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心理医生|柳林风声同人作品颠覆传统心理咨询入门书印象,探索英国国民级心理治疗新视角时间:2025-01-09 14:07 编辑给了我一本书,叫《蟾蜍先生去找心理学家》。 它看起来像一本童话书。这个角色确实来自英国童话《柳林风声》(是同人作品吗?)。同时,它也被称为英国国家级心理咨询入门书籍。怀着读入门书的心情,我打开它,翻了几页。读完我惊呆了,完全颠覆了我对“入门”的理解。 以下是第一次咨询的摘录: 海伦走进房间。他身材高大,看上去很聪明。他在蟾蜍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说了声早安,然后默默地看着蟾蜍。蟾蜍早已习惯了人们对他说话,正等着苍鹭开始长篇大论,却没有任何动静。这段时间的安静,让蛤蟆感觉血液都冲上头顶,仿佛房间里的紧张气氛瞬间加剧。他开始感觉很不舒服。苍鹭依然看着他,蟾蜍终于忍无可忍了。 “你不打算告诉我该怎么做吗?”他哀怨地问道。 “关于什么?”苍鹭回答道。 “嗯,告诉我该怎么做才能感觉好点。” “你感觉不舒服吗?” “是啊,没有。他们一定已经告诉了你关于我的一切,对吧?” “‘他们’是谁?”苍鹭问道。“哦,你知道,獾、河鼠等等。”说完这句话,蟾蜍开始哭起来,他的不愉快情绪释放得更猛烈。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如预期。蟾蜍先生最近心情抑郁。他的朋友(獾和老鼠)很担心,建议他向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海伦博士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出现,蟾蜍即将从他那里得到可靠的帮助。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按照入门书的套路,蟾蜍正要表达自己的不高兴。辅导员做什么的?全神贯注地听?流泪的同理心?咨询安排得当吗? 故事的发展完全超乎想象! “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来这里吗?”蟾蜍说。 “我来这里是因为他们让我来的。他们在报纸上看到你的名字,说我需要咨询。现在我已经准备好听你的了。无论你认为什么是最好的,我都会做。我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我好。”辅导员在椅子上动了动。 “那么,我的访客是谁?是你还是他们?”蟾蜍不太明白。 “你看,”咨询师说道,“你的朋友们希望我给你提供咨询,以减轻他们对你的担忧。你似乎也需要帮助,以便让他们开心。所以在我看来,你的那些朋友才是我真正的朋友。”访客。” 来访者表示:我很痛苦,我已经准备好让自己变得更好。只要告诉我,我会照你说的做。 咨询师居然说:你不是客户! 说实话,辅导员在这里展现的奇迹没有比这段更令我惊讶的了。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同事——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同事!他没有接受这一举动。 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句话的作用。 他的意思是,对方不需要帮助。 似乎没有道理,对吧?蟾蜍先生抑郁,他周围的每个朋友都看到他“不正常”,并认为他需要帮助。但偏偏有能力帮忙的人却说不需要。 原因很简单。到目前为止,改变的愿望来自于派他来咨询的“朋友”。那他自己呢?从来没有提到过。这意味着他的想法根本不被重视。他看起来如此虚弱,以至于每个人都可以忽略他的意见,而不去思考:除了想要变得更好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这是很常见的情况,我的公众号后台也收到了大量这样的消息。人们认为他们周围的人有“问题”(按照“正常”标准)并且需要变得更好。来访者也愿意听从朋友的建议(既然他们都说我不正常,那我可能真的不正常),而大多数心理咨询往往都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事实上,一个负责任的咨询师会在这个时候停下来并要求当事人三思: 你其实不必改变。你选择的生活方式与别人说什么无关,主要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辅导员不接受这个提议,他只是拒绝与其他人合作,理所当然地认为蟾蜍是一个无法为自己负责的弱者。 你可能会感到痛苦,但你也有你的权利。 当然,蟾蜍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是令人困惑:这和我朋友带我去咨询有什么关系?你不关心他们,我很痛苦,这是真的,你为什么不能帮助我呢? 