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儿童心理医生|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增长迅速,安定医院住院治疗需等一年

时间:2024-08-07 14:27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在北京安定医院儿科病房,由于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青少年数量迅速增加,住院治疗时间至少需要一年。

撰稿:田栋梁

12月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与行为医学科三个分院同时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开诊第一天,三个分院门诊全部爆满。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严峻挑战。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总体患病率为17.5%。有专家指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性方面,大学生则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症状和抑郁。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北京安定医院儿科病房,由于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青少年数量迅速增加,至少需要住院治疗一年。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七名10-19岁人群中就有一人(14%)患有精神障碍,而这些疾病仍然很大程度上不为人知且得不到治疗。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将主题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护美好未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岱庄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钱丽菊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儿童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但就医率低,有的孩子甚至长期处于社会适应不良状态,不能正常上学,不能维持正常的人际交往。

这也是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国家级骨科医疗中心,在三个院区同时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专科门诊的主要原因。

儿童心理医生_儿童心理医生去哪个医院_儿童心理医生一般怎么收费的

1/3 的患者是儿童青少年

2022年初,李小军主任从北大国际医院引进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心理行为医学科,填补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精神心理科的空白。科室成立近两年,已建立起完善的诊疗体系和专家团队,年收治患者近万例。李小军主任担任北大国际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首任主任,同时也是国家精神疾病中心之一的北大六医院睡眠医学专家组成员。

对于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的缘由,李小军主任表示,他们每天的门诊病人中,有将近1/3是儿童青少年,所以决定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引导儿童青少年更加合理地就医。“很多家长和孩子对精神心理疾病都有一定的羞耻感,如果到精神病医院就诊,抵触情绪会比较大。所以我们适时在三个校区都开设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满足不同城区患者的就医需求。”

据悉,积水潭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主要针对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心理疾病,如多动症、抽动症、抑郁、焦虑、睡眠障碍、不明原因的疼痛、适应障碍、强迫症、进食障碍等提供专业的诊断与评估。出诊专家团队涉及儿童、心理行为医学、营养学、耳鼻咽喉科、小儿骨科、中医科等科室,针对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不同症状进行综合评估诊断。

对于上述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李小军主任表示,他们会详细收集病史,进行心理评估和评价,医生根据孩子的症状和病史描述,结合评估结果进行初步诊断。在治疗方法上,除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物理治疗方法。“我们也在逐步引入一些物理治疗方法,比如经颅磁刺激治疗、直流电刺激治疗等,对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都能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李小军介绍,门诊儿童青少年中70%到80%的患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使用足量的药物进行足够疗程的治疗,以最短的时间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我们会选择适合孩子的药物,安全有效,包括不良反应小,这是医生首先会考虑的。”

儿童心理医生去哪个医院_儿童心理医生一般怎么收费的_儿童心理医生

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李小军主任回忆,以前他在门诊看过的病人症状已经比较严重,不少病人出现幻觉、妄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情绪障碍人群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儿童青少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情绪障碍人群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无论是专科医院的儿科门诊,还是综合医院开设的精神科门诊,儿童的就诊率都比较高。

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因为心理健康问题主动就医,这是一件好事。在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夕,国家卫健委召开了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新闻发布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首席专家郑毅在发布会上表示,心理健康问题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首先影响的就是社会功能,比如拒绝学习、叛逆心理严重、情绪波动剧烈,甚至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或自残行为等。“我觉得这是一个影响终身的大问题,早期干预非常关键。”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儿童的问题

精神心理问题与身体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引起精神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时候单靠医生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

“儿童青少年的一些精神心理问题,并不单纯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也是家庭、教育以及孩子所处整个环境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家校融合’,家长和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了解孩子心理状况的变化,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看待问题,而不是发现问题之后,一味的去责怪孩子。”李小军主任说。

郑毅教授还将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归结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包括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认知、情绪、行为等发展出现偏差,造成适应困难,以及情绪不稳定、抗挫折能力差、心理韧性不足等。外因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造成的压力,如家庭教育方式、学校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同学关系等,以及社会环境,如网络管理、游戏的影响、社会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儿童心理医生去哪个医院_儿童心理医生一般怎么收费的_儿童心理医生

面对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因素,李小军主任坦言,医生能做的只有环境因素。“这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我们也在努力呼吁,利用公众号科普,去学校做心理健康讲座,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诊疗工作中,李小军主任还注重家长的参与,把家长拉入治疗体系,建立治疗联盟。“青少年的孩子叛逆心理比较强,对父母的一些言行举止难以接受。我们也要给予家长指导,告诉他们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这对改善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很有帮助。”

李小军主任非常反对家长一味的否认、责怪孩子。在他的门诊里,厌学的儿童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他指出,很多孩子在学校会面临一些人际交往问题,有的孩子被欺负,甚至被精神控制、PUA,来到医院时,处于一种恐慌、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不愿意或者不敢告诉家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厌学是自己的问题,所以不断否认孩子,有的孩子还会做出自残的行为。

李小军主任在一次出诊中,就遇到一个有自残行为的孩子。一开始,孩子父母在门诊时,孩子不敢回答医生的问题。“我让他父母在外面等着,然后我们聊了40多分钟,孩子尽量表达了自己的经历和困惑,我也清楚了解了他面临的一些问题。后来,我把父母请进来,把孩子的顾虑和担心讲给他们听,我们用了心理干预的方法,用了一些情绪增强药物。大概两到三周的时间,孩子的情绪状态明显好转,也能正常上学了。”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启程建议,中小学生定期接受心理健康检查,家长定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他还建议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今年4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李小军主任表示:“我们日常工作中,基本每天都在解决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