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医生|做有心父母,了解孩子内心世界,让爱恰到好处时间:2024-08-06 14:10 让爱恰到好处 没有一对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结果可能是“天下父母心”,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但往往事与愿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双方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时期,有独特的生命轨迹、行为模式,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表面,更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家长,善于多角度分析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心理,能够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帮助、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对于孩子来说,健康快乐成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因为身体没有疾病并不是健康的真正意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新概念,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如今,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看“心理医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时所处的平和、平静、稳定的状态。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而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其实,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塑性很强,学习能力很强。这个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时期孩子的培养,善于了解和把握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逐步避免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情感往往导致理解、接受、合作的行为效应,而沮丧的心情和消极的情感则导致排斥、拒绝的行为效应。因此,家长的工作就是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有效地帮助孩子消除顾虑,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幼儿期、儿童期还是青少年期,家长都要把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异常。遇到异常情况,不要置之不理、惊慌失措,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这些问题。另外,环境因素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很多家庭因为环境因素导致孩子走上不健康的成长道路。比如在“知识改变命运”口号的影响下,家长“想让孩子成龙”、“想让女儿出人头地”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给孩子增加了巨大的学习和心理压力。同时,由于孩子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社交交往中也容易出现问题。 这时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互动,帮助孩子学会应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让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探索生活和学习的真谛,促进孩子逐渐成熟。 在孩子养育教育问题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适应孩子心理成长发展的要求,善于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而不是批评和责骂。只有不过度宠爱孩子,让孩子学会自立,让孩子在情感、游戏、学习上感受到满足和快乐,孩子才能真正保持心理健康。 时刻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发现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只有这样,才能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让父母对孩子的爱恰到好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