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情感心理医生|企业高管儿子患双相情感障碍,美好家庭面临挑战

时间:2024-09-21 14:04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我是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管,收入稳定,事业顺利,家庭幸福,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然而,这一切美好,却因儿子被确诊患有情感而破灭了。

我一直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他从上幼儿园开始就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进入小学后,他学习上非常有上进心,学习成绩也是班里乃至全校最好的。他还担任班长,组织领导能力很强。校长和老师们都很看好我的儿子。

儿子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被老师选中带队参加比赛,儿子的队伍进入了决赛,胜利在望,却在最后关头败北。这件事对儿子打击很大,他认为是自己当队长的失误,一直心存愧疚。

从那以后,儿子的情绪就开始变了,经常情绪低落,在家里很少说话。我问他怎么了,他也不回答,经常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打游戏。我听老师说,儿子上课经常睡觉,不听课,所以就被免去了班长的职务。

图片来自网络

渐渐地,情况越来越糟,儿子越来越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发脾气,冲着妈妈大喊大叫,好几次把妈妈吓得哭了。我和儿子妈妈都很难过,这么好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我们带儿子去过当地两家医院的精神科,两次都被诊断为“抑郁”,医生开了舍曲林。我们不想他吃太多,就带他去做了心理咨询。通过药物和心理咨询,儿子的情绪确实稳定了一点,但一直反复无常,时好时坏,最后他完全拒绝去做心理咨询。

心理医生情感在线咨询_心理医生情感案例_情感心理医生

后来儿子不但脾气暴躁,还偶尔跟我打架,经常摔东西,我们带着儿子到上海一家著名的精神病医院治疗,医生说儿子的情况很严重,得了情感。

当时我和孩子妈妈都愣住了,我们都没听说过这个病,医生很不耐烦,我们也没来得及详细询问,就出了医院,赶紧在网上查了“情感”的介绍,有资料说这个病几乎终生循环复发,需要持续用药。那一刻,就连平时尽量保持冷静的我也开始失去镇定。

医生给儿子开了情绪稳定药,刚开始儿子情绪稳定了很多,也不再发脾气了。但是吃药一段时间后,副作用开始显现,儿子记忆力明显下降,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成绩更是下降,情绪又变得狂躁起来,每次成绩单出来,他就会大喊大叫,对家人发脾气。

我只好继续寻找治疗方法。我不断地在网上搜索。偶然间,我看到了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情感患者,病情和我儿子很像。他提到,他的病是何日辉医生治愈的,何医生擅长心理干预,他最终停止了所有药物治疗。这给了我希望,我费了好大劲才加了医生助理的微信,预约了面诊。

于是,我带着儿子来到了广州青日心身门诊,这里位于广州最繁华的地段,环境比一般的诊所温馨很多。一走进去,就看到一幅画,上面写着“历尽艰辛,晴天归来”。不知为何,看到这幅画之后,心里踏实了很多,总觉得孩子得病只是磨难,熬过去就没事了。

图片来自网络

心理医生情感案例_心理医生情感在线咨询_情感心理医生

见到医生,医生问我们是先跟儿子单独问诊,还是先跟我单独问诊。儿子一时愣住了,没想到问诊是这样的。最后儿子还是决定先跟医生说,我就去休息室等着。这段时间,我也没太听懂医生和儿子说了什么。过了半个多小时,医生把我一个人叫过去,让我讲讲孩子的成长经历。我挑出重点经历,讲给了医生听。

会诊结束后,医生叫我和儿子一起去,医生说儿子的情况不是情感,而是心理创伤导致的重度抑郁。孩子从小性格就很强势,一直很优秀,很难承受失败的打击。初中比赛的失败,在孩子心里留下了心理创伤,这很可能是孩子患病的原因。

听了医生这么说,我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医生也给我们讲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我们最终决定试试看,来这里治疗。

在等待治疗的时候,医生提醒我要继续服用之前吃的药物,并让我回去看看他公众号上的更多文章,这样可以帮助我了解医生的治疗技术,让我对精神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当时我其实挺紧张的,毕竟还没开始治疗,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儿子整天在家打游戏,我知道不能惹他生气,但还是忍不住跟他吵了几句。幸好医生教我不要太在意孩子的行为问题,治疗后会慢慢好起来,我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两个月后,我开始接受治疗。治疗过程分为认知治疗、创伤修复,然后是处理学习问题、制定明确目标。认知治疗是医生亲自做的。大概做了三次治疗后,医生说是时候进入催眠治疗阶段了,然后就交给医生的爱人了。

说实话,当听说催眠治疗要转给医生的妻子做的时候,我有些疑惑。催眠需要高超的技术,而医生的妻子又不是医学毕业生,她能做催眠吗?对此我心存疑虑,但医生向我解释了我的疑惑。虽然他的妻子不是医学毕业生,但她曾患有严重的抑郁,并凭借自己的理解战胜了疾病。她还自学了心理学,通过了心理咨询的考试。她的经历让她对催眠技术有了更独特的理解。

心理医生情感案例_情感心理医生_心理医生情感在线咨询

我想:不管你有多少理论知识,都不如亲身经历那么真实,于是就把儿子交给了医生的妻子进行催眠。医生的妻子通过催眠找到了儿子的创伤,并进行了修复。创伤修复后,儿子这样描述催眠,“就像从梦中醒来,恍然大悟。”这时,医生建议减少药量,一次半片。我一直对孩子吃的药很担心,毕竟药的副作用很严重。当听到可以减少药量时,我和孩子妈妈都很高兴。

每次孩子做完催眠创伤修复,医生都让我们不要问治疗的事情,只要做好该做的就行。看着儿子一天天好起来,怎么能再挖出那些疼痛的伤疤呢?我和孩子妈妈选择了沉默。

治疗结束时,医生找我和孩子妈妈谈了两次教育问题,我意识到我们对孩子无意识的言行太过严厉,总是拿他和其他孩子比较,督促他做到最好。某种程度上,我们作为父母,也要为孩子追求完美的性格缺陷承担一些责任。

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距离治疗结束已经半年多了,孩子治疗一个月后就回到了学校,情况还不错。刚开始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儿子有点沮丧,但医生及时电话干预,儿子情绪就平静了很多。后来儿子的成绩一分一分的提高,虽然现在想拿第一还是不太可能。

经过这次患病和治疗的经历,我觉得孩子成熟了很多,知道很多事情不能急,需要经过一个阶段,不会那么在意结果。让我感动的是,有时候我和他妈妈忍不住跟他生气,但他不再顶撞,而是说一些安抚的话来缓解气氛。我想这都是治疗的功劳吧!以前我以为只要孩子的病能治好,我们就满足了,没想到经过这次治疗,孩子反而好了,这或许是因祸得福吧!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