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抑郁|如何有效处理筛查阳性人群:四大关键因素与抑郁症筛查指南

时间:2024-11-29 14:05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在基本解决筛查方法问题后,如何处理筛查阳性的人就成为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随后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四个重要因素[10]:

抑郁办休学对以后有影响吗_抑郁办慢病有什么影响_抑郁怎么办

有足够临床证据支持的指南,

为患者群体提供充分的教育,

心理医学从业者的参与,

实行个性化管理。

2002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Task Force,)开始建议对抑郁进行广泛筛查,但前提是有一个成熟的系统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和随访来支持筛查。他们觉得当时的PHQ-9量表有用但还不够好,而且筛选后的患者管理完全缺乏经验。尽管如此,在他们的倡导下,基层精神科从业者开始关注筛查和筛查后工作[10]。

有新问题。尽管一批精神科医生承认,尝试筛查和相应管理确实是一件好事,但商业医疗保险并未将精神疾病治疗费用纳入赔偿范围,挡住了大部分能够自愿参与筛查的人。为了推动将精神疾病纳入保险,大量研究开始关注抑郁治疗对公众健康的价值。比如抑郁会导致一些慢性并发症,间接增加医疗投入,让企业花更多的钱来支付员工的医疗保险等等,这些研究直接促成了抑郁治疗纳入保险。

201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Task Force,)发布公告,总结了过去十年来抑郁筛查、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得出结论:筛查和治疗可以降低成人抑郁患病率,并显着缓解抑郁症的患病率。受影响群体的症状。

他们根据不同年龄段提出了几项建议。

1、成人(年龄≥18岁):

有充足的临床证据表明,抑郁筛查和后续治疗对这一群体的好处大于坏处。筛选工具有很多,主要工具仍然是前面提到的PHQ系列量表,但合适的筛选频率尚未确定。

筛查结果异常的成年人应接受专业人士的额外评估,以确定抑郁的存在、严重程度和合并症(除抑郁外是否存在其他精神疾病)。

最终确诊为抑郁的患者应该接受成熟、系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2.青少年(12岁至18岁):

建议与成人的建议类似。筛查工具主要是为青少年定制的表格PHQ-A(for)。考虑到精神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在治疗方面,仅氟西汀被批准用于8岁以上患者的治疗,艾司西酞普兰被批准用于12-17岁患者的治疗。

对于有危险因素的青少年,重复筛查可能有益。

3、儿童(年龄≤11岁):

对于儿童,所有可用的临床证据不足以支持任何建议。

抑郁的治疗:分工与协调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抑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于60-70%的患者来说,初始药物治疗1-2个月即可明显缓解症状。症状完全改善后,仍需稳定治疗1-2年或更长时间。遵医嘱,根据病情可考虑减少剂量。对于最严重的症状,可以选择电休克治疗。具体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法这里不再详细讨论。应遵循正规医院精神科医生的意见。

此外,还有一些潜在的疗法仍处于研究阶段,例如DBS起搏器,它可以将脉冲发生器植入大脑中,释放微弱的电脉冲,刺激大脑中的相关核团,改善抑郁症状[11] 。传统药物虽然可以缓解大部分抑郁症状,但都需要持续用药,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严重,停药后复发风险较高。过去五年来,一些研究重点关注使用致幻剂治疗抑郁的可能性,[12],但不能排除其他副作用,例如成瘾。

抑郁怎么办_抑郁办休学对以后有影响吗_抑郁办慢病有什么影响

图3:抑郁的治疗方法(作者中文版)|来源: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抑郁研究和治疗的分工相对复杂。不仅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一个国家内不同行政区域的规定也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精神科医生(精神科医师)需要从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经过长期的专门临床实习。他们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背景让他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更有信心。其中,婚姻家庭治疗师(和)也拥有长期的临床经验,但抑郁的治疗也会考虑到配偶、家庭关系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心理学家( )从心理学专业获得相应学位。他们不仅可以专注于心理学不同子专业的科学研究,还可以担任心理咨询,成为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们的临床经验较少,通常没有处方权,不能开药。

精神疾病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关系密切相关。有人认为,个别化治疗在相当多的案例中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看不到事情的全貌。相比之下,社会工作者( )没有相关的医疗专业背景,但他们工作在基层,更了解居民的社区环境和生活需求。他们的专业定位是帮助患者与社区建立联系,并能提供简单及时的服务。心理支持[13]。一般来说,患者可以寻求更多的帮助,针对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选择。

上述职业虽然在我国也有,但数量较少,普及程度较低。大多数人可能只在新闻或电视中见过,甚至听说过。当他们需要心理支持时,他们不会立即想到。寻求专业帮助。另一方面,此类职业的收入和社会认可度较低,职业幸福感较差,很难成为职业选择的首选。建立分工明确、患者就诊方便的治疗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抑郁筛查:您需要知道的一切都是好的吗?

