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心理咨询:为何不建议家里没矿的人尝试?

时间:2024-07-17 14:08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曾几何时

,我经常建议那些在情绪问题上苦苦挣扎的朋友做心理咨询:找一个外部中立的第三方视角,或者找一个可以倾诉的人而不用担心保密,理清他们目前的问题,找到摆脱看似无路可走的局面的出路。

然而,随着我对这个行业心理咨询了解越来越多,当我的朋友问我“我应该去找心理咨询老师吗?我什至会说,我不会建议任何家里没有我的人去心理咨询。

至于原因,我可以一一为您分析。

首先,做心理咨询通常意味着一笔巨大的金钱开支。

目前,能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机构并不多,学校心理学家、公立综合医院精神科或公立专科医院往往很难找到心理咨询门诊,因此大多数有心理咨询需求的人只能通过社会上的商业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服务。这就心理咨询带来了第一个问题,也可能是最直观的问题:费用。

以某知名心理咨询平台提供的单心理咨询价格为例,预约普通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咨询的价格在500元左右。如果你是一个在平台上经验不多的顾问,或者打算控制价格,单次咨询的价格在300-400元左右。如果是资历比较高或知名度较高的心理咨询主,单笔交易的价格可能在500-1000元之间,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接近或超过2000元。

这样的定价策略可以说是心理咨询行业的公认标准,只有公共医院咨询诊所或明确声明的“无偿咨询”才会低于这一标准。据我了解,在公共医院单次心理咨询门诊就诊大约是100-150元,而“公众咨询”的价格在50-200元之间。这两个看似便宜得多,但往往很难找到,顾问的能力往往令人担忧。当然,我们稍后再谈,我们先谈谈价格。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28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33元。考虑到这个数据是一整年的数据,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这个数据大致除以12得到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那么城镇居民每月可支配收入约为4107元,农村居民每月可支配收入约为1678元。

对比表明,“平均”心理咨询成本几乎是农村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3,是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8。考虑到通常,心理咨询会议(1小时)可能只足以让咨询师对客户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充其量是一些基本的指导。即使是“短期”行为认知治疗学派,一门课程也往往需要8-10次咨询,根据每周咨询的频率,大约需要2个月到2个半月。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农村居民,这个支出相当于两个多月的劳动,你要吃不喝,甚至要借点钱,而就算是城市居民,也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月的可支配收入,不能把你的日常开支留给食物, 衣、住、行。

考虑到该国人口最多的心理咨询是心理动力学,您更有可能会发现 8-10 次咨询只是发现了很多尘土飞扬的疤痕,而试图治愈它意味着连续咨询长达六个月、一年甚至几年。当然,几乎每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都会向你解释这种治疗的必要性和对你的好处,但在我看来,与X场系统医院患者来说,去手术台打开胃有点讨价还价。

在这一点上,很难说你是否真的认识到需要继续治疗,或者你是否已经“心理咨询”了PUA,或者是否很难放弃你之前投资的沉没成本......只是,如果你真的想继续下去,那将不可避免地意味着一笔相当大的开支。我们来算一算,假设平均市场价格是每次500元,每周一次,一个月大概2000元左右,一年差不多就是2.6万元。如果运气好,找到一个每次只收你300元,不加价的良心辅导员,一年就是15600元。光是给生活增加这样的开支,可能就足以让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变得更糟。

所以,除非你很有钱——无论是你所爱的人愿意给你的东西,你自己过去的积蓄,还是你现在可以继续赚取的被动收入——我不建议你从财务角度心理咨询这样做,除非你根本不用担心钱。有了你必须花在心理咨询上的所有钱,想想如何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或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多的财务保障。

其次,你找到心理咨询可能无法理解你。

虽然这说起来似乎有些不愉快,但不得不说,目前国内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基本都在居民收入的前10%,也就是平均家庭净资产在100万以上。

毕竟,心理咨询师要想在达到专业素质的前提下达到独立执业的标准,除了进入心理学专业学习之外,还需要完成一段持续3-5年的个人经验(也就是自己花钱做心理咨询,一年差不多2万, 我们刚才已经算好了),同时接受定期监督(按现行市场价格每次约400元,也每周一次,每年近2万元),加上其他持续培训和进修......

心理咨询做多久可以停止_怎么做心理咨询_心理咨询做什么检查

据北京大学心理与哲学学院的一位知名教授介绍,要想成为一名独立的执业心理咨询教师,前十年仅经济成本投资就至少要30-50万元,而前五年是纯全日制学习,只有支出,从第六年到实践阶段会逐渐有回钱(单次咨询的费用不会全部变成收入顾问,您需要与工作室或咨询平台共享),可能需要 20 ......年赚回30-50万元让我们考虑一下,什么样的

家庭需要结合上述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支持一个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并最终练习。你可以冷静下来,想想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收入储蓄是否能支持如此长期和昂贵的支出。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你可能与商业平台上的所有心理咨询不在同一个社会阶层。

有句老话说:“接不吻,上课”。即使你遇到心理咨询训练有素,他们自己的阶级限制也很难真正体会到你的困境。

例如,在与几位心理咨询老师共进晚餐时,其中一位顾问称赞这里的某位大佬提供的在线课程非常认真,便宜到几乎免费赠送,应该推荐给有需要的人。那么这个“极其尽职尽责,便宜到几乎等于送人”的网课到底有多少呢?

