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了解抑郁症:休学或辞职对康复的影响及适合的应对策略时间:2024-12-22 14:10 年仅七岁的儿童 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 我们所有人都可能患有抑郁 ▲图片来源:电影《我老公有抑郁》 然而,我们治疗抑郁 我们不仅了解甚少 甚至还有误会 ▽ 例如,有些人认为 “辞职/休学有利于抑郁的恢复” 但实际上,因人而异 01 我适合请假/辞职吗? 一般来说,现阶段是否适宜请假/辞职可以根据两种疾病状态来判断: ? 如果您患有轻度至中度抑郁 如果您患有轻度至中度抑郁,您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躯体反应,例如失眠或嗜睡等睡眠障碍、身体疲劳和精神不振、肠胃不适、头晕和头痛。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偶尔放松一下,远离学业或工作的压力,比如给自己放个小假,休息一会儿。 不过,建议这个时间不要超过三个月。 ▲图片来源:电视剧《逃跑可耻但有用》 ? 如果您已陷入严重抑郁状态 如果你患有严重的抑郁,你将无法继续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出现昏迷(身体僵硬无法动弹)、妄想、幻觉等症状。不但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习、工作,甚至可能会产生一些自残、伤害他人的危险思想和想法。 因此,一旦确诊为重度抑郁,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告诉家人,并要求他们做好自我防护,或者直接住院治疗,控制病情,确保不再进一步恶化。 02 因抑郁请假/辞职的人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很多患者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退学/辞职,抑郁就会痊愈”。 显然,这样绝对的说法是错误的。 抑郁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抑郁恰好是由学习或职业引起的,那么休学/辞职可能会缓解病情。 职场带来的抑郁,可以通过辞职来解决 也有很多患者的情况恰恰相反。他们在抑郁之后,更需要维持正常的社交行为—— 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法。 一位患者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因抑郁而辍学的经历。 “更加封闭”的环境和强烈的“戒断反应”对于他病情的好转非常不利。 如果不能坚持,请不要轻易放弃 因此,在远离工作学习的日子里,抑郁患者不妨从这两个方面逐步调整: No.1 尝试保持社交联系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抑郁具有重要的治愈和保护作用。脱离工作和学习并不意味着患者必须排斥一切社会环境,进入封闭的孤独状态。 相反,你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 例如,尽量避免独居,与家人、朋友住在一起;或者找两个你信任的朋友或亲戚,定期互相聊聊你目前的情况…… ▲图片来源:电视剧《生活大爆炸》 No.2 逐步调整你的生活 长期脱离社会环境,患者难免会对社会环境产生陌生感和抵触情绪。 这个时候,你不妨先判断一下自己的感受的来源:是因为未知的外部环境让你感到压力和阻力,还是因为你缺乏精力去应对? ▲图片来源:电视剧《我的解放日记》 如果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可以尝试先接触比较熟悉的社交圈子,尝试先从事简单的工作,给自己创造一个缓冲空间。 如果你缺乏精力维持长期的工作状态,也可以参加一些兼职的社会福利或者短期的社交团体活动…… 这样循序渐进的调整可以避免突然变化带来的压力刺激,缓解情绪波动。 03 抑郁患者的职业上限 如何突破? 许多患者聚集在一起抱怨: “这都是因为抑郁,我什至无法好好地和我的老板打交道。” “这都是因为抑郁。我无法再好好教学或继续我的专业学习。” “这都是因为抑郁,我无法再很好地服务客户,甚至无法进行销售。” 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单因素归因状态。无论你是老师还是销售人员,你不仅要被抑郁控制和支配,还需要很多其他技能,比如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图片来源: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 对于我们来说,比找到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 无论你处于什么立场,都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抑郁”这个标签上。 就像我们从来不问:“身高1.5米的人适合做什么工作?” “广东人适合做什么工作?” 当我们被标签限制的时候,标签就成了我们给自己设定的天花板。盲目根据身高、年龄、抑郁程度来选择工作,其实是对自己职业不够负责的表现。 另外,如果出现一些我们自己无法弄清楚的问题,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心理咨询、职业规划与发展专家,或者有管理经验的职场资深人士。 他们将用自己更丰富的经验帮助我们从更细致、客观、科学的角度看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图片来源:电影《阿甘正传》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 (包括抑郁患者) 你可以放弃“应该或不应该”的标准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 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一步步调整自己的状态 即使慢也没关系 ▲图片来源:电视剧《宇宙》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