重从 130 增加到 165,现在一年才好不容易降到 140,现在因为大考不得不暂停。许多其他人还会经历许多其他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失眠、嗜睡和减退。他们几乎都经历了智力下降,比如我放弃了最初的理想,因为我的大脑真的转动不动。但是如果你不吃药,抑郁症状会把你折磨到这种程度,所以你应该吃药还是吃药。 吃药时血糖会不稳定,所以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吃药时要控制糖的摄入量,完全不要吃糖,而是要适量吃优质糖,并控制不能带来太多甜蜜和愉悦的游离糖的摄入。此外,糖本身也被透支用于产生多巴胺,这对抵抗力的抑郁不利。 多运动,一方面减少抗抑郁药对体重增加的影响,另一方面运动真的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只要你度过了从不移动到移动的初始阶段。我认为牛顿惯性定律在这里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类比:你需要用你的努力来改变你的状态,从静止到运动。在那之后,它基本上是由惯性来维持的。 动起来并不难,并不是一开始就要去健身房一个小时,大多数人都会害怕下来。我自己从无法爬上去,到现在每隔一天就能在跑步机上跑步一个小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你可以从无法爬上去到爬起来再到赢。之后,我一步步绕着床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转圈,看着微信上的数字不断上升。即使我们知道数据不可靠,也许太高了,也没关系,必须有一些东西来激励自己,必须有一些东西能给你带来成就感,这个数字可以是成就感,你也可以是一种成就感当你听音乐、完成一首歌时。慢慢来,只要坚持下去,只要今天走的路不比昨天少多少,都是进步,你要相信这样下去,一定能走到下一步。 一定要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自己估计不算药量,感觉快好了就偷偷停下,戒断反应造成了无数悲剧!但是,有一个客观情况,为了防止药物滥用,不能一次给你开太多的处方,所以你得经常去医院,但是当抑郁没有稳定到一定程度时,你可能根本起不来,这时候,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找亲朋好友催促你去,什么时候该补充药, 您也可以与医生适当讨论,看看如何延长药物的使用时间。但一定要去。重要的是不要自行停药。 肥胖、不体面、浮肿,这一切都很可怕,但我们必须先活下来!先生存,然后减肥。先活下来,然后体面地站起来。 先生存,然后减肥。先活下来,然后体面地站起来。如果您需要心理咨询该怎么办(谈话疗法)。在 我看来抑郁疾病本身就是心脏病和脑病的结合,这是可以理解的。 这 上面提到的可以信任医院精神科医生自己也照顾一些特殊需要的门诊,这些诊所非常便宜,所以资源相当有限。这是由精神科医生提供的谈话疗法。 心理治疗师也提供了数字。你需要拿一个叫做心理治疗师证书的东西。通常以 医院......护士去做了测试。所以,很多真正有能力的心理咨询老师都不能小看。 此外,还有很多精神科医生因为各种原因出生和后来离开医院不想成为精神科医生,选择做没有处方权的心理治疗师,不需要有前心理咨询和水证,需要有精神病学研究生学位,然后在有执照的精神科医生的监督下, 客户端可以是 心理咨询。一般来说,心理咨询有尊严的老师都会走这条路。 至于那些持有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教师资格证(通常为3级)现在被取消的人,这些人都是主动或被动地让行业更加肮脏的帮凶。为什么这个证书这么臭? 心理咨询领域显然不是国内的认证系统,而是美国,或者欧洲的。但因为我只认识@小叶子在美国执业的专业人士,所以我在这里只能总结她列举的具有在美国执业资格的案例。想要找到具备以下资质的心理咨询,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证书,那么以下资质也可以体现出他们受过临床心理学的培训,有能力给人心理咨询: 那里 是 6 种类型的 心理咨询 教师,他们在美国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实习(在美国) 1.(各种变体,如之类),毕业后,取得辅导员证书; 2 毕业后参加 MFT; 3. 社工,选择工作方向,毕业后考取临床社工证书。 4 在美国,PsyD 处于博士学位 () 的水平,类似于 MD 和 JD 作为职业博士学位而不是博士学位。在美国,这个学位相当好坏参半,接受度也很高,特别适合那些想做临床研究但仍然想做的人。 5 of Work,临床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医生,有点类似于 PsyD。 6 博士在 / 。拥有这种学位的人回国后通常会上大学,但也有很多人有副业来接客户。 最近,一些大学实习诊所也在美国招聘心理学家,比如北京师范大学。这种一般监管比较严格,需要谈治疗的豆友,也可以考虑。 其中第二种可能不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引起的抑郁症状,可能更适合在亲密关系和抑郁情况下有问题的人。 小叶子还说: 最近,中国的注册系统更新了心理学家的道德和管理方法,一般来说,注册系统的准入门槛远高于二级证书,但他们的网站往往无法访问......另外,武汉有个组织叫东方明剑(对我没兴趣)。我在今年的 APA 会议上听取了段昌明教授和段教授的演讲。他们俩都是咨询领域的佼佼者,应该有很多同行在这个领域的教科书。 我想补充一点,另外一个很常见的误导就是攻读心理学硕士,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然后回来说我学心理学就能当心理咨询老师,这种要么是主动的骗子,要么是被动的骗子,别信。搞科研和搞心理治疗是两回事,搞物理的人当了高中老师还得学怎么教孩子,更何况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心理学其实是差别很大的。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