对任何疾病进行大范围筛查时,不能只考虑“治疗”本身,还应综合考虑筛查的投入与回报比、筛查的社会影响、筛查后的疾病管理等。这是因为筛查其本身也有其缺点。标签、污名、结果解释和后续管理是关键和权衡问题[14]。

青少年抑郁筛查的首要挑战是,如果筛查过程中发现异常,如何以合理且可接受的方式向孩子和家长呈现异常,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在抑郁尚未完全去污名化的今天,隐私保护无疑极为重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加上信息传播不受个人控制的风险,任何负面标签都可能导致人们在就业、升学、社会生活等方面遭受损失和歧视。这对于本来就抑郁或者正在患上抑郁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只有提供知情同意,规范筛查流程,安排好家长、教师和专业人员的角色配置,才有希望将筛查流程优化到可推广的水平。

此外,服用精神药物常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症状加重、自杀风险增加等。对于青少年及年龄较小的儿童,关注精神药物早期使用的临床研究并不多,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关于服用药物的益处和风险仍然缺乏确凿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针对该人群的用药需要更严格的验证才能纳入诊疗指南。

同时,每个参与筛查的人都需要认识到,筛查并不等于诊断。

“诊断”是指确认是否存在某种疾病,而“筛查”则只是选择人群中最有可能患有该疾病的个体,进行更准确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抑郁的诊断不能仅靠一两个简单的量表来完成,而是需要至少一名专业人士进行全面的客观和主观评估。我国人口众多。即使能够实现作为系统“前端”的筛查,作为系统“后端”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仍然需要充足的医疗资源储备。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3.34万人,心理治疗师、医务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这个数字并不乐观。

最后,筛查不应该仅仅只是筛查。筛查的意义是有限的。即使筛查没有发现问题,导致抑郁的社会和人为因素也可能仍然存在。因此,抑郁筛查也应该是一种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在测试的同时,可以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种下“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好”的种子,让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关注并警惕抑郁的征兆,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

前景

我们必须认识到,筛查可能不是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而只是某个阶段必须采取的补救措施。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挫折教育、亲密教育、职业发展教育等都不尽如人意,就像长期缺乏性别教育一样。即使在我国的顶尖大学,也没有必修的心理教育课程。 ,只提供选修课。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此类课程比专业教育更重要。例如,如何正确处理不同学业阶段之间的心理差距?当自己的想法与父母的想法严重冲突时该怎么办?当你的第一次亲密关系以失败告终时,如何快速摆脱抑郁?应届毕业生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在这些各种各样的问题中,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障碍和诱发抑郁的高危因素。大多数青少年(包括儿童)在第一次遇到上述情况时,很难有足够的能力妥善处理,也无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求有效的帮助。因此,预防比筛查更重要。

尽管如此,我们在抑郁筛查方面仍落后发达国家近20年。

2021年11月,教育部回复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预防措施的建议》,明确将抑郁筛查纳入学生健康检查内容,设立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这种情况首次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5]。然而,重视抑郁筛查只是一种态度和出发点。最终目标是建立从青少年开始,涵盖预防、筛查、早期诊断、治疗的综合性心理健康体系。这个过程不是个人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整个群体的共同关注。前面的路还很长,在那之前,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理解、帮助和建议。

抑郁办慢病有什么影响_抑郁怎么办_抑郁办休学对以后有影响吗

参考

[1] R, A, Frese M, Kühnel J. 工作轮班模型。应用杂志。 2011 年 11 月;96(6):1246–57。

[2] JP, East R. 关于快乐和:心情和。 J Exp Soc 。 2008 年 9 月;44(5):1362–7。

[3] 和 DSM-5 []。 [引用日期:2021 年 12 月 9 日]。从:

[4] SG、CG、Haigh EAP、Beck AT。的模型。纳特牧师。 2011 年 7 月 6 日;12(8):467–77。

[5] .中国:到2020年会怎样? 。 2015 年 6 月;385(9987):2548。

[6] 黄Y,王Y,王H,刘Z,于X,严J,等。中国的情况:一项交叉研究。 。 2019 年 3 月;6(3):211–24。

[7]《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解读_政策法规解读_政策_中国政府网

[8]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9] RL,K,JB。以及 PRIME-MD 的自我:PHQ 护理研究。照顾。 。贾马。 1999 年 11 月 10 日;282(18):1737–44。

[10] L. 照顾吗?当前报告,2012 年 8 月;14(4):345–52。

[11] JK, N, Aziz T, A, Brown P, Chang JW, 等。大脑深部:和。纳特牧师。 2021 年 2 月;17(2):75–87。

[12] D、J、S、Y、D、Davey C 等人。对于 和 : 的 .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报。 2021 年 12 月;55(12):1127–33。

[13]

[14] 决赛:在:| []。 [引用日期:2021 年 12 月 18 日]。从:

[15]关于批复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第344号)提案的函

出品:科普中国

版权声明:欢迎个人转载。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转载授权请通过“惠普”微信公众号联系后台。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