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抑郁症心理咨询:长期抑郁患者的特点与应对策略时间:2024-09-02 14:05 本期专家 (注:本案已取得当事人的书面授权,并对其个人信息进行了技术处理) 续《抑郁心理咨询:我为什么不想让抑郁好起来?(下)》 曹恒罹患抑郁已经五年了,这五年间,他接受过多次治疗,病情也反复发作,但始终没有真正的转机。 五年的抑郁让这个曾经英俊的男孩变成了一个无精打采、目光呆滞的男人。 这种矛盾的情绪导致了矛盾的行为:虽然我同意接受治疗,但我并没有积极配合治疗,因此我经常自责,感到深深的无能为力。 长期抑郁患者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在曹恒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1.抑郁症 ◎ 丘吉尔曾说:“我心中的抑郁就像一只黑狗,一有机会它就会咬我,它能夺走人们感受快乐的能力……” 抑郁患者周围都是低落的情绪,经常感觉身心压抑、沉重、不舒服,这种压抑感会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2. 消极认知 他们的天空多半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的,他们普遍贬低自己,质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用消极悲观的信念去解读自己、世界、未来。 3. 失去动力 他们对生活失去主动性,失去兴趣和活力,经常独处、沉默寡言,对社交活动的欲望较少。 这三个特点形成了一个内在的循环: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消极的思维中,他会感到痛苦和绝望。他对未来没有希望,自然就失去了做出积极改善的动力和行动。当没有动力和行动时,就没有实际改善的机会。当情况没有改善时,他们对未来的感知就会变得更加消极和无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调整消极的认知,他们的治疗将非常具有挑战性。 抑郁患者大多敏感、想太多、追求完美,容易对自己失望,对治疗效果习惯性悲观,认为自己已经给予希望、付出努力,但得到的却是挫折与失望,如何承受得起这种落差? 最好还是放弃希望。如果改变是艰难而危险的,那么撤退就是熟悉而安全的。 曹恒这五年的经历,不断强化着这种内在的循环。治疗过程中,他感觉很挣扎、很疲惫,治疗没有进展时,他很焦虑,担心家人难过;感觉好些时,他又会留意,担心情况再次出现。情况再次出现几次后,他就变得麻木,失去了希望。 其实,世界本身并不是黑暗消极的,只是患者戴上了黑暗的滤光片,看不到光明,在滤光片的影响下,患者的各种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出现了偏差。 如果患者能够观察到自己的有色过滤器导致思维出现偏差,并努力自救或寻求帮助,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就能走出抑郁的困境。 郑其娟 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婚姻顾问 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师 儿童心理导师 资深催眠师 心灵治疗师 · 广东省妇联“维权服务站”心理咨询师 广东省心理学会会员 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电台情感专栏特邀心理咨询师 ·广州市基督教女青年会指定心理咨询师 ·《羊城晚报》、《羊城都市报》、《现代育儿周刊》、《都市人·成长》特邀心理专家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