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情感心理医生|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揭秘精神疾病的真相

时间:2024-09-08 14:04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随着众多明星被曝患上抑郁,人们对“抑郁”一词已不再陌生,但对抑郁的误解却屡见不鲜,比如“天才多半患抑郁”,并列举了一系列名字:丘吉尔、林肯、已故诗人海子等。其实,这是对抑郁最大的误解。

虽然很多明星都出现过抑郁症状,但诊断可能不再是抑郁,而是另一种诊断:情感,这与抑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情感?

为了解释这个诊断,我们必须首先谈谈抑郁。

情感心理医生_心理医生情感咨询_心理医生情感障碍

在国际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分类中,抑郁发作的典型表现通常包括以下几点:患者通常持续性情绪低落,兴趣和愉悦感丧失,以及精力下降、疲劳感增加和活动减少。以上是抑郁的核心症状,也是基本症状。在此基础上,抑郁发作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如: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自我评价和自信心降低;自我内疚和无价值感;对未来感到悲观;产生自残或自杀的想法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这些表现被称为附加症状。当然,抑郁发作中不会出现所有这些附加症状,但至少要满足两项。并且,满足要求的项目越多,抑郁就越严重。通常,抑郁发作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有些患者不仅出现抑郁症状,在抑郁缓解期,甚至非缓解期,还可能出现另一种与抑郁发作完全相反的状态:兴奋多话,思绪万千,言语浮夸,精力旺盛,情绪高涨,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与抑郁发作完全不同。这种行为专业上叫做躁狂发作。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童掌柜吃了千年人参后雄心勃勃、激情澎湃的行为,就是躁狂状态下人的典型写照。

如果抑郁是低谷,那么躁狂就是高峰。可见抑郁和躁狂是情绪的两个极端。如果抑郁发作后又发生躁狂发作,或者躁狂发作后又发生抑郁,或者躁狂发作只有两次或两次以上,那么就出现了一种新的诊断,即“躁郁症”,简称“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可以包括抑郁,但已经不再是抑郁了,它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甚至超过了抑郁。

从丘吉尔的人生经历解读“躁郁症”

很少有人知道丘吉尔曾患有抑郁,其实有一则关于抑郁的轶事,就源于丘吉尔。

心理医生情感障碍_情感心理医生_心理医生情感咨询

英国传统小说中,绅士们外出散步时,常常会带着一条黑色的皮毛狗,不管发生什么事,这条狗总是紧随主人。丘吉尔曾说:“我心中的抑郁就像一条黑狗,一有机会它就会咬我。”丘吉尔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抑郁容易复发、比较“粘人”的特点。虽然丘吉尔把抑郁比作黑狗,有些自嘲,但却十分贴切。在丘吉尔之后,“黑狗”在英语世界成了抑郁的代名词。

然而,丘吉尔在二战期间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将在海滩、登陆场、田野、街道、山丘上战斗。我们决不投降。”他一次又一次发表精彩而鼓舞人心的演讲,带领日渐衰落的大英帝国力挽狂澜,赢得二战。在2002年英国广播公司发起的“100位最伟大的英国人”投票中,丘吉尔被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以其在英国人民心中的伟大形象超越了莎士比亚、伊丽莎白女王、撒切尔夫人、牛顿和达尔文。而且,除了政治生涯,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据说丘吉尔的情绪波动很大,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丘吉尔可以通宵写作。

丘吉尔并不回避自己的抑郁,他的许多同时代英国人都知道他患有此病。但他的“躁狂发作”却被很多人忽视。其实,不只是丘吉尔,包括林肯、罗斯福等名人在内的很多名人,在人生经历中也都表现出了斗志昂扬、富有创造力、攻击性强等特点。这些表现如果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看待,很可能是躁狂发作或轻躁狂的表现。当然,并不是说这些行为就是障碍,而是说这些表现与他们平时的状态不同;与抑郁状态相比,更是不典型。但这些行为是有益的、积极的、进步的,与角色和社会相契合的,所以非常容易被接受和合理化,相应的,也很容易被忽视。

尤其是轻度躁狂状态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患者在这种状态下思维敏捷,灵感不断,乐观向上,办事效率高。对于权威人士和领导者来说,轻躁狂不仅不被视为心理问题,反而会因为他们的敏捷、智慧、乐观、乐观而成为他们个人魅力的源泉。抑郁状态下的抑郁症状的多种表现引人注目,因其与伟人角色的反差极大而引人注目,这也是丘吉尔等许多名人被认为只是患有抑郁的原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抑郁发作和轻躁狂交替或先后出现,诊断分类为情感II型,虽然不如躁郁症I型以典型的躁狂为特征那么明显,但仍是“躁郁症”的一种。

心理医生情感咨询_心理医生情感障碍_情感心理医生

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双相情感在现行疾病管理中被列为严重精神疾病,有报道指出,相当一部分抑郁患者其实是“双相”患者,只是没有被确诊。当然,如果部分患者病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双相”特征会暴露得更充分,更“成型”,诊断也会更容易。有报道指出,双相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三高两低”特点,尤其是双相Ⅱ型,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很多患者被误诊为抑郁,而一旦误诊为抑郁,使用抑郁,可能诱发躁狂发作,加重病情。因此,“双相”的诊治不容忽视。

需要指出的是,“躁郁症”偏爱一些天才少年,或者一些智商超高的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比如海明威、拿破仑、贝多芬、舒曼等,都是情感患者。有资料显示,美国心理学家统计过1400位艺术家,其中74%的人有情感的特征。因此,有人把“躁郁症”称为“天才病”。但躁郁症绝非天才独有,普通人也会得病。当然,并不是所有天才都是“躁郁症”,他们大多身体健康、情绪平衡,有的只是带有一些“躁郁症”的特征而已。一些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或大学生,也会患上情感。但只要对这种精神疾病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认知,发现迹象时及时就医,并按照医嘱坚持治疗,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预防、减轻或减缓情感对患者的侵扰和影响,让情绪的跷跷板不再出现大的波动。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