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医生|亲子关系中的常见问题:孩子依赖父母,父母该如何应对?时间:2024-09-28 14:05 如果你留意周围家庭的亲子关系,你可能经常会遇到以下场景: 一名8岁女孩愤怒地对妈妈喊道:“班上的人都是最新款的,我不要你的旧手机!” 一名10岁男孩即将开学,暑假作业还没有完成。可父亲却说:“我要和你们班主任商量一下,开学后我可以补作业吗?” 一名16岁的高中生去学校却发现书包里没有填完的条目。然而,这一天是提交参赛作品的截止日期。他打电话给正在开会的母亲寻求帮助。母亲担心儿子会输掉比赛,只好下班赶回家,帮儿子把参赛作品送到学校。 美国执业临床心理学家达琳·斯威特兰( )和罗恩·斯托尔伯格(Ron )在治疗过程中经常看到类似的情况。达琳·斯威特兰 ( ) 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致力于帮助有社交、学习和情感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她是儿童和家庭治疗领域备受推崇的治疗师和演讲家。罗恩·斯托尔伯格(Ron )是美国艾伦国际大学的副教授。 他们在20多年的从业经验中,为无数家庭提供了儿童心理成长方面的咨询服务,也与众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合作研究。 近年来,一个现象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一代孩子几乎没有“等待”的概念,因此被称为“即时满足”的一代。 不能做作业吗?去百度,用图片解算工具。 看不懂地图?打开GPS(全球定位系统)来引导导航路线。 父母不让你看电视?打开在线视频观看指定节目。 各种方便快捷的现代工具给了今天的孩子们一种不需要思考的错觉。 作为儿童心理学家和关心此事的家长,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斯托尔伯格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疑问: 谁给了孩子们享受劳动成果的权利? 这一代的孩子面临着什么样的诱惑? 父母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的孩子? 为此,他们与很多家庭合作,跟踪观察,也采访了很多老师、教练和雇主,收集和探究这一代孩子的棘手问题,最终写出了《让孩子学会思考:最重要》父母可以教的事”一本书。 在《让孩子学会思考》中,两位作者深入剖析了这一代孩子特有的心理问题和成长现象;列出五个父母陷阱,并解释父母如何“无意中”立即满足孩子的需求;并针对孩子的问题,为家长提供详细可行的对策(包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孩子、有哪些参考资料和辅助工具)。 《让孩子学会思考》曾被《出版商周刊》评选为“精选家长读物”。里面真实的育儿案例让我有感触,产生共鸣。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印象最深的三点。 01 父母的五个陷阱:你是否陷入其中一个? 父母陷阱是指父母无法抗拒解决孩子问题并介入解救孩子的情况。在20多年的临床治疗中,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斯托伯格见过很多父母因为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遇到困难而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父母”陷阱。陷阱”。 为了帮助父母识别自己是否陷入了父母陷阱,他们总结了五种最常见的父母陷阱类型。 1)救援陷阱:家长不忍心看到孩子为某件事而焦虑、纠结,不耐烦地为孩子解决问题。这是最常见的陷阱。 2)快速陷阱:因为孩子不愿意“等待”, 父母不敢怠慢,迅速满足孩子的要求,竭尽全力为孩子做一切。 3)压力陷阱: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是人群中最好的,不遗余力地安排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和比赛。 4)给予陷阱:因为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出于补偿心态,你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欲。 5)内疚陷阱:孩子因父母拒绝孩子的要求或限制孩子的玩耍而表现出情绪低落。父母因此陷入负罪感,别无选择,只能满足孩子的要求。 02 “即时满足”一代面临的3大诱惑 (1) 智能手机 《让孩子学会思考》提到,一项覆盖整个美国的大规模研究表明,科技的扩散会削弱孩子的工作记忆能力。工作记忆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在短期记忆中保留信息的能力。由于智能手机能够存储文本、语音、图像、视频和其他形式的数据,孩子们不再需要用大脑来记住很多东西。 (2)电子设备 平板电脑、网络游戏等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地占据着我们的生活时间。餐馆里、商场里、汽车里,随处可见孩子们拿着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学习、玩游戏,或者看动画片来打发时间。当他们专注于电子设备时,他们要么对父母所说的话充耳不闻,要么对父母的问题给出敷衍的答案。 (3) 毒品和酒精 儿童常常不了解毒品和酒精的危险。这时,如果他们不能学会“等待”和“三思而后行”,他们就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心,去尝试毒品和酒精能给他们带来的兴奋。 03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三招 认识到父母面临的陷阱和孩子面临的诱惑,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正确、积极的具体改进措施。 (一)教导孩子等待 沃尔特·米舍尔 ( ),精神病学家和博士。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他以对延迟满足和儿童的研究而闻名。 