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抑郁症诊断与治疗: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的区别及选择指南时间:2024-12-18 14:12 如今,公众对抑郁的了解越来越多。尤其是“数字星球时代”出生的2000后、10后,如果上网搜索,会发现很多关于抑郁症状的文章,以及自我评估量表。 有朋友一看,怀疑自己可能得了抑郁。然而,这个时候,你应该先寻求“精神科医生”,还是先寻求精神科医生呢? 寻求“精神科医生”,担心无法对症下药; 寻求心理医生,但你害怕成为“精神病人”,害怕被批评。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很多朋友应该都注意到了,上面提到的“精神科医生”其实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的通俗称呼,而不是真正的医生。 心理咨询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具有不同的资格。 2017年以前,心理咨询资格考试和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颁发。只要拥有心理学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者非心理学相关专业学士学位,都可以在培训后报名参加考试。 也就是说,当时心理咨询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社会上心理咨询素质参差不齐,行业鱼龙混杂,不规范现象较多。 2017年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心理咨询咨询师资格考试认证取消(已取得证书的仍有效),考核资格转由心理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企业负责和机构。 近年来,比较权威的心理咨询相关证书有中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心理咨询职业能力课程证书》、中国科学院推出心理咨询培训项目后颁发的证书。 经过这么一波全国行动,心理咨询的准入门槛其实和以前差不多了。而且考核单位更加多样化,培训质量可能更不统一。 图片来自网络 心理治疗师的资格考试和准入门槛更加严格。从地位上看,心理治疗师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换句话说,心理治疗师和护士、医生一样,都是医务人员。 心理治疗师的考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组织实施。申请人必须是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员。考生的教育背景一般为医学相关专业,如医学、护理、或临床相关心理学等。 而且,根据我国法律,严格来说,心理咨询是为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健康人服务的;心理治疗师为患有抑郁、双相情感障碍和强迫症等精神障碍的患者提供服务,并且必须入住精神科。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规则。现实的常态是,医院心理治疗师供过于求,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很多精神障碍患者到社会上寻求心理咨询,希望能够加快康复速度,精神科医生也心照不宣地理解这一点。 而且,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师虽然工作地点不同,证书和资质不同,但实际上采用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法是相似的。他们基本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人文主义和精神分析。 、催眠疗法、家庭疗法等方法。 好了,介绍完了,如果一个朋友怀疑自己患有抑郁,他应该找“精神科医生”(即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还是精神科医生呢? 答案很明确:只要涉及到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就必须先去看精神科医生,以确定自己是否患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根据我国《精神卫生法》,只有取得执业资格的精神科医生才能对精神障碍进行诊断和开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师都没有这个资格。 如果你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没有病,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去看心理咨询。 如果精神科医生诊断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虽然只代表精神病学单一学科的意见,但值得关注。这至少说明我们的精神心理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而且,有精神科医生认为,轻中度抑郁患者可以考虑暂时不服药,先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自我心理调节来缓解病情。但如果还不行的话,那就再吃药,必要时住院治疗。 因此,有必要先去看精神科医生,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至于接下来是否吃药、接受什么具体治疗、是否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治疗等,可以等到病情明确后再积极与医生和家长沟通。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