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香港社会动荡对成年人口精神健康的影响及需求上升研究时间:2024-12-22 14:11 医学杂志《柳叶刀》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香港持续的社会动荡可能会影响当地成年人口的心理健康,并可能导致对精神科和社会心理支持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香港“抑郁”了!怎么破呢? ▲香港大学医学院梁卓伟教授 这项研究的共同领导者、香港大学医学院梁卓伟教授近日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的独家专访。梁卓伟说,“10年前的2009年,(疑似抑郁患者的比例)约为2%(1.9%)。直到2019年11月,这个数字增加了五倍,达到11.2%。创伤后应激障碍攀升至据统计,2019 年 11 月,这一比例为 12.8%,这绝对不正常。总体而言,大约五分之一的香港成年人患有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我们的研究。” 记者问道:“您认为这与示威活动有多大关系?示威活动是否会导致疑似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梁朝伟回答:“如果你问我,这是百分百确定吗?不,我不能保证。但除此之外我想不出任何其他原因。作为一名医生和科学家,我不能想想其他的解释,这两者是如此同步,以至于它们在时间上重合,并且平等地影响社会中的每个人,所以我很确定这就是导致我们测量结果发生变化的原因。” 谈及自己所做的研究,梁卓伟表示,无论政治信仰如何,无论支持还是反对这场风暴,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贫富,每个人都会遭受同样的痛苦。梁卓伟说:“我们问他们,会去寻求专业的咨询或建议吗?不到一半的人说会去。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发现人们有自杀意念,即会想伤害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 如此高的比例患有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让梁非常担心。 “我们的医疗或社会护理系统尚未具备处理如此大量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即使在正常情况下,香港也面临着专业人士的短缺。” 《柳叶刀》是一本非常权威的医学杂志。梁卓伟团队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特别直言,除了社会动荡之外,没有其他原因。他非常确定,这就是团队测量结果发生变化的原因。 确实,去年6月以来,暴力示威活动频发并持续升级。一些示威者抱着“招揽炒作”的心态走上街头,暴力破坏城市。他们在扰乱社会秩序、冲击香港经济的同时,也暴露了香港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施永伟 谈及此事,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施永伟悲伤地表示,“现在香港的教育和媒体都存在问题,年轻人每天都在被洗脑,很多年轻人从来没有去过大陆。” “仇恨在哪里?”石荣怀说,他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暑假时经常瞒着家人跑出去。直到父母最终在他的包里找到了防护口罩和铁棍,孩子才终于承认这是3000元的钱。去参加游行吧。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不仅对香港各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也直接造成亲友之间的紧张关系。很多香港人发现,很多好友因为政见不同而互相删掉了好友。而现在,正如梁卓伟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少香港人情绪受到影响,甚至因此患上抑郁。 香港“抑郁”了!怎么破呢? 坐下来坦诚对话,本着让香港变得更美好的心态,而不是炒作。 春节将至,是中国人民团聚的日子,也是家人朋友谈天说地的好时机。持续半年多的“修例风波”,给香港繁荣带来挑战。每个人都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不妨敞开心扉,谈谈如何让香港走出目前的困境。 我相信大多数香港市民都是理性的,不支持暴力。但心里的想法要说出来,沉默的大多数要敢于站出来说话。如果这些声音和行动增多,对于解决当前的困境将非常重要。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智飞 微信编辑|李赛 微信评论 |杨思涵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查看更多外媒资讯>>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