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抑郁|孩子抑郁了,家长应该怎么办?专家给出建议

时间:2024-10-30 14:08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如果我的孩子说他抑郁我该怎么办?” “孩子生病都是父母的错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说,“近年来,当一些媒体采访我时,我会说,‘一个抑郁孩子背后,有一个患病的家庭。’”有些家长觉得我在责备他们。 ,实际上不是。”

“孩子生病了,他就生病了,不仅与孩子自身的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大环境有关。我想对家长说的是,当孩子患有抑郁,我们不应该只考虑他被送去看医生,我认为是时候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问题了。”

如果孩子患有抑郁,家长应该采取哪些良性的措施呢?

面对孩子的疾病,家长应该抱什么样的心态?

该视频的完整版分为上、下两部分。

采访嘉宾

林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

吴奇 三联生活周刊副总编辑

拍摄、制作

谢永杰

我的孩子说他抑郁,我该怎么办?

吴奇:林老师,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您说,通常在一个月左右,很多孩子就会厌倦学习,此时家长就意识到很难再注册了。

林红:其实总体来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因为心理问题来医院,但开学后会更加明显。

吴奇: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不能上学是一个明显的征兆。但是,从您的角度来看,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孩子从不能上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出现心理问题。

林红:如果孩子不能上学,医学上我们称之为社会功能障碍,但实际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更重要。他痛苦、不快乐,父母常常很难观察到他。

吴奇:有些家庭可能很想关注,却发现孩子已经无法沟通了。在父母看来,他们要么根本就不想关注我,要么只是在感情上被拖进了这件事。

抑郁办慢病有什么影响_抑郁怎么办_抑郁办休学非要住院证明

林红:对于太多的孩子来说,当我们生病之后回顾他们的成长经历时,他们会说,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回家说我(在学校)被欺负了,很难受,所以我哭了。可我妈却说你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我吧。这样的事在幼儿园和小学里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但后来我不再谈论这件事,因为妈妈无法理解我的痛苦。她不仅不能理解我,不能安慰我的痛苦,反而会加剧我的痛苦。慢慢地他们不再谈论这件事,直到有一天他们根本无法去上学,家长们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

吴奇:家长是从什么角度来跟孩子理解这件事呢?

林红:很多能带孩子来看演出的家长都是很有见识的。我说的妈妈也是一位博士生导师。首先,她觉得自己不应该溺爱孩子,“别人欺负你,你就反击,回来找我有什么用。”然后她还说,她妈妈从小就是这样,她也得承受这一切不是吗? “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对自己非常严格。”所以其实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她会觉得这是在培养孩子,让他们成为伟大的人才。

吴奇:现在在幼儿园,孩子有独立面对的能力吗?

林红:我跟我妈说,这么小的孩子,确实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至少应该帮助他发展他的能力。妈妈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向老师询问,也尝试去关心孩子,但最终我也没有办法。另外,我工作很忙,孩子小的时候,也是我个人成长特别关键的阶段。没有那么多能量。后来孩子不说话了,我就觉得没事了。直到几年后,当他不能再上学时,我才意识到过去有那么多问题,是我没有处理好。

吴奇:也就是说,孩子早早地向母亲关闭了心,这些年母亲对此没有太大感觉,但实际上他们住在一起。家庭中的人们真正的沟通方式和他们表面上的交谈方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孩子生病是父母的错吗?”

吴奇:说起孩子生病,很多家长会想,这是我的错吗?我也很努力的赚钱养家,在外面打工也不容易。

林红:前几年接受一些媒体采访时,我会说“一个抑郁孩子背后是一个生病的家庭”。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我在责怪他们。事实并非如此。当孩子生病时,他或她就生病了。精神疾病不仅与孩子的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有关。我想告诉家长的是,当孩子抑郁时候,我们不要只是想送他去看医生,然后家长就觉得这与他们无关。即使孩子不去看医生,通过父母的改变、学校和社会的改变,最后孩子可能会没事。

吴奇:面对孩子的疾病,家长应该抱什么样的心态?看来他们必须要取得一个平衡了。我应该抱着赎罪的心态去看医生,还是应该意识到其中涉及的责任?

