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情感心理医生|钟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案情,探索国产悬疑剧新方向

时间:2024-08-11 14:31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钟昱,畅销书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活跃于国内外知名心理学论坛,出版过十余部悬疑推理小说,包括《心理大师》《薛定谔的猫》《埋藏的秘密》《世界的秘密》等。

注:钟宇本人保证文章中数据准确,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天邦已备份采访记录,并认可文章信息的客观性。

文字|天邦记者 魏慧杰

近年来,国内的悬疑犯罪电影、电视剧越来越多,其中有小人物掀起大时代的犯罪文艺片《暴风雪来了》,有讲述海外追逃罪犯的搞笑片《唐人街探案》,还有大家熟知的讲述硬汉推理的《人间蒸发》和《日夜追捕》,无论是电影还是网剧,观众的反响和讨论度都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悬疑剧的市场。

然而在国内,大多数小说或电视剧都是以传统刑侦与逻辑推理两种思维模式为主,唯一一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案件的电视剧也只有《心理罪》,足见其在悬疑剧中的稀缺性。

情感类心理医生_情感心理医生哪家好_心理医生能治疗感情问题吗

钟毓的《心理大师》被影视化改编,可以丰富悬疑剧的内容和类型,也可以通过影视向大众传播心理学知识,减少人们对心理学的偏见。《心理大师》系列图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已稳居当当网畅销新书排行榜前十,并在微博上引起广泛热议,荣登亚洲好书周榜第一名,并获得“一心心理学”网站2015年度最受欢迎心理学图书奖,足以见得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心理大师》以一名警察寻求心理学家的帮助开篇,公安系统会在非专业领域寻求外部协助,于是男主角心理学家沈飞以警察顾问的身份介入各类案件,从而与高智商罪犯展开心理较量,通过破案技术细节与常识现象之间的关系,将罪犯绳之以法。

一开场就埋下了伏笔。虽然“梯田妖”贯穿了整个故事,但神秘女子文戈贯穿得更多,她的英年早逝对主人公影响深远。在心理学领域,他首次提出了潜意识这个词。很多我们经历过但已经记不清的人和事,都被放进了心灵冰山表面之下的潜意识里。文戈,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被放进潜意识的人。对于故事的主人公沈飞来说,防御机制被启动,文戈的死被强行放进了他的潜意识里,他不愿意去面对。

在这个问题上,钟宇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何文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每个人真正爱的人,都是在情感初期的爱人,而之后心智越成熟,就会越懂得如何去爱,理解就会变得淡然。越成熟,就越不容易爱上外人。沈飞和邱灵都是学心理学的,从生理心理的角度,她们都明白爱情其实是一个比较虚拟的东西,所以,能让自己沉迷其中的爱情,只会局限于最初的执着,也就是最初的爱人文哥。

情感心理医生哪家好_心理医生能治疗感情问题吗_情感类心理医生

然而不管沈飞和秋灵最初的爱情有多么真挚,两人都是心智不健全的人,潜意识里的执念会让他们逐渐走向黑暗。沈飞最初不愿意面对现实,拒绝接受治疗,虽然沈飞是心理医生,但心理医生很难自愈,心理医生更是如此。然而沈飞心中有着美好的未来,所以他和秋灵逐渐疏远。一个越来越好,一个不断沉沦。葛优对爱情的执念太深,再加上DNA里遗传的犯罪基因,天生就是罪犯,所以至死都没有选择解脱。

《心理大师》的内容虽然囊括了多元的人物,但主要讲述的是心理职业的故事,沈菲、秋灵、乐锦予分别代表了心理学学者的三个方向,沈菲从事临床实践;秋灵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因为疯狂的爱,将自己做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标本;乐锦予从事精神病学研究,也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她的人生经历其实是弗洛伊德、荣格人生经历的映射。

《心理大师》里的心理医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坚定,相反,他们是最变态的,钟毓说,每个人都有心理疾病,这是无法避免的,心灵可以自我修复,但这并不否定心理障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所以沈飞在与秋灵较量时患上心理疾病,秋灵因爱成梯田妖,乐瑾瑜为了研究而解剖人脑,他们或多或少都懂心理学,但都困在自己的心理壁垒里。

身为心理医生却身患精神疾病,是《心理医生》区别于其他心理作品的地方。其中,《心理医生:模仿者》甚至将一名心理医生设定为连环杀手,他虽然是心理医生,但对连环杀手的研究却近乎痴迷,模仿犯罪的绝招更是图腾崇拜,他把别人的生死看得一干二净,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无论善恶,而这种人的心理本身就是扭曲的。

犯罪悬疑题材在欧美、日韩影视市场与奇幻或喜剧题材一样受欢迎。《犯罪心理》已经拍摄了11季,《怪奇物语》是日本连播时间最长的影视剧,《大侦探福尔摩斯》则是老套的福尔摩斯,但有新意。这些剧集紧张刺激、剧情跌宕起伏,吸引了一大批铁杆影迷。这不仅证明了影视剧的质量,也表明了观众对犯罪悬疑题材影视剧的需求。

心理医生能治疗感情问题吗_情感心理医生哪家好_情感类心理医生

虽然我国悬疑题材的市场需求广阔,但为了防止犯罪分子通过影视了解公安机关的侦查技术并进行反侦查,从而增加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分子的难度,我国悬疑影视多年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或者制作水平落后于欧美剧。

是否有必要限制悬疑剧播出,其实是一个矛盾的问题。观众有观剧的自由,可以从影视剧中学习防身方法,而犯罪嫌疑人也可以通过影视剧提高自己的作案手段。这样会有些限制,但如果能在播出前和公安部门协商好,再向公众宣传,或许就能两全其美,让剧情更贴近现实,减少犯罪嫌疑人逃跑的几率。比如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参演的《湄公河行动》,就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过钟毓的《心理大师》的影视改编,就不用考虑嫌疑人是否能学到犯罪经验,或者抗拒调查的能力,因为《心理大师》深入每个人的心理,并没有过多的描写犯罪过程。这种用心理学知识破案的小说、电视剧在国外比较常见,最知名的就是美剧《犯罪心理》,通过分析案件寻找线索,模仿罪犯的心理思维模式,从而推断出罪犯的真实意图,最终发现嫌疑人的下一个作案现场,将其抓捕归案。

堪称小说版的心理学百科全书,影视改编能丰富我国悬疑推理剧发展的思维方式,钟羽真正把心理学融入到推理破案之中,读者不仅可以学到心理学知识,还能体会到与其他悬疑小说不一样的新鲜感,让你了解到一个人的心理是如何形成的,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刺激扭曲的。

每一个行为都有其目的与理由,犯罪行为也不例外,犯罪分子的动机与刻画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才能还原原本的真相。虽然刑侦技术与逻辑推理也能将罪犯绳之以法,但这只是结果,展现给世人的只是人性的黑暗,而无法将犯罪心理完全表达出来。或许,黑色题材之下也有令人心酸、震撼、温暖、感动的故事,心理分析从行为上探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潜意识与本能,将人性矛盾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让观众看到犯罪的根源,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与兴趣。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