- 近1000元。

对他们来说,如果他们有情绪困扰,他们只是学习和练习课堂上教授的方法。至于由于经济原因负担不起学费,在他们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毕竟,这个在线课程的价格只相当于相同时间跨度传统心理咨询费用的1/4,便宜到几乎是免费的。

不知道你每个月看这篇文章赚了多少钱,1000块钱对你来说又算了什么。但至少对我来说,1000块钱已经是我家近两个星期的伙食费了。根据我身边的统计,1000块钱可能是一些朋友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生活费。那一刻,坐在饭桌前,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道可悲的厚厚的屏障。”

就像香港综艺节目《富穷大战》开头,那些身处社会顶层1%的大佬们,不明白穷人为了活下去才尽了最大的努力,只会认为穷人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直到他们走到阶梯的底部,他们才意识到,世界上的一些困境是无法仅靠自己的主动性来解决的。

因此,如果你的家庭资产水平与这些执业辅导员不在一个班级,那么即使你找到一个知识、经验、能力、职业道德都在线的心理咨询辅导员,助教也完全有可能因为自己的阶级限制而无法真正体会到你的困境。而无法实现同理心的心理咨询,从来都是一棵没有根的树,经不起任何现实的风浪,很难给你真正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你找到心理咨询可能无法理解中国社会。

中国本土心理学起步很晚,学术上存在严重的不连续性。我无意将这种客观现实归咎于任何单一因素,因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历史原因相当复杂,将董事会置于任何一方都是有偏见的。

其实,就算放眼世界,也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完全脱离欧美心理体系的本土心理体系。此外,国内的职业顾问一般都属于所谓的“精英阶层”,所以“不接地气”是不可避免的。说欧美的结果,就是顾问可能充满了“自我”、“客体”、“自性”、“补偿”......他们为自己每年参加的高端学术论坛或国际交流活动的数量感到自豪,但很难真正深入基层了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这种与欧美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他们的参观者。

更糟糕的是,他们参加的“高层论坛”或“国际交流”是由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组织资助的。当他们不自觉地参与其中时,他们不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三观调整为组织者所期望的样子,以“与话语体系对接”,而且会因为中国本土心理发展严重不足而不自觉地接受对方传递的各种带有明显政治偏见的观点。

同时,与中国总人口相比,中国执业顾问的数量完全不成比例,这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小圈子”非常严重。当几乎整个小圈子都从属于欧美,辅导员几乎自然处于高位指导客户的时候,很难指望这些在云端待久的人,靠着钱来抚平生活中所有的烦恼, 要真正了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剧变,更不用说提供可操作的建议了。

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个不了解中国社会的辅导员,却因为长期沉浸于小圈子,培养出想要“启蒙中国人”的优越感,迎面而来的“爸爸说教”,或者用他们的逻辑强行引导你讨厌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 恐怕只会加重你的心理问题,不会给你任何帮助。

心理咨询做什么检查_怎么做心理咨询_心理咨询做多久可以停止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单次收费几百元的心理咨询老师的帮手,可能还不如你找的或者“文欣依言”聊一会儿,更何况“文欣益言”不会收你钱。

我知道这些 AI 有付费版本,但我的意思是免费版本就足够了

那么,你遇到的问题未必是心理咨询能解决的问题。

每年,甚至每个月,我都会在微博上看到各种关于中国精神疾病或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病率的报道。出售课程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培训机构”也总是使用这些数据来强调有多少人需要心理咨询服务,包括许多正规的咨询机构或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们也引用这些数据来强调提供心理咨询或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但所有这些讨论和声明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表现出的症状真的只是精神或心理问题吗?

举个最近的例子,想想一位年轻教师在工作三个月后自杀,她的症状与倦怠甚至倦怠非常吻合,还有抑郁综合症的特征,但她真的需要心理咨询服务吗?仅仅为这些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真的能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吗?

或者我可以从我自己的角度再举一些例子。我曾经在游戏行业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996甚至通宵加点跟进版本,当然,跟进被诊断出抑郁没有意外,我的同事或多或少也经历过同样的症状。然而,当我们离开原来的996公司,找不同的中医师来疗养因饮食和休息不规律而出现问题的脾胃时,抑郁症状逐渐减轻,直到完全治愈,再也没有复发。

这个例子并不是孤立的,事实上,许多精神病学家已经开始研究所谓的“肠脑轴”,即消化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群对抑郁疾病的影响,并且已经找到了可信的证据。

如果我们回到心理学家马斯洛列出的经典“需求层次”,我们会发现,任何来自外界的压抑需求都可能导致情绪、心理甚至精神问题。而面对这些真实的困境,心理咨询充其量只能起到一点镇痛或者糊状的作用。

诚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缓解痛苦后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但想想你可能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许我们可以再问问自己,“这真的值得吗?”

