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去哪找心理医生疏导|心理医生分享: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挑战与心理诊疗之路

时间:2025-01-19 14:05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

精神科医生这个职业在中国兴起很晚,人们普遍缺乏自我检查心理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热门职业。

我一开始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我逐渐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参加了医院的心理学课程培训,走上了心理诊疗的道路。

不得不说,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医生确实很难。你的逻辑、洞察力、理解力一定远远超出常人。丰富的社会经验也是精神科医生的一大优势。

在我的这些年职业生涯中,我接触过很多类型的患者,其中最困扰我的就是抑郁患者。抑郁大多可以暂时治愈,但很少能永久治愈。有的人会患上抑郁症很多年,甚至有的抑郁患者直到去世都没有走出抑郁的阴影。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抑郁患者的故事。

有一种人,大多数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为了追求艺术造诣,他们长期沉浸在某些情绪中,如愤怒、悲伤、厌世等。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试图寻找自己想要的灵感。

几年前我就有这样一个“病人”,是一名艺术生。

当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就看出他并没有患抑郁。但进家后,他的母亲不断向我描述他生活中的反常行为,并断定他患有抑郁。我知道如果我贸然下结论说他很健康,她不会相信我。

想了想,我以治疗为由约了他妈妈出去。

当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我通过聊天与他建立了信任关系,并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就是创作艺术作品。

听到这话我有点无语。确实,年轻人不知道悲伤是什么感觉,所以他强迫自己说出来,只是为了写新词。这段时间我和他聊了很多艺术方面的话题。当然,我的中心思想始终围绕着两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中经历的悲欢离合,而不是无缘无故地模仿别人的悲欢离合。 。真实的情感是有影响的。

由于时间有限,我和他的聊天就匆匆结束了。我当着他妈妈的面给了他一些药,但那只是普通的维生素片。

后来,他的母亲多次带他去复查。每次我都会跟他聊聊他最近的生活和艺术创作。当然,为了让他妈妈放心,我每次都会给他开一些“药”。几次下来,他的“病”被“治愈”了。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患者。有的可能缺少家人的陪伴,有的可能认为自己的存在感太低,所以才迈出了这一步。

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_去哪能找心理医生疏导_心理医生的疏导管用吗

这类病人就是我习惯上所说的假性抑郁病人。

抑郁一般分为三个级别,即轻度、中度和重度。轻中度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首先接受心理疏导。但重度抑郁患者一定要配合药物治疗。

我职业生涯中接触到的第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可能做了一些严肃的事情。已经快到夏天了,但他除了眼睛、耳朵、手之外,全身都被遮得严严实实的。

进门后,他并没有直接走向我对面的病人椅子。而是站在那里,快速扫视了一圈,然后“咔哒”一声将门反锁了。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我更加确信他心里有严重的愧疚。

还是老样子,先通过正常的聊天建立信任关系。他说,他曾经是一名大卡车司机,但后来他总是失眠,而且越来越严重。当他到达时,他已经三天没有睡觉了。

在他被诊断出患有严重抑郁后,我更深入地问他为什么感到如此内疚。

起初他拒绝告诉我,但我一再向他表示,精神科医生有义务为病人保密。这时候他才说出原因。两年前,他遭遇车祸,撞倒了一名带着孩子乘坐电车的妇女。

当时他本可以把车停下来,不碾压他,但他想到儿子还没结婚。如果对方残疾了,光是支付高额的治疗费,还不算其他后续的治疗等等,他的家庭就破产了。

想到这里,他踩下了油门。

保险公司支付了大部分赔偿,他没有遭受任何后果。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从那天起,他每天都做噩梦。几个月后,由于严重睡眠不足和担心发生事故,他无奈卖掉了车。

听了这话,我觉得这个人真是可恶至极。两个人的生命,就被他的一个念头碾碎了。

尽管可恨,但他现在是我的病人,我必须帮助他。我给他开了一些助眠药和抑郁药,并嘱咐他按时服用并定期检查。

第二次见到他时,他还是同样的状态,但精神好多了。这次我只是劝他自首,并没有给他开药。我告诉他,这次事故是他生病的原因,除非他坦白,否则没有人能治愈他的病。

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两个月后,他和他的妻子一起来,没有戴帽子和口罩。他看上去精力充沛。

他告诉我他明天会自首。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感谢我,让他明白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活着。他也明白,你可以通过做坏事来欺骗别人,但你永远无法欺骗别人。自己的。