蟾蜍听后一头雾水,脸上写满了困惑。 “也许我们可以澄清一下情况,”顾问说。 “谁来支付这些采访费用?” “我早该猜到的,”蟾蜍想,“他和其他人一样,只关心赚钱。” “这个你不用担心。”蛤蟆说道,看这个样子,居然有点像以前的自己。 “獾说他会保管这些钱的。你会得到报酬的,不用担心。” “谢谢,但恐怕不行,我建议我们今天就结束磋商,当作一次性会面。”经验,”辅导员说。 咨询结束! 真是太美妙了,太美妙了。 如果说上一段让人觉得“这位辅导员很清醒、很负责”,那么这一段就已经有大师的气场了。 为什么结束咨询?因为你不付钱。 书中说,蟾蜍先生很有钱。因为我有钱,所以我不在乎钱。不管怎样,顾问收到了钱,管谁付钱呢?但顾问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直接提出来,不留任何差错。这是一剑封喉之术。你付钱了吗?不,抱歉,您无法从这里获得帮助。 这不是钱多或少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简而言之,谁付钱,谁就得到帮助。很多新手辅导员都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尤其是在家庭中,父母为孩子付钱、丈夫为妻子付钱、聘请心理学家来帮助彼此应对痛苦的情况似乎很常见。毕竟是一家人,钱是向谁收的呢?迷迷糊糊地开始工作。 有些辅导员自己甚至会出于好意而为客户免收费用。前几天听说一个客户拒绝接受咨询的案例。咨询师以为客户因为缺钱而停止咨询,于是主动提出降低咨询费(替你付钱,是为了帮助你)。尽管得到了如此善意的帮助,当事人的病情却变得越来越沮丧,他越来越觉得自己不配。 “他付钱,你需要帮助。”这是一个任意的逻辑,也是不可能的。真正的说法是,如果他付钱,他总会得到帮助。而他想要的“帮助”就是让你改变(他期望的)。当你这样的时候,他会很痛苦。当你变得更好的时候,他值得功劳,这也是他对你的施舍。 这行不通。是的,它把协商的改变变成了一种悖论性的约束:你不好,因为你不好;你不好,因为你不好;你不好,因为你不好。你很好,因为别人希望你很好——但你仍然不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不会改变。虽然我知道自己想要好起来,但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反抗:我是他眼中的穷人吗?我为什么要让他如愿呢? 结束这件事总比这样好。 这样的结局让大家都解放了,干净整洁。这意味着无论别人怎么说,你仍然会受苦。如果您还没有准备好,请保持原样。承认这一点本身就需要勇气,更不用说面对一个抑郁来访者了(“抑郁”会让他周围的每个人都担心他、可怜他)。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还是坚定地承认了这一点,并没有抛开。他被当作弱者对待。这需要更大的勇气。 而这个情节其实就是一本入门书的开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蟾蜍第一次感到愤怒。 “听着,”他提高了声音,“你不能这样做。你说你是辅导员,而我是来这里辅导的。我坐在这里等你对我说些什么,而你却谈论我,金钱仍然不起作用。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咨询师回答道,“心理咨询始终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必须自愿进行,所以这意味着只有你自己去咨询,我们才能真正配合。”如果我们同意合作,我们需要制定合同,并且在咨询结束时我会向您发送收据,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您的问题,而不是其他人的问题。 ”。 这段话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我不需要补充任何东西。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蟾蜍决定继续进行心理咨询,那将是他为自己做出的一个负责任的决定。这种协商可能会有效。 心理咨询能够有效帮助客户的秘诀如下:他只选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客户。 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是确认双方都愿意进入这段关??系。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想想谁需要什么?与其一开始很迷茫,最后苦思冥想,为什么一开始就没有看出这段关系不合适呢? ——我想这个道理在很多地方都适用。 -结尾- 笔记: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