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哪找心理医生疏导|心理医生与一般医生的区别,你知道吗?时间:2024-08-04 14:03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心理学家?他们和普通医生有什么不同?成为心理学家需要做哪些准备(如学历、知识等)?他们似乎把心理学家看作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特殊职业者。产生上述认识和看法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人们对心理学这门学科了解太少,因此理解不够。造成对心理学误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心理学家本身已经“神化”了自己,就像算命先生或气功“大师”一样,他们无休止地吹嘘自己,从而给自己蒙上了一层面纱;再加上 “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医生?他们和普通医生有什么不同?成为心理学家需要什么准备(如教育、知识等)?”他们似乎把心理学家视为由特殊材料制成的特殊职业者。 造成上述认识和看法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人们对心理学这门学科了解太少,因而理解不够。造成对心理学误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心理学家自己自命不凡,就像算命先生或气功“大师”一样,无休止地吹嘘自己,给自己戴上一层面纱;另外,心理学家身边还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为他们“托”。 其实,无论谁担任心理学家这个职位,心理学家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他的学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高尚的职业情操和运用心理学规律的技巧,以及他自身修养所赋予的值得信赖、令人信服、可靠的形象和人格。但不管怎样,心理学家也是人,作为人他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悲喜。 至于心理医生所做的工作,和工程师、工程师所做的工作是一样的,他们的设计和修复技术不一定完美,所以没人能指望心理医生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他们经常会犯错,甚至违背基本的行为原则。心理医生也可能有心理冲突、心理障碍,如果他们想死,没人能阻止他们;如果他们得了精神分裂症,他们依然不会承认自己有精神病。 我们这里不再讨论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心理医生,我们想说一下中国心理医生队伍的现状。如果你需要看心理医生,不妨先做个选择,看看哪种类型的医生更适合你。 总体来说,我国的心理学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心理学家,一类是临床心理学家,前者主要包括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学家、教育家等;后者主要从事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研究。 从医学角度看,临床心理学家虽然有这个优势,但无法取代社会心理学家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的社会心理问题远多于医学心理问题。而且临床心理学家掌握的社会心理知识有限,在临床实践中,容易犯生物模型的错误,注重生理感受而忽视社会感受。 很多人在出现心理问题时,不知道该去找什么样的心理医生,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不良现象:大量精神病人向社会心理医生求助,而很多人因为家庭、婚姻、事业、人际等困难,向临床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社会心理医生对心理疾病束手无策,而临床心理医生则会将寻求社会问题咨询的人排除在外。 为什么大家都不能代替他们呢?关键是大家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心理问题,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其实搞清楚这个并不难,只要有一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了。 我们不妨把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顺序排列为:心理问题—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情感危机)—心理失常—心理疾病。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比如,高考焦虑,考试失败后的出路,意想不到的考试失误(危机),社会家庭压力,信心丧失,抑郁、焦虑、厌烦、自卑和自责伴随身体不适,抑郁。在这一系列心理变化中,前几项要及时看社会心理学家,一旦进入后两种状态,就要看临床心理学家。 当今社会变革中,最容易引起心理失衡的事件有:选工作恐慌、调动恐慌、子女教育恐慌、考试升职恐慌、出国恐慌、婚恋恐慌、家庭离婚恐慌、经济恐慌、裁员恐慌等等。 恐慌是一种内在的不安,主要的精神反应是焦虑、悲痛,但这还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在恐慌的情况下,社会心理学家是寻求帮助的最佳人选。医生可以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和行为放松疗法来缓解当事人的心理焦虑,提高其自我恢复力和调节能力,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恢复正常。 如果这种惊恐持续处于一种固定状态(即面对挫折和压力,明知没有必要如此不安,却又无力排解和控制自己),就会进入心理障碍阶段。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人所经历的痛苦太深,以致于部分或全部丧失了自我安慰和自我辩护的能力。它们可能表现为阵发性焦虑(或无名焦虑),或莫名的恐怖,思维或行为出现强迫症,抑郁,以及通过躯体化感觉各个器官不适等。 一旦一个人出现心理障碍,他可能在理智上能够接受社会心理学家的建议与指导,但却无法积极地响应社会心理学家的指令。此时临床心理学家可以根据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例如使用先进的焦虑剂、抑郁剂、抗恐怖及强迫症剂、抗精神病药物,以及精神动力剂和脑激活剂等。 由于这些精神药物具有明显的即刻性和持久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症状,特别是焦虑状态。可以想象,当严重的情绪症状得到抑制后,他们将更容易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疗或行为治疗。遗憾的是,现今临床心理学家面临的门诊压力较大,药物治疗后很难有较长时间做心理咨询与调适工作,这是不能让患者满意的事实。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两类医生的配合,将临床心理手段与社会心理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将对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树立心理学家的崇高职责与完美形象。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