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儿童心理医生|别再催促孩子了!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家长的催促才要命

时间:2024-09-30 14:07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主播:吉米

来源:国博文化(ID:)

孩子磨磨蹭蹭不是病,家长催促才是最糟糕的。

?点击上方绿色标记即可收听主播吉米朗读的音频

如果孩子小时候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长大后就会成为温柔、情商高的人。但可惜的是这个节奏被家长打乱了。

让孩子烦躁的,是父母自己。

01

上周末等地铁时,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一位母亲咆哮道:

“我不会骂你,我管不了你,你就看老师怎么惩罚你吧!”

她的身后跟着一个看上去两三岁左右的可爱小男孩,背着书包。当然,小男孩低着头,不敢多说什么,一脸的沮丧。

母亲看也不看儿子,就像没人看一样继续发泄:“我七点给你打电话,结果八点才起床,我没洗漱”一直到8点30分,我连早餐都没有来得及吃,现在已经迟到了半个小时。”

我不再关心你了。去跟老师解释一下你迟到的原因吧!是你妈妈没有叫醒你,还是你自己在拖延时间? !老师最好罚你抄十遍试卷! ”

从站台到地铁车厢,从上车到下车都被骂。

02

我很同情这个孩子,但更同情这位母亲的遭遇。

我的侄子才两岁。每次和他一起吃饭,都是一场硬仗:

他会把米饭含在嘴里,用舌头揉搓,不肯咽下,还做鬼脸。有时他会跑,逼着我追着他喂他,把吃饭完全当成了另外一个游戏。

他可以吃一小碗米饭一个小时。连我这样好脾气的人,也气得想打人。

心理咨询咨询师凌翔做了一个调查:“您对孩子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于是,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磨磨蹭蹭。

如果你是父母,你家里一定经常发生这样的场景:

就像我在地铁里遇到的妈妈:7点叫醒他,孩子却直到8点才起床。你气得想趁他睡着的时候往他头上泼冷水。

我读到一位32岁母亲的抱怨: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手笨脚地慢慢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忍不住了。

虽然女儿可以慢慢吃完饭,但我实在受不了她慢吞吞的节奏,所以我就用勺子舀起饭塞进女儿嘴里,这就成了常态。

儿童看心理医生要多少钱_儿童心理医生_心理医生儿童医院

虽然我也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只有看到女儿吃的饭菜我才安心。 ”

前段时间有一篇很火的文章,专门讨论了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的心酸:

一位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一晚上只做了5道选择题,立刻就收到了潮水般的回复:

“冷静点,你没有遇到两个小时没有解决的问题!”

“哎,三个小时,写一篇文章,二十个字,我真想杀人。”

“他做作业的时候尿尿、拉屎、喝水,胃不舒服,腿被蚊子咬,各种事都想打他。”

“老师让我在十分钟内完成五十道加法和减法,包括写出我的名字。三分钟过去了,这家伙还在把自己的名字擦啊擦。他想喊,但又忍住了,因为他差点被内伤了。”

……

类似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

我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磨蹭?抱歉,没有这样的时间。因为不管孩子多大,他们都会磨蹭。这是人性。

03

每个人都有童年。想想小时候,你一定因为你的拖延症而被父母催促,甚至责骂过。你改了吗?我相信你也无法改变。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发现父母在督促孩子的时候,其实是要求孩子和自己处于同一时区、同一节奏:

1、你催促孩子快点起床,因为你也急着去上班;

2.你催促孩子快点吃饭,因为你要收拾碗碟;

3、你催孩子赶紧做作业,因为你自己的作业还没有完成。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当我们不断提醒孩子“快点,快点”时,你正在把他的步调设定为成人的步调。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发现,儿童有自己的昼夜节律,如下:

2岁半之前的孩子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他们完全活在当下,没有对过去的记忆,也没有对未来的焦虑;

2岁半,孩子对“时间”、“顺序”这两个词有了初步的认识;

2岁半到3岁,孩子的时间观念发展迅速,能够清晰区分“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个4岁的孩子可以描述他在幼儿园做了什么,但他还不能具体说明他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这要到他 5 岁才能做到;

6岁的孩子更进一步,开始喜欢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但他们不知道有多长,比如半小时或20分钟;

7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分辨时间了,但这正是他们最挣扎的时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还没有接受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

所以,磨蹭其实是孩子的必经阶段。只有当他按照自己的步调一步步感受到“时间”,感受到按时做事的规则时,他才能真正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高情商、受大家喜爱的人。其实,如果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他完全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但如果超越他的权威,强行封锁他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后果不堪设想。

儿童看心理医生要多少钱_儿童心理医生_心理医生儿童医院

04

了解了孩子的生长节奏后,我再也不敢催促小侄子了。因为经常被别人逼迫的孩子很可能会养成两种极端的性格:

例如,督促人们做作业。如果孩子在做的时候家长在打手势,孩子其实会很紧张,做作业会越来越慢。

最终还是得自己亲自上阵,直接帮他做,或者一步步教他怎么做。结果如何?孩子仍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会变得非常依赖你。