然后,如果你有时间做心理咨询,你可能不需要做心理咨询。

当我们的需求被压制时,我们实际上处于一种“稀缺”状态。换句话说,正是因为“稀缺”,我们缺乏足够的资源来满足我们在一个领域的需求。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社会中,人们最缺乏的一定是时间。

心理咨询最需要的也是时间。

在客户和咨询师之间建立信任需要时间,维持稳定的咨询关系需要时间,深入挖掘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时间......总而言之,当你决定开始心理咨询时,你总是需要每周至少花一个小时坐在咨询室里与咨询师交谈,以及往返于心理咨询工作室和你自己的住处的通勤时间。

然而,许多似乎急需心理咨询的人,恰恰是他们每周有时间放下工作和家务,为自己而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人购买心理咨询服务只是为了购买一段可以安心独自享受的时间。

另一方面,如果每周都有这样一段完全放松的时间,这个人也可以去远足、散步、购物、玩游戏、躺下和睡觉......做任何你喜欢的活动,而且不会花费你任何钱或花费太多。只要能有这么一段时间,他们的心理问题自然就能缓解,有没有心理咨询其实影响不大。

心理咨询做多久可以停止_怎么做心理咨询_心理咨询做什么检查

即使心理咨询不熟练,急于强行剖析来访者的深层问题,也会造成更多的医源性创伤,所以最好不要心理咨询,干脆放松休息。

最后,你实际上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几乎所有心理咨询培训都强调一件事:辅导员实际上只是在做“帮助他人自助”的工作。换句话说,心理咨询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守护着你,让你在一个看似安全的空间和时间里探索并找到帮助你的方法。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要我们有自救的意志,通过学习自助课程(只是读书),并充分利用非常方便的网络资源,完全有可能从最简单、最肤浅的问题开始,一层一层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从理论上讲,应该有一些自助课程的链接,但由于没有人来找我做广告,所以这一步可以省略。

对于所有在线提供的自助课程,无论是否付费,我的建议是先检查演讲者或课程组织者的资格,如果来自外国背景(外国、香港和台湾),建议谨慎;如果确实是来自中国正规的大学或科研院所(除了中科院,瓜太多了),而且价格确实在你承受能力之内,你也不必因为上课而刷信用卡或减少几个月的伙食, 那你可以考虑听听。

当然,更推荐直接看一些心理自助书籍,包括找一些敢于在B站展示自己训练背景的心理上师上传的心理自助视频。心理自助书首先推荐了阿尔伯特·行为认知学派的埃利斯,书名很直白,比如《为什么我的情绪总是被别人控制》《拆解你的情绪地雷》,书中提供的方法也很容易操作。此外,的正念教程也适合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的人直接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即使是旧物留下的伤口,也可以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等自助书籍的指导下仔细测试。

除了为自己做心理咨询老师,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的行动来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换一份休息时间多的工作,在日常工作或学习生活中给自己安排一段放松和休息的时间,让我们无所事事,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代替重油和辛辣的垃圾食品(减轻胃部负担), 并尝试做一些有氧运动(即使每天只需要 15 分钟就可以玩一套八段锦),培养更多可以支持你(物质和精神)人际关系,并与那些精神疲惫和压力大的人保持距离......

当然,我相信一些读过这些的人会想,“为什么我不能找到一个心理咨询老师来帮助我做这些事情?但事实是,即使你花了很多钱去找一个心理咨询师,甚至花了很多钱去找一个心理咨询师,最终,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还是会落回上述内容,因为你是唯一能拯救你的人。

那么,既然您需要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精力,为什么不采取行动并节省中间人来发挥作用呢?

最后,您可能还心理咨询使问题变得更糟。

你可能会想,如果我有钱有时间,我想找个人跟我说话,这样我就可以慢慢解决心理问题,或者干脆回避心理问题,为什么不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中国其实并没有针对心理咨询咨询师的强制性管理规定,即使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真的违反了咨询的职业道德,也不会有上级主管部门出来对咨询师施加任何强制的惩罚。

即使是自诩为“中国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的咨询师,也只能通过将咨询师从注册系统中除名来惩罚被明确指控与来访者发生性关系(这是绝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并不禁止咨询师继续在另一个地方执业。

虽然我们可以相信,绝大多数心理咨询教师都接受过严格的道德操守培训,但在缺乏强制性监督和明确的上级权威的情况下,要想明确识别可能损害我们自身合法权益的辅导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也很难保证一个过去没有违反职业道德的咨询师,在双方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总能依靠内在的道德法则来约束自己,不做任何伤害来访者的事情。我们不能保证,如果咨询师确实损害了当事人的权利(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可以使用法律法规来保护我们的权益。

别忘了,辅导员的圈子真的很小,而且他们很可能确实比你拥有更多的资源。

所以,在中国真正拥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咨询产业和配套的监管机制之前,我真的、真的不建议你做心理咨询。

让我们训练自己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老师。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