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医生|2024世界读书日广州心理图书分享会:探索幸福,解析因果心理案例时间:2024-12-06 14:04 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 2024年4月20日,“心理探索,幸福相伴”——《原来如此,因果心理案例分析》图书分享会在广州购书中心一楼大厅正式举行。来自心理学、教育、出版等领域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聆听并学习“打开人生幸福之门的秘密”。著名心理专家、广州市家庭建设协会副会长、广州市家庭建设协会亲子心理健康委员会主任冯英云与广州三所小学校长带来了一场“充满对公众和家长有用的信息”。全”心理学讲座。 冯英云出席活动 当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时,就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次活动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购书中心、新心理学联合主办。由拥有18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著名心理专家、新心理学总经理陈琳老师、天河唐府学校校长陈琳、党委夏泽泉领衔养正小学支部书记、校长、原越秀区瑶台小学校长、现白云区先锋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顾问黄妙贤与读者同行深入探讨心理健康的奥秘。 广东人民出版社新媒体营销公司总经理严耀峰、广东人民出版社新媒体营销公司主编钱飞耀首先在新书发布仪式上致辞。活动伊始,冯英云向大家讲解了《原来如此:因果心理学案例分析》一书的大致内容。 《原来如此:因果心理学案例分析》是一本心理学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合集,从有趣的因果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真实的心理案例,从原生家庭、亲密关系、社会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本书从人际关系和自我探索方面,从四个维度剖析了我们与父母、爱人、他人、自己的关系,让读者了解心理咨询的成因和成因。症状和问题”。 “结果帮助读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正确认识自己、治愈自己,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冯英云说,从事心理咨询行业18年,他最大的体会是,普罗大众的意识还没有得到提升。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需要帮助的人不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当问题非常严重时,他们总是必须寻求帮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普及。 《原来如此:因果心理学案例分析》的出版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更多帮助。她重点回答了读者五个方面的问题:1、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帮助? 2. 心理健康测试有用吗? 3、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哪些建议? 4.您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心理咨询分享? 5、现代女性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 活动现场,冯英云与三位校长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冯英云说,他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年轻人患上精神疾病后,他向父母讲述了自己的病情,却得到这样的回复:“一日三餐不用愁,哪里抑郁 ”抑郁 ” ?端正自己的立场和心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年轻人的学习热情、生活热情似乎都变冷了。直到后来,年轻人的父母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我也想用这个案例来回答一个大多数家长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我的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指导?答案是:当你的孩子不再愿意和你说话时。 “沟通不好的时候,需要和他一起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冯英云说道。 活动现场 父母过高的期望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沮丧 在随后的嘉宾采访阶段,越秀区瑶台小学原校长、现白云区先锋第二实验小学首席顾问黄妙贤,养正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夏泽全,天河唐府学校校长陈琳分别从自己的一线工作出发。他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分享了在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实践、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的经验。 “从我几十年的教育经验来看,每一个面临心理困难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都可以在家庭中找到。因此,学校有专门的心理老师,我们为每个孩子提供指导。” “孩子遇到心理困难,我们会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孩子提供贴心的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黄妙贤说。 天河唐府学校校长陈琳表示:“在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婚姻矛盾可能会导致家庭气氛紧张,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父母的不良情绪会通过传播和模仿,给儿童青少年带来负面后果。”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情绪稳定,焦虑孩子出现情绪问题。” 夏泽泉还表示,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做孩子有效的情感缓冲垫。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而对孩子的期望远远超过孩子的能力上限,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挫败感和自卑感。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可能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导致孩子产生怨恨和逆反心理。 “心理学和教育密切相关,也能有效帮助学生和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亲子关系,这也是冯英云老师这本书的重点。”他说。 读者互动环节,家长和台上心理专家积极提问。他们向台上的专家讲述了自己在亲子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得到答案。专家们还一一解答了家长们的疑问。最后,还有签名会。冯英云为全体读者一一签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实习生:管宗鑫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关宗新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实习生:管宗鑫 程逸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