林红:这种赎罪的心态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当我们感到如此羞耻、羞耻时,连我们自己都已经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我们又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呢?我认为也许是时候更进一步,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儿童的精神和心理问题了。这么复杂的事情,和孩子本人、家庭、家庭都有关系。这和学校有关系,也和社会有关系。

因为很多家长开始说这是孩子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现并没有痊愈。然后他们就去读书、学习。他们读得越多,了解的就越多,他们发现这确实与他们有关。

但家长向孩子道歉后发现问题并没有解决。然后他问我该怎么办?这时我问这位妈妈,你真的认为这是你的错吗?母亲说:“我也很委屈,因为我看到邻居的朋友这样对待他们的孩子,比我还糟糕,但他们的孩子也没有生病。所以一方面我感到内疚、自责,并向孩子们道歉,但另一方面,我真的不认为自己错了。”

所以父母就处于这种非常矛盾的状态。我问家长,如果孩子向他们道歉,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她说,孩子一开始很生气,觉得妈妈错了,但她一直道歉。后来孩子说算了,别再说了。当我们只是感到内疚和自责时,我们的孩子就会感觉不舒服。

吴奇:我并不是期待很久,而是一直期待妈妈不断地在我面前道歉。

林红:因为你只是道歉并没有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我错在哪里,错到什么程度,以及当时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当我们了解时,实际上更容易真正放下。

我对父女俩的印象还是很清晰的。父亲常常有暴力倾向。后来,女儿与父亲发生暴力冲突,并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症状。在治疗室里,我问爸爸,你的父母对你的态度如何。爸爸说,其实他父母打他比他打女儿狠多了。他小时候也很生气,认为我以后会有孩子。 ,绝对不能这样,然后爸爸就哭了。这时,女儿说:“爸爸,我原谅你,你第一次当爸爸,你不知道如何当爸爸。”

吴奇:他们的治疗经历持续了多长时间?

抑郁怎么办_抑郁办慢病有什么影响_抑郁办休学非要住院证明

林红:我们第一次给他看病的时候,他也找了很多专业的医院。

吴奇:但是一旦松开按钮,并不意味着孩子马上就会好起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林红:是的,心理问题确实比较复杂,所以要解决它,不要指望吃一粒药住一次医院,然后见一个人一两次,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幻觉。 。

如果你的父母有北大梦想,就应该自己去考。

吴奇:我也看到一些家长,比如以前对孩子的成绩要求很高。当孩子生病时,他们就降低了要求。我们没有在清北工作,而是在个人211等方面工作。以后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再考虑。普通大学,或者职业学校。

林红:家长会简单地把治疗目标定义为,如果你好起来了,以前的要求都会回来。如果孩子病重一点,我们就退一点,如果孩子好一点,我们就多前进一点。事实上,这并没有脱离孩子生病的循环。

那么怎样才能彻底让孩子健康呢?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哪些困难可能需要儿童直接帮助?比如说社会这么麻烦,我们怎么能不这么麻烦。这是回到根本问题,不是去上学,而是回到你刚才提到的,退一步就不知该往哪里走。

吴奇:家长可能还是觉得自己做了很大的让步吧?

林红:但事实上,这并不是退一步的问题。孩子的生命是他自己的。我们父母可以有自己的期望,但你的期望只是你必须满足自己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次培训的时候,我还在培训一个专业人士。提问期间,她告诉我,她想让儿子去北大,但儿子不听妈妈的话。母亲的要求还是很多的。后来,儿子屏蔽了他的母亲。此时,儿子居然已经考上了他想去的大学。但在母亲的北大梦想破灭之前,她开始说服儿子可以去北大读研究生。

吴奇:多么执着啊。

林红:这是我妈妈的痛苦,然后她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可以自己去考北大。

吴奇:没有人阻止你吧?

林红:是啊,我说现在高考没有年龄限制了?您可以自己参加考试。看来你对北大的梦想很执着。既然你有这个梦想,为什么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去实现呢?她觉得这孩子太过分了,挡住了我。她很愤怒,也很无奈。我说我看到的是你儿子很厉害。你这么厉害的一个母亲,他却可以挡住你,让你无能为力,这说明他比你更厉害。这是值得我们幸福的。一件事。而且,他已经上大学了,我们实在管不了他了,那你就去实现你的梦想吧。然后妈妈说,哦,我也可以考吗?