那次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我相信他会投降,我也相信他的病会慢慢好起来。

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_心理医生的疏导管用吗_去哪能找心理医生疏导

人若善,福虽未至,祸已远;人若善,福虽未至,祸已远;人若作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矣。我相信他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

人类的情感就像跷跷板。尽管它们摇摆、振荡,但总有一个平衡点。如果你生活在负面情绪中太多,你很容易失去控制。

哪怕这个人是精神科医生,也不例外。

兰姐通过同事小张找到了我。

我们都是精神科医生,所以我就开门见山地询问她的病因。如果你想解决一件事,就必须找到它的根源。

通过兰姐的描述,我了解到,她在治疗病人时,听到了太多的负面情绪,导致自己的负面情绪与病人的故事产生了共鸣。病人没有被治愈,但他自己却病了。

当失眠、多梦焦虑、厌世的症状出现时,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她自然明白自己患上了抑郁。一开始,她也尝试过自主,但效果并不大。现在她必须依靠药物才能入睡。

我有点困惑。一般来说,精神科医生每周都会开会,通过聊天、互相开导来化解负面情绪。每周清理一下,一般很难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

随后,兰姐表示,她最近正在写论文,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参加周末聚会了。为了写好论文,她经常熬夜编码、上网查资料。

聊完这件事,我心里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原来,她写论文太着急,让自己身心俱疲。人在疲劳的时候,负面情绪必然会增多。另外,她的病人也属于同一类型。结果,当兰姐试图归因并纠正病人的消极想法时,却意外地被病人绕过了。

由于我们是在咖啡厅见面,不方便就诊,我就邀请她来我家。回到家后,我让兰姐坐在沙发上,我则去把窗帘拉上一点,让房间里的光线不那么亮。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给她采用她对病人使用的归因疗法。

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并没有打算一一纠正她的负面想法,而是让她根据自己的情绪去说话。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干涉她的想法。我会口头打断她,除非我觉得可以。另外,我还会打开录音机。

做完这一切后,我让她放松身体,尽可能感受负面情绪,然后说出来。

过程很无聊,兰姐的消极想法无非就是厌世的想法。在她生病之前,她还可以用归因来一一纠正这些想法,但现在她觉得自己是一个病人,所以她失去了对一些负面情绪做出独立判断的能力。

大约五分钟后,兰姐说道:“这个世界不属于我,它囚禁着我,试图让我慢慢死去。”

听了这话,我觉得时机正好,便打断了她的话:“那你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吗?”

兰姐愣了一下,“是的,这个世界上有我的存在。”

我开玩笑地说:你变本事了,世界还没有鄙视你,但你已经开始鄙视世界了。

兰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继续说:“你想想,从小到大,这个世界给了你什么?你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

兰姐想了想,有些犹豫的说道:“这个世界给了我很多,比如生命,比如家人,比如朋友,但我似乎只是索取,而没有思考自己要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

“不,你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你一直在用你的职业回报世界,帮助很多病人摆脱困境。”

兰姐突然恍然大悟地一拍额头,“是啊,我是一名心理医生,我怎么会生病呢?我想用我的职业来帮助更多无助的人。”

见兰姐重新认清了自己的身份,我拿出录音机,一一回放,让兰姐归结为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有信心去帮助更多的人。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坑,绊倒的时候,你爬起来,把泥土填平,然后再继续走。只有这样,下次遇到的时候才不会被绊倒。

大家都知道,抑郁患者的自杀率很高。对于一名精神科医生来说,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病人自杀。

小孟跳楼的消息在我们当地的社区论坛上传开了。

虽然没有清晰的图片,但根据发帖者对地点的描述以及帖子中的评论,我大致断定她就是两年前被我治愈的抑郁患者小孟。

五年前,我的同事林姐介绍小孟来找我治疗,当时她才二十岁出头。经过大约三年的治疗和观察,她的病情稳定下来。

抑郁复发率很高,我当然理解。在我职业生涯的第一天,我继续在精神上建设自己。但小萌是一个很坚强的女孩。一时之间,我不知道该如何消化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如果我观察她的时间长一点,如果这两年我多和她聊天,了解她现在的情况,如果我允许她继续吃药,也许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我还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这时电话响了,是林姐打来的。林姐姐的房子和小孟的房子在同一个单元。她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

“小斋,你听到了吗?”

