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心理医生|警惕双相情感障碍:情绪过山车背后的三高两低特点及误诊风险时间:2025-01-01 14:10 每个人的情绪状态都有起伏。但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波动过大,时而达到欢乐的“顶峰”,时而达到抑郁的“低谷”,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沟通等问题,就要警惕“情感障碍”。 所谓双相情感情感是指患者在既往患病过程中,曾有过躁狂、轻躁狂发作以及抑郁发作,心境状态处于情感的两个极端。简单的理解就是,情绪就像坐过山车,有时兴奋、疯狂,有时郁闷、消极!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三高两低的特点,即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 而且,这种疾病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近40%的患者被误诊为抑郁。一旦被误诊为抑郁,使用抑郁药物会诱发躁狂的快速循环并加重病情。 很容易误诊,不要把情感障碍当作抑郁 情感障碍常常被误认为是单纯的抑郁。有些患者以抑郁开始,或者大多数情况下是抑郁发作,而躁狂阶段比较少见,因此该病较难识别,常被视为抑郁。也有患者有轻度躁狂,仅表现出较多精力,较难识别。被确诊为抑郁后,我多次服用抑郁,但效果不佳。因此,更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诊断来确定是抑郁还是情感障碍。 从专业医学的角度来看,情感障碍是一种发作性疾病。躁狂和抑郁是两种极端的情绪状态,但却表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情感障碍表现在: (1)躁狂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和/或烦躁,且持续时间较长。首次情绪障碍发作已持续至少两周。 ◆说话比平常多或不停地说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转移 ◆浮念、跑念 ◆自负、高估 ◆自我感觉良好:感觉精神敏捷、身体强壮或精力充沛 ◆睡眠需求减少 ◆活动增加(如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和性行为) ◆鲁莽任性,不计后果 (2)抑郁状态:主要症状为抑郁,且持续时间较长。情绪障碍的首次发作持续至少两周。 ◆心情郁闷,整天郁郁寡欢 ◆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或乐趣、性欲丧失 ◆精力明显减弱、不明原因的疲劳、虚弱 ◆反复出现死亡念头、自杀企图或行为 ◆无用、无助、绝望、自责或内疚的感觉 ◆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明显迟缓。 ◆精神运动迟缓或激越 ◆失眠、早起或睡得太多 ◆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变化 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症状: ◆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社交或日常生活能力)显着受损; ◆可能伴有精神病症状,如幻听、妄想等; ◆通常需要住院进行系统治疗。 如何克服“双重生活”——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生活就像“不确定”的天气。他们的生活呈现出“双面”性质,两种极端状态交替出现或纠缠在一起,让患者身心俱疲。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引导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患者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个体化治疗原则、综合治疗原则、长期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原则: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身体状况、是否联合用药、首次发作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的剂量,并根据患者的反应滴定。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及时做出调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综合治疗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危机干预等综合诊疗模式,提高疗效,提高依从性,防止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长期治疗原则: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长期治疗,以与疾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巩固期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症状复发,促进社会功能恢复;维持期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复发、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情感患者来说,压力会增加情感波动,因此减轻压力至关重要。治疗期间不应饮酒或吸毒进行自我治疗。从生活到饮食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 最后提醒大家,每个人都会有抑郁或快乐的情绪波动,这很正常。但一个人的情绪波动过于剧烈甚至极端,无缘无故达到喜悦的“顶峰”和抑郁的“低谷”,且抑郁持续14天以上,且低落的情绪不会因外界环境刺激而改变,且持续时间超过14天。如果持续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症状超过4天,且这种过山车般的情绪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应警惕“情感情感障碍”,需要送医生诊断并及时治疗。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