正如心理学家艾丽卡所说:“你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对自己负责,也没有机会练习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比如时间管理和自律。”

你想让他快速学会你所知道的,但最终他连你的水平都无法超越。

想一想,如果你每天听到这样的“口头禅”:

“起来,快起来!去洗脸,刷牙,记得梳头!鞋子在这儿,衣服在这儿,你听着吗!你就这么穿出去吗?……”

每天让唐僧在你耳边念经,你会感到无比厌恶。

研究证明,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比较强势,被推的时候很容易变得烦躁易怒,耐心差,根本不会听别人的建议。

法国儿童心理专家克里斯汀·弗拉维尼说:“具有依赖性格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坏男孩’,因为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而失去自信;而具有叛逆性格的孩子只会越来越被忽视。”他的父母变得自私和冷漠。

这两类孩子无一例外都迷失了自我。 ”

不管是哪一种,我都不希望我的孩子变成那样。

05

事实上,当我在高中的时候,我认识一些同学,他们都是出了名的懒惰。

其中一个男生,每次交论文,老师都会抱怨:“××,你能写快点吗?每次都是到第二节课铃响了才交论文。”

他不仅写论文慢,考试也慢。

无论考什么考试,他总是等到老师来收试卷才交。有几次,监考人员威胁他:“如果不交,成绩就被取消!”

但每次考试他都是班上前三名。高考时他没有犹豫,按时交卷,最终考上了复旦大学。

我的同学从小做事就很慢:吃饭慢、起床慢、做作业慢。这和现在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每次我问他考试的秘诀,他总是这样说:“慢慢想,急着解题没有意义。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设题,做起来会比较快。”又问同样的问题。”

许多家长督促孩子做事,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孩子拖延,永远跟不上别人的步伐。孩子学得慢,怎么能和别人竞争呢?

我们错了。

比如做题的时候,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很慢。但也正是因为他思考得慢,所以他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话题。

孩子磨蹭与否,与他是否聪明、学习好不好,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慢其实是最快的方法。磨磨蹭蹭实际上是非常有效率的。

06

儿童看心理医生要多少钱_心理医生儿童医院_儿童心理医生

和我的同学一样,那些会思考的孩子真的很慢。

一位父亲去学校接儿子,在校门口等了半个小时也不见人影。我已经气坏了:“这孩子怎么放学了还这么懒?”

他在校园里转了一圈,终于在学校的一个小工地上找到了儿子:

他正聚精会神地观察工人打桩的情况。

孩子看到爸爸来了,兴奋地说:“爸爸,我发现打桩机是怎么用的了!”

结果他爸爸就无语了:哎呀,原来这孩子迟到是有原因的。

心理学家艾丽卡经常收到很多家长的抱怨:他们的孩子似乎没有时间观念,经常忘记事情,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但当他单独询问孩子们时,他发现他们的学习安排其实非常合理有序,而且也养成了习惯。

父母得知此事后,非常惊讶:“他为什么不告诉我?”

艾丽卡会告诉他们:“因为在催促和抱怨的氛围中,孩子们根本不想说话。”

孩子和家长看似并肩前行,实则跑在不同的轨道上,各有各的路。如果家长介入,实际上会与孩子“撞车”,很容易引发事故。

孩子磨磨蹭蹭不是病,家长催促才是最糟糕的。

07

我的一位同事的妹夫是一位父亲,他懂得尊重孩子的努力。

他是德国人,有严格的家庭管理制度: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吃饭、如何接待客人都有规定。他并不担心孩子们是否磨蹭或错过了一些任务。他只会让他们在房间里反思自己。在他们意识到自己错了之前,他不会让他们出去。

他有一个观点:孩子在2岁之前就应该学习规则。如果因为拖延而浪费了时间,后果就必须自己承担,而且惩罚绝不能含糊。

但他对孩子们一些必要的“磨磨蹭蹭”却很宽容:比如,他的大女儿吃得很慢。他认为吃饭时应该慢慢咀嚼,享受食物,而不是匆忙吞咽。

做其他事的时候,我没见她动作快。当她学画画时,她的老师向她的父母汇报:

“这个孩子的手脚比较慢,但是她画的东西很特别,也许因为她慢,所以她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美。”

时至今日,这位德国姐夫依然恪守着他的教育理念:只要孩子遵守规则,快做还是慢做就看他们的喜好了。

两个孩子从来没有因为磨磨蹭蹭而吃过亏,反而每天都过得幸福快乐。更何况磨磨蹭蹭也是自然规律。你的孩子磨蹭,别人的孩子也会磨蹭;

更重要的是,磨蹭的孩子在慢慢适应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还能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完好无损。

急于做事的孩子很难想象自己能静下心来培养兴趣;而慢吞吞的孩子其实也能玩得很开心。

不要焦虑孩子的烦恼,也不要成为“杀死”孩子情商的“凶手”。

你应该庆幸的是,在这个人人都习惯跑步的世界里,你的孩子还能保持一点悠闲的行走。

来源:国家博物馆,用文化温暖人心,用好书滋养灵魂,用美好事物点缀生活。每天10点,分享好有深度的文章,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有品味的事物。

特别推荐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