1966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幼儿园进行了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 在实验中,孩子们可以选择立即得到一颗棉花糖,或者等待15分钟得到两颗棉花糖。经过20年的跟踪,沃尔特·米歇尔发现,选择后者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有更好的生活表现,比如更好的SAT(美国学术能力倾向测试)成绩。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一代电子产品的诞生,孩子们不再需要“等待”任何事情。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搜索任何问题的答案。 在《让孩子学会思考》中,罗恩医生分享了一个案例:“最近,一位17岁的高中生提前和我预约来诊所就诊,她自己开车,两分钟就到了很早,就给我发信息说她来了,因为我没有时间回复,所以她就在约定的时间后敲门。耐心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性她已经习惯了。” 作家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斯托尔伯格认为,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愧疚感,并教导孩子“想要风却得不到风,想要雨也得不到雨”的真理。如果孩子一提出要求,家长就立即满足,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形成“只要我想要的,家长就给我”的固定思维。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尝试: 1)当你的孩子提出要求时(比如带他出去玩或者想吃饼干),你可以告诉他你很忙,等你忙完了就满足他的要求。 2)当孩子看中玩具店里的某个玩具时,你不能立即给他买。您可以鼓励他通过完成某个目标来赚取玩具。 3)当孩子无事可做时,尽量不要用电子设备来安抚他。让他学会自己享受乐趣。 (2)鼓励孩子经常练习批判性思维 人的一生中,都有一个快速学习某种技能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如果给孩子足够的锻炼机会,他可以很快学会这项技能。简单来说,如果家长能够抓住这个“关键期”,在孩子的成长发育阶段培养孩子的某些能力,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期”学习效应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童年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如果一个孩子在双语或多语的环境中长大,接受了大量丰富的言语信息,那么当他长大后,他应对多种语言的能力就明显优于其他人。 那么,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呢? 在《青春期的大脑发育:对执行功能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一文中,作者 Sara-Jayne 和 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青春期是大脑执行功能的最佳时期。执行功能是指运用推理思维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换句话说,青春期是父母培养孩子独立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黄金时期。 如果我们陷入“家长陷阱”,因为害怕失去竞争优势而出面为孩子的学习、社交、生活扫清一切障碍,就会浪费孩子成长阶段发展的“关键期”。独立思考的习惯。 ”。 我们要支持孩子勇敢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尽管一开始孩子的答案可能有点幼稚。一定要抑制住自己的紧迫感,给孩子更多练习思考的机会。青春期的孩子犯更多的错误,更多地练习,为自己进入大学和社会处理复杂的情况、解决复杂的问题做好准备。 当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我们要鼓励、表扬他们; 当孩子考试考得不好时,我们应该表扬他在学习中的努力; 当孩子尝试新事物感到沮丧时,我们需要告诉他“失败是成功之母”。 (三)教孩子爱上运动 在《让孩子学会思考》中,接受采访的教练们认为,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来说,适应能力、勤奋和社交能力都是成功所必需的,而运动为孩子们提供了练习这些技能的机会。很棒的方法。 作者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斯托尔伯格将青少年运动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①儿童运动阶段(5-7岁):激发孩子运动热情。不要批评他的训练表现,而是赞扬他的表现并为他感到骄傲。 ②儿童运动阶段(8-12岁):引导孩子花时间练习基本功,让他们认识到参加训练和提高技能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③初中体育阶段(13-15岁):这个时期的重点是孩子对体育的兴趣和志向。父母应该愿意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进步。 ④高中体育阶段(16-18岁):保证孩子吃好睡好,平衡学业和体育。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孩子只有自己创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让孩子承受失败的痛苦,短期内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但从长远来看,失败的经历可以培养他们独立、自立的个性,这对他们未来在社会的发展更加有利。 《让孩子学会思考》让我们认识到,从每一个细节上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并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你的孩子是“龙”还是“虫”,完全取决于你的想法。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