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情感心理医生|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关键点剖析:异同点与病因分析

时间:2025-01-07 14:09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均属于第 6 类严重精神障碍。根据我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总结,我发现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不仅在发病机制上有共同点,而且在康复治疗上也有共同点。各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下面我们通过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异同来分析一下两者的康复治疗要点。

作者注:如果本文观点与您相冲突,可以在文章后留言讨论,但拒绝攻击性言论。也欢迎患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共同分析和讨论这个问题。对于积极参与讨论的患者,会邀请部分患者参与内部交流。

1.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病因学的异同

心理医生情感专家_心理医生情感在线咨询_情感心理医生

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可能存在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缺陷,并且都存在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低、自我认同感差等共同的心理发展问题。

不同的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发育水平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少数相似甚至相反。因此,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过去称为精神分裂症。它被称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现在在 ICD-10 术语中被称为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情感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突出问题在于安全感和价值感,而躁郁症患者则人格被贬低,需求被忽视,情感被践踏。这里的问题不一定是我们父母理解的问题,而是孩子心理层面的问题。

儿童和成人属于两个不同的心理世界。儿童常常因为软弱无力反抗而成为受害者。成年人理解意义上不属于问题的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一个人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受到攻击或伤害,他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并改变现状来保护自己。然而,孩子在父母和大人面前的声音和自卫能力都很弱。为了活下去,只能压抑痛苦和愤怒,但却不会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不断反抗、失败,愤怒情绪高涨,绝望和悲伤也油然而生。

心理医生情感专家_心理医生情感在线咨询_情感心理医生

在不断、反复的恶性刺激下情绪爆发后,常会出现攻击行为、扔东西、破坏等行为。最后,孩子往往会妥协。看似问题已经解决、平静下来,但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平静,内心对现状不满意。不满、悲伤、愤怒并没有真正平息,更大规模、更烈度的爆发正在酝酿之中。

直到有一天,这座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因为一件意外的事情而彻底被点燃。这个触发事件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非常重要,也可能微不足道,但却彻底点燃了这座积压已久的火山。火山爆发时,所有的愤怒、悲伤、痛苦等反应都会被激发出来,就像一股巨大的冲击波将孩子的心理防御系统击得粉碎,精神状态将彻底失控。过去没有得到补偿的心理诉求,会以另一种逆向或过度的反应来表达,比如夸张、吹牛、情绪化等。心高气傲、无所不能、疯狂花钱、精力旺盛等狂躁表现都有。

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病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还是那么可怜、微不足道。他所有的挣扎都是无效的,他也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同时,他最强烈愤怒的对象往往是他的父母、孩子、配偶等重要的人,所以伦理道德就像一张紧箍咒,紧紧地缠在一个人的脖子上,让病人无法呼吸,所以他从一种躁动和兴奋的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悲伤、绝望、无助、无能为力,一切……我不想这么做,我的心就像死了一样,我从狂躁状态转为抑郁状态。

那么患者内心深处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就不会消失,所以他会在兴奋和躁动、抑郁之间交替出现,这就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根据我对住院病人的统计,大约有15-20%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住院,其中60%以上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2.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异同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传统治疗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但现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出现已经逐渐缩小了两者的治疗差异。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主要使用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目前主要使用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氨磺必利、紫杉醇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传统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主要使用情绪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等,现在除传统药物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也常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医生情感专家_心理医生情感在线咨询_情感心理医生

从治疗层面来看,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用药的交叉也间接说明两者在病因层面可能存在重叠的发病机制,间接验证了上述猜想。

3. 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异同对康复治疗的启发

我是盐城的心理医生张怀丽。从事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工作30年。我首次提出了功能性精神障碍的四维康复模型,它不仅可以解释这些精神障碍的发作。路径还可以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治疗和心理行为训练提供指导路径。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除了规范使用药物外,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主要应以重塑安全感、价值感、认同感为主,而情感障碍的心理治疗重点应放在心理治疗上。专注于多重心理创伤及人格层面修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发育水平普遍不如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成熟。更容易修复心理创伤,重塑安全感、价值感、认同感。临床上还可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残疾程度通常比精神分裂症的残疾程度要轻。

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并不是纯粹的生物学病变,而是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双重属性的边缘性疾病。在康复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患者社会功能的修复和训练也是影响预后和社会回归的重要变量。精神障碍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患者回归社会,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适应社会生活。

我是@yan Cheng心理学家张怀丽。我是一位热心的精神科医生,专注于分享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疑难病症的心理和行为训练经验。关注@yan ng 接收新文章。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请前往头条客户端查看)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