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从嗤之以鼻到改变人生态度,来访者小李的故事时间:2024-11-04 14:08 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在追求精神满足的现代社会,很多人仍然将心理咨询视为一种病态症状。 说到心理治疗,很难不听到这样的话:“他是不是脑子有病?”、“你没什么问题,只是你想太多了”…… 他们将情绪和内心冲突视为洪水猛兽,不愿意了解和面对内心的自我。 更有什者,他们可能会想:跟人家有必要花钱吗? 久而久之,心理咨询就成了一件别人不愿意知道的耻辱的事情。 恰巧今天@访客小丽带来了她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 她曾经是一个不相信心理咨询,甚至鄙视心理咨询的人,认为心理感冒是一种“虚伪”。 直到一次偶然的咨询经历彻底改变了她对心理咨询的看法以及从此以后的生活态度。 读完她的经历,你可能会明白,并不是只有“异常”人才可以寻求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从来都不是“必要的”。与其说它是一种“治疗”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如说它是一门改变、改造自我的艺术。 以下是她自己的账号: 我的第一次咨询经历 这是给别人的 我在一个小县城长大。来到大城市读书后,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事情。 例如,人们实际上可以寻求帮助,因为他们“感觉不舒服”。 在此之前,我接受的教育是:“体温低于38度不算发烧,多喝水,捂住汗就可以了”。 “没有骨折没有缝针的伤口不算受伤,用水冲洗一下,包起来,包起来就可以了。” 当然还有——“身体不舒服不算病,只是装腔作势,饿三天就没事了。” 所以,对于像我这样从小长大的人来说,即使他们知道心理咨询,但他们并不觉得这与他们有任何关系。 因为心里没有“高烧”,没有“骨折”,没有“不适”,我感觉自己“很好”。 直到2017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是我毕业三年没联系的大学同学。 她紧张地对我说:“小李,我们好久没有联系了,可能有点唐突,不过你能抽出时间去看看M吗?她最近出事了。” M也是我的大学同学兼室友,但因为关系不是很亲密,毕业后就渐渐失去了联系。 据同学电话里的报道,M其实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诊断出患有抑郁。 但前段时间,M因为分手而心情非常低落,服安眠药自杀了。幸运的是,他被及时发现并获救。 “M现在一个人住,因为一些矛盾,她对我特别抵触,所以我想问问你能不能去看看她。我的同学里,我只知道你们是一个城市的。” 电话那头的同学用委屈又无奈的语气告诉了我M的地址和电话,并告诉我:“不要透露你知道她自杀的事。” 挂断电话后,我想了想,决定立即开始准备“拜访M”。 我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约了M周末见面。 同时,抱着“如何安慰抑郁的朋友”的想法,我人生第一次在网上预约心理咨询。 没有心理问题 你只是不关心自己吗? 我的第一位辅导员是一位三十多岁、冷静、眼睛明亮的女士。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她用很平常的语气问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就像朋友一样。 也许是我咨询别人的时候粗心了一些,我就简单地说:“我没事,我的同学自杀了,我想做一些准备去探望她。” 很快,所有的问题和一些细节都得到了解答。咨询师见还有很多空闲时间,主动问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想了想,“我有点好奇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说道:“如果你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比如,你知道后也会成为一名咨询师吗?” 我说:“这也许不可能,但希望至少能让我的父母和朋友更开心。” 听到我的回答后,辅导员身体微微前倾,开始用关心的语气肯定我的“善良”、“友善”、“责任感”等优点。 然后话锋一转,一句出人意料的话语从她嘴里脱口而出:“你是不是对自己不够关心?” 这时,我不再有任何想法,我瞬间明白了,前面那句赞美只是为下面那句“不关心自己”做准备。 于是我根本不接受她的夸奖,只是略带咄咄逼人地反问道:“我觉得我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我不关心自己? 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接待过没有心理问题的来访者,所以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 但辅导员似乎根本不关心我的提问有什么问题。她真诚地对我说:“确实,大多数人来心理咨询是因为生活中有些问题很难解决。 我只是担心你有时会因为太关心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 ”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种难以形容的情绪。 她似乎因为自己是对的而感到悲伤,又似乎因为认为自己错了而感到愤怒。 我不知道辅导员是否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我很快就习惯性地克制住了自己。 辅导员沉默地等了一会儿,“那你觉得你的父母和朋友不高兴吗?” 