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的 5 个常见问题,家长必知

时间:2024-08-04 14:06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日益普及,很多家长、朋友也逐渐接触到心理学,并开始在内心深处接受心理咨询

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就会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这表明家长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意识在逐渐增强。

但由于青少年心理有其特殊的发展阶段,其心理咨询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今天我总结了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常见的5个问题,供家长参考:

1. 关注“污名化”

当谈到心理咨询时,家长首先要面对的可能就是对自己和孩子疾病的根深蒂固的羞耻感。

对于某些人来说,生病时去看医生可能被认为是正常的。

然而,如果你真的有一些精神或者心理上的不适,而你又提到寻求心理咨询,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不正常和可耻的。

但青少年是身心快速变化发展的时期,遇到一些心理冲突和困惑是正常的,如果能通过心理咨询排解内心的困惑,恰恰是他们心理成长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因此,家长在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之前,可以多了解有关心理咨询基本知识。

然后,给孩子讲一些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了解心理咨询,树立正确的解决自身问题的认识。

2. 明确谁将提供咨询

家长考虑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往往基于两个情况:

心理咨询_心理咨询师证_心理咨询师

一种是监护人/父母认为孩子有问题,孩子却认为自己没问题;

另外一种就是孩子认为自己有问题,但是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问题。

对于第一种情况,监护人/父母可以先寻求咨询。

第二种情况,需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判断;

换句话说,关键在于谁来咨询,取决于谁感觉自己遇到了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和父母息息相关,家长可能倾向于先排除自身因素,但无论是做咨询的监护人/父母,还是做咨询的孩子,家长都需要先学会面对自己的心理冲突。

由于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发展阶段,防御力较弱,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模式的能力相对较强,因此现实中对未成年人的辅导相对容易开展。

相反,父母承认自己的问题往往成为咨询初期的困难。

如果家长和孩子实在搞不清楚谁才是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可以直接预约几次咨询,咨询师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后,通常就能对问题做出准确的评估。

3. 尊重您自己和孩子的意愿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遵循来访者本人的自愿同意。

青少年的辅导也需要家长和孩子自身的自愿参与。

有些家长因为真心想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有时候会在没有咨询孩子意见的情况下,自行行动,预约咨询,其实这并不是很恰当的做法。

首先,心理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合作过程,如果孩子的抵抗力很高,就很难与咨询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很难真正产生效果、达到咨询目标。

其次,父母在没有征求孩子意见的情况下,就帮助孩子做出协商决定,让孩子感到不受尊重,增加了孩子对于协商的抵触情绪。

心理咨询_心理咨询师_心理咨询师证

心理咨询其实在预约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咨询前,如果父母能够以平等的尊重去咨询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不管孩子是否同意,至少在亲子关系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4. 了解心理咨询需要一个过程

有些父母可能在孩子年幼时就发现孩子存在一些异常,比如性格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各种身体症状等。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家长真正带孩子走进咨询室的时候,可能经常会发现孩子的心理矛盾或者症状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生活。

因此在焦虑感的驱使下,家长也会对心理咨询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心理咨询能够通过几次问诊,快速解决孩子的问题。

但其实,孩子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往往是长期内心压力或困扰的结果,有些甚至可能与整个家庭的问题息息相关。

如果急于求成,不仅不现实,而且往往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病来如山倒,去如线拔”,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心理咨询要想起到效果也是一样,需要一段时间慢慢“理清头绪”,才能在咨询过程中真正了解问题,并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家长做好心理准备。

既然选择了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就要信任咨询师,相信在咨询师的耐心引导和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问题能够逐渐得到缓解。

5.重视保密原则和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特殊性

这是孩子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但内容和重视程度不同;

心理咨询_心理咨询师_心理咨询师证

孩子们可能担心他们告诉咨询师的事情会被父母知道,而父母可能担心自己会被排除在咨询之外,对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咨询过程中遵守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的基础。

但青少年心理咨询也有其特殊性,从法律上来说,青少年并不是独立的民事责任人,而且他们在心理、生理上还处于发育阶段。

首先,大多数青少年经济并不独立,无法自食其力,因此心理咨询通常不可避免地需要父母的介入。

其次,相对于成人个体咨询中的咨询师—来访者二元关系,青少年咨询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三角关系:咨询师、来访者、家长。

如果不遵守保密协议,当事人会感到不安全,不会吐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咨询工作也无法开展。完全将父母与咨询隔离开来,也不利于工作联盟的形成。

咨询前,辅导员通常会向各方解释和澄清所关注和疑虑的问题。在咨询过程中,与青少年工作部门的咨询具体内容原则上会保密,但会根据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更新。与家长沟通他们需要的支持。

如果家长能够参与、配合,将对咨询工作是一个有力的支持。

此外,青少年心理咨询与家庭治疗密切相关。

辅导员并不是选边站的一方,而是辅导员、家长和孩子共同构建一个工作联盟,共同面对孩子遇到的困难,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中美之间是合作、联盟关系,而不是对抗关系。

咨询师的工作原则之一就是把客户的利益和福祉放在第一位。

因此,在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时,咨询师也会以此为前提,进行综合考虑,采取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工作方式。

最后,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就不会日积月累,由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这里给家长们一个建议,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心理困扰,不妨尽早去正规的心理机构预约合适的心理咨询,这样往往能及时干预孩子的心理危机,防患于未然,给予孩子最有力的帮助。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