我说我听到了。

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_心理医生的疏导管用吗_去哪能找心理医生疏导

“确实是小孟,原因还不明……你别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我们都是医生,都知道这种病有复发的机会……”

那天晚上,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病人失眠的痛苦。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三年的治疗过程,从小孟开始接受治疗到最后各项检查都正常。再加上一年多的定期跟踪检查,我仍然无法接受她自杀的事实。

两天后,我接到公安局电话,通知我去公安局协助调查。

负责接待我的是一位老警察,姓王。王警官详细询问了小孟当时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反复与我确认小孟的抑郁是否已经治愈。

我从专业的角度解释说,抑郁确实有复发的可能性。谈到小孟的治疗,我犹豫了一下,告诉王警官,我认为她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

看着王警官若有所思的表情,我隐约感觉这件事恐怕不简单。

“小孟……他不是自杀了吗?”

“此事我们还在调查中,谢谢您的配合,您可以回去了。”王警官正式回答。我很想求他告诉我真相,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那段时间,我承受着两种负面情绪:内疚和自我怀疑。我知道自己应该及时疏导这种情绪,但想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失去了,我觉得痛苦让我的心情更加平静。

直到我再次接到林姐的电话。

“小梦很可能是抑郁复发了,但她复发是有原因的!”

近日,小孟的父母在整理女儿的物品时,无意间打开了女儿的电脑,发现小孟一年来一直在致力于一个抑郁患者聚集的网站,帮助那些正在经历这种痛苦的人。

三个月前,她的QQ号里添加了一位名叫awr的抑郁患者。小孟经常和他聊天,鼓励他坚持走出痛苦,并分享一些自己成功走出抑郁的经历。 AWR还和小萌分享了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文字等。

小孟的父母多年来一直陪伴小孟接受治疗,他们对awr分享的内容充满负面情绪很敏感。他们找到了林姐,想让她确认一下。

“真的有问题吗?”

“是的,在这样的诱导下,小萌的抑郁确实复发了。在她自杀前几天,awr跟她分享了很多厌世的文章。”

听到这个结果,我似乎松了口气,但心里却更加喘不过气来。我突然想到国外的一个案例,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批量诱导抑郁患者自杀。

所以,在这里我奉劝像小孟这样的好心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有底线。如果你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千万不要听信抑郁患者的负面情绪。

同时,不要忽视自己情绪的变化。最好定期约见心理学家进行心理咨询。有些人可能觉得预约精神科医生就像旧病复发一样。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正如我所说,即使是精神科医生也必须定期聚在一起,相互开导,消除负面情绪。

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患者越来越多。大多数人没有财力去看精神科医生,而那些有财力的人却有财力将抑郁视为一种疾病。大多数抑郁患者都是自残、自我折磨和自我宽容。事实上,据我所知,抑郁是有诱因的,这通常是生活中最伤害人的事情。如果实在不想看心理医生,不妨自我疗愈,找到原因,针对那个原因,想办法让自己放开,找到解决办法。多接触社会,多看书,开阔心胸和视野,你的病就会更容易治愈。

抑郁最怕陷入固定思维,进入死胡同,然后真的只会越来越严重。

写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面对抑郁患者。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要把他们视为“疯子”,也不要给予他们过度的关心,因为在他们眼里,那是廉价的同情。如果你不能理解他们,请尝试尊重他们。

我不会因为这种病而责怪任何人。也许你正为今日春风得意,一日尽见长安花。也许有一天,一些挫折会影响到你。所以要善待并以正常的态度对待这种疾病。

文章的最后,希望那些还在遭受抑郁折磨的人们能够成功走出阴影,面对生活的阳光。毕竟,窗外的阳光灿烂,就连一株小草也充满了生机。世界给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又有什么权利不努力生活呢?

-超过-

子宇ps:行业故事文章一般都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为了保证此事的纯洁性,我的原则是绝不在文章中打广告,绝不泄露作者的个人信息(防止别有用心的作者为牟利而投稿)。如果你确实需要帮助,请在你自己的生活中自己解决。这个系列只是为了激励其他人。我希望你能理解。

征文征集:

欢迎各界作者向我投稿。文章格式不限,只要好看就行。一旦采用,将给予数千元的版税。邮件主题:投稿+文章标题,拒绝抄袭。如果稿件太多无法回复,并且十天内没有收到录用通知,您可以将申请转移到其他机构。提交邮箱:

——子玉

往期行业故事(点击链接阅读):

...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