我暗自翻了个白眼,“是啊,我的一个朋友自杀了,我的父母常常不高兴……” 与此同时,我心里不断抱怨:“如果我的朋友不高兴,我就不会来这里”、“我的父母要开始分析我的原生家庭了吗?”、“心理咨询无非是那”... .... 但在咨询师的真诚对待下,我逐渐打开了话题,聊了很多。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咨询的缘故,我很防御,无法完全向第一次见面的人敞开心扉。 咨询完后,男朋友来接我,问我感觉如何。 我说:“顾问已经从各个角度夸奖了我近一个小时了。” 男朋友说:“那不就是一个高端线下‘好评团’吗?” 我笑了笑,没有反驳,但心里却感觉自己又获得了一些新的力量,视野也明亮了一些。 比“治疗” 更像是一门改变的艺术 奇怪的是,经历过一次后,虽然我嘴上说不赞成心理咨询,但心里却总是痒痒的。 似乎我的潜意识里有什么东西在告诉我,心理咨询可以对我更有帮助,我想对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 于是,我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 幸运的是,这位辅导员帮助我成长了很多。 还记得她总是用最宽容、最坚定的心接受我最初的不信任和我矛盾难懂的内心世界。 我记得她让我看到了压抑多年的愤怒和委屈,让我看到了自己“当时不生气,但越想越生气”的行为模式。成为”; 记得她对我说:“你可以依靠我,每个人都需要依靠。”我泪流满面。 几乎每次都被击中,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咨询时间里我就泪流满面; 然后走出诊室,感觉身体轻了许多:原来,被认真接受的感觉是如此美好。 现在回想起来,相比于《亿万》中瞬间顿悟般的情节,真实的心理咨询让我感觉更像是一个又一个微小瞬间的积累。 后来我又尝试了辅导员、工作室、网络、小组等形式。 无论周围的人和事如何变化,我都没有放弃咨询和成长。 慢慢地,我在别人嘴里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 同事说我更有血有肉,没有距离感;朋友都说我活得更加清晰透明,有什么事情都更愿意和我说。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最大的改变是我能更好地看到自己的内心。 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我看重什么,我不看重什么。有些以前觉得麻烦的事情,现在已经不足以称之为问题了。 而且,我也成为了心理咨询的“自来水”,对我遇到的每个人都非常有帮助。我希望他们能得到像我一样的东西。 今天,我非常感谢心理咨询给我的帮助,也为自己一路走来的努力感到非常自豪。 在我眼里,心理咨询与其说是一种“治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如说是一门改变的艺术,就像优化过去的自己一样。 对我来说,心理咨询具有天然的变革力量。 每个人都可以去心理咨询寻求自我救赎和内心成长。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那些看似无法解决的烦恼和困惑,当我们决定说出来的那一刻,改变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 结局 - “成长”是一个终生的主题。无论年龄多大,如果你想获得一颗平静、坚强的心,就必须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塑造自己。 但探寻内心的旅程并不容易,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防御力越来越强,你的心被层层包裹,甚至看不清。 如果你想鼓起勇气,以短期的艰辛换取长期的幸福,心理咨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辅导员会无条件接纳地为你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然后用专业的指导帮助你共同成长。 如果您不知道如何选择辅导员,这里有两位专门研究个人成长相关问题的高级辅导员。 孙辰哲 孙辰哲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心理学博士、注册体系咨询师。他已经练习了12年。 孙老师擅长深度分析,擅长认知行为疗法、人文取向、叙事疗法等疗法,帮助客户解决自我认同、童年创伤、自我价值等个人成长问题,以及抑郁、焦虑、心理压力、适应困难等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帮助更多人勇敢迈出寻求帮助的第一步,孙老师特地在壹心理开设了3个半价咨询优惠名额。原价500元/次,现在只要250元/次。 ↓扫描二维码预约↓ 胡海清 胡海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注册心理咨询、心理学硕士。他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资历都非常顶尖。 胡老师从业18年,擅长运用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和接受承诺疗法,有效解决个人成长、情绪管理、婚姻家庭等问题。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烦恼,可以扫描二维码与胡老师聊天。为了帮助更多人勇敢迈出求助的第一步,胡老师特地为新人开放了3个易信买一送一的折扣名额。原价1100元/2次,现仅需550元/2次。 扫码立省550元↓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