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北京已建成 121 家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时间:2024-07-22 14:08 (健康时报记者 林静)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如果心情焦虑、紧张,出现负面情绪,该怎么办呢? 截至2月20日,北京共建成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站(中心)121个,分布在96个街道(乡镇),街乡覆盖率28%,可向所辖近1400个社区、村、单位提供社会心理服务。 “鹿邑街道2019年就成立了心理服务站,我们在鹿园北里社区张贴海报、摆放展板,需要心理咨询的居民可以扫描海报和展板上的二维码,按照提示预约咨询。”北京市通州区鹿邑街道鹿园北里社区社会心理服务站工作人员李女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目前社区每周有1天心理咨询值班,可以为居民提供全天候咨询。如果不方便面对面咨询,居民还可以预约线上咨询,线上线下咨询均免费。 “我们的心理咨询也是线上线下结合,有心理咨询需要的市民,可以直接拨打心理咨询热线接受咨询,如果想和心理咨询面对面交流,也可以预约。”北京市顺义区石园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豆豆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需要心理咨询的居民可以通过在工作站志愿服务的小时数来换取接受免费心理咨询机会。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帮忙整理书籍、组织心理沙龙活动等,其实这个参与的过程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渠道。” “目前我们接待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婆媳矛盾、亲子关系问题。”豆豆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儿媳,每天上班都很开心,但一下班回家一进小区,就开始情绪低落。丈夫长期在外出差,婆婆帮她照顾孩子。晚上一回家,婆婆就会把孩子白天干的坏事跟她说个不停,她以为婆婆是在怪罪自己什么,心里很苦恼。其实婆婆的这种行为,心理上归结为寻求关注。当她明白婆婆是在表达自己的辛苦,是有意寻求关心而不是指责时,心里就轻松了很多。前段时间我们又去看望了她,她已经调整得很好了。 虽然婆婆还是会唠叨,但她心里已经不再介意了,而且还主动帮婆婆找一个可以沟通的人。 “还有一位87岁的无子女老爷爷,在生日聚会上与侄子发生了争执,他怀疑侄子想着尽快继承自己的财产,认为家里门坏了、停水都是侄子造成的,这是缺乏心理支持的表现。经过我们反复沟通,他逐渐建立了安全感。”豆豆说,针对居民经常遇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定期举办相应的沙龙活动,居民可以免费参加。 “心理咨询前,我们会让辅导员填表了解他的情况,必要时会推荐或转介他到专科医院治疗。”豆豆介绍,“社区心理服务站的主要功能,就是针对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扰,进行心理疏导。如果出现精神疾病的症状,比如强迫症、中重度抑郁、强迫症等,就会到专科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每年,北京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或各行政区都会向社会公布社会心理服务站(中心)名单,以便群众能及时接受心理咨询。健康时报记者注意到,2月20日,北京社建民政微信公众号公布了全市121个社会心理服务站(中心)名单,有需要的群众可就近到机构就诊。 部分社会心理服务站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