吴奇:这是我妈妈,她本身就是一名心理咨询,所以人的执念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林红:所以我们说别人总是容易,但我们总是难。

我告诉她,其实你孩子上北大、清华,就是为了让你好看。这肯定是本末倒置了。我们养育孩子是为了让他们成为自己,这样他们才能有一天继续寻找自己的梦想。我们可以无条件地支持他们,而不是控制他们,让他们实现我们的梦想。

吴奇:但是我觉得很多家长都是没有意识的。比如,他们不太清楚我这样做是为了他强大,还是为了我快乐。可能会很混乱。通过之前和大家的交流,我感觉到大多数父母其实都是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的孩子的。最后,我们很清楚,他们绝对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

抑郁怎么办_抑郁办慢病有什么影响_抑郁办休学非要住院证明

林红:说实话还是挺难的。事实上,当孩子可以上学时,父母常常会放弃治疗。每个人都像灭火一样去灭火,仅此而已。他们无法照顾到更根本的问题,所以父母要想真正放开孩子,就必须先放开自己。

我们父母自己也有这些困难,但我们无法完全解决,因为这与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许多现实困难有关。 “我的处境如此糟糕,这就是我生命的终结。我只能依靠我的孩子们。”所以我们给孩子的压力太无形,有太多方面。这确实不容易。

吴奇:所以我的理解是,聪明的父母首先要勇于做自己,而不是东张西望。因为有时当我说出一个观点时,我会受到周围一些人的批评。如果你不让你的孩子变得太卷发,你会后悔的。如果他不把它卷起来并认为它是平放的,那么他就放弃了。事实上,两者之间还有很多程度。我可能不会让他卷曲那么多,但我也很关心他。平躺和剧烈卷曲之间没有其他选择。

林红:社会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大家都在考试。想要参加考试还是不想参加考试并不容易。

我们必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养育孩子。是为了考清华北大吗?而如果要他去清北,孩子可能做不到,也可能不喜欢,也可能不愿意,那我们怎么办?最后我们逼自己走投无路。即使是上了职业高中的孩子,也无法退缩。要知道,他没有任何逃生机制,只是他不认识而已。他被困在那里了。那里特别痛苦。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后来他自杀了,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吴奇:其实就是说社会给孩子们留下的路不应该只是一座独木桥。

林红:我们没有足够多的可以更灵活的部件。包括我们上大学,选择一个专业,然后再转其他专业或者其他学校,灵活性很小。

我觉得家长们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只有强迫他们学习,他们才会学得好。不是的,其实孩子全面发展,我们希望他健康、全面发展,而学习只是一个副产品。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全面成长,特别是孩子与时代的融合。

吴奇:回到爱情本身,参加你的工作坊我其实有一个很好的感受。一方面,我们似乎正在研究科学的东西,比如大脑的物理发育,或者心理方面。另一方面,又回到了常识,那就是,如果你爱你的孩子,拥抱他不是很正常吗?那么人总会犯错误。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来谈谈为什么会这样。这不是很正常吗?为什么它会成为需要学习的东西?有时我觉得有点困惑。

林红:这个说法我其实很同意。其实,没有必要去学习如何养育孩子。如果你处在一个非常健康的环境中,你被养育得很好,你的父母很理解你,对你很好,学校很公平,社会也很好。家庭学校社会如何对待我,我未来就会如何对待我的孩子和世界。这是我不需要学习的东西。但我们现在发现,外部因素太多了,包括社会、学校、家庭。

吴奇:包括一些个人奋斗史。

林红:这让我们别无选择。似乎我们谁都无法拥有健康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困境,需要学习、找出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对我们造成伤害。有些事情,你不能重复。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变革如此剧烈。

吴奇:个人也承受了很多。

林红:这个变化太大了。比如祖父母辈、父母辈、孩子辈之间的变化太大了。这也是我们今天父母特别难受的地方。所以我特别想做一些这样的工作。我们可以看更大的系统,包括社会变迁,还有一些历史创伤,这样纵轴和横轴可以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理解每个家庭、每个家庭的困境。个人的困境变得更容易、更客观。这个时候,你不但能够勇敢地面对真正的困难,而且也能够放开自己、放开别人。

吴奇: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看到更大的多层次的原因时,我们不会先责怪自己,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其实肩负了很多,而且不容易。第二,正如你所说,为什么爸爸终于了解了很多关于妈妈,也就是他的伴侣的事情。再者,我们的小家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因为我们都在学习,都面临着成长的问题和各种影响,包括科技的影响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林红:如果我们这样理解每个人的困境,你就不会贬低或愤怒,而是会有平和的态度。我感觉我的慈悲会越来越大,我的波动也会越来越大。较少的。

吴奇:所以如果家长能够从这些角度去理解如何对待孩子的病,表面上看是孩子的病,这是可耻的、痛苦的、难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你看的这么深,并往前走,那就不一样了。意味着你应该走得更远。责怪自己,或者在家庭关系中制造更多的紧张,可能会让你敞开心扉,从更多的角度看到表面的因素。

(以上文字为采访节选,完整版请观看视频第一集和第二集。)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