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心理医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情绪困境背后的恐惧心理揭秘时间:2024-11-16 14:04 大家好,又到了与大家见面的季节了!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都在努力追赶时代,却往往忽视了情感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生活中,看似平常的行为和焦虑、困惑、失望、悲观等不合理的感受,其实都是情绪问题造成的,都值得我们反思。 最近我重温了《蟾蜍先生去看心理学家》,这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写的一本心理学书。 这本书给无数陷入情感困扰的人带来了力量和觉醒。 与第一次阅读相比,这次我有不同的感受。再读一遍,拨开层层迷雾,我发现,其实所有的情绪都或多或少地源于恐惧。 01 控制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恐惧 小时候,蟾蜍过着非常孤独的生活。 蟾蜍的爸爸对他很严厉,经常责骂他,但他的妈妈却再也没有给过他任何温暖。 虽然蟾蜍的父母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是对他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蟾蜍总觉得自己没能达到父亲的要求,而且似乎永远也无法实现。 董宇辉曾说过:“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好的依靠。” 但事实上,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可能会出现异常,甚至完全消失。 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将来可能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等于考不上好大学,从而引发焦虑连锁反应。 孩子意识到自己这次考试考得不好。孩子活在当下。 当你看到孩子做事拖延的时候,孩子其实可能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家长看到的却是孩子做事拖延、效率低下,进而导致唠叨,甚至思考各种问题。未来的后果。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更多来自于对孩子未来的未知恐惧。 但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修养自己。只有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情绪稳定的孩子。 只有放下焦虑,学会信任孩子,让爱成为力量的源泉,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活力。 你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让他按照他想要的方式生活。 02 抑郁、心烦意乱是因为害怕失败,无法面对内心的恐惧。 书中的老獾经常充当家长的角色,教育蟾蜍。每次面对老獾不容置疑的语气,蟾蜍都气得不敢说话。 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呢?我们总觉得有时候自己做得不够好,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事后我们经常感到沮丧或不安。 通过鹭的引导,蟾蜍意识到,如果把“父母国”想象成法官,那么老獾在评判别人,而他却一直在评判自己。 鹭对蟾蜍说:“没有比自我批评更强烈的批评,也没有比我们自己更严厉的审判者。” 他们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担心自己的观点会被别人否定,担心遭到别人的反对,做事时害怕失败。相反,他们常常让自己陷入情感内耗。 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内心戏太多,而不是事情有多难做。 所以,请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多给自己一点鼓励,少一点严厉。思考是一个问题,只有去做才会给你答案。 没有人能够完全做好准备开始。从实践中学习是最快的进步。 /// 故事的最后,蟾蜍在辅导员的引导下,不断探索和思考,终于找到了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找到了自己,重新获得了力量。 人生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修行。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可以重新滋养自己,遵循内心的指引,尽量减少遗憾。 不苛求,不批评,不内向,爱自己就好。 增强内心的力量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最佳解药。 以上,大家互相鼓励一下[心]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