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抑郁症已成常见病,专家呼吁将门诊治疗纳入医保时间:2024-11-17 14:06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每100人中就有近5人患有抑郁症。抑郁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但人们对抑郁的认识和治疗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负担更是难以承受。一些心理健康专家呼吁将抑郁精神疾病的门诊治疗纳入医疗保险。 每 100 人中就有近 5 人抑郁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占总人口的4.2%,总体人群患病率约为4.4%。在广东,抑郁的发病率较高。以深圳为例,数据显示,抑郁发病率达到7.7%。 “这与经济发达地区竞争激烈、社会形态不稳定带来的压力有关。”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教授指出,抑郁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医学界认为长期的压力、不愉快的情绪、应激状态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人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造成神经细胞损伤,神经信号传递系统功能减弱,从而导致抑郁的发作。 在中国,抑郁位居疾病负担第二位,但仍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教授指出,一些抑郁患者无法正常工作,需要他人的照顾。虽然与其他疾病相比死亡率并不高,但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比疾病本身的治疗负担更大。巨大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教授指出,原因是抑郁的高峰年龄在20-60岁左右,而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多为职业人士。健康经济学分析表明,抑郁造成的经济负担主要源于职业功能的损害。抑郁对劳动人民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导致生产力下降、无法完成工作并影响他们对社会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加大。在中国,职业人群逐渐成为抑郁的重灾区。 统计显示,在中国,每年因抑郁造成的缺勤、医疗费用等费用约为494亿元。 患者和医生的治疗目标存在差异 尽管抑郁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但抑郁的识别率、诊断率和治疗缓解率仍然较低。 贾福军教授表示,只有约20%的抑郁症患者接受了干预,只有不到10%的确诊抑郁症患者接受了抑郁治疗或服用药物。延误就诊、擅自停药、因耻辱而不愿看专科医生等不规范治疗现象比比皆是。 关于抑郁治疗的目标,患者和医生之间也存在差异。对514名抑郁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希望在症状、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治愈;然而,近50%符合治愈标准的抑郁患者感觉自己仍未治愈。 抑郁症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认知症状也有类似的改善。贾福军教授指出,很多人只关注抑郁带来的情绪问题,比如兴趣丧失、情绪低落等,但抑郁也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比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信息整合。处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下降等。 许多抑郁症患者抵制药物治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刘铁榜教授介绍,30年前治疗抑郁药物会引起便秘、口干、视力模糊、睡眠过多等副作用。这是因为传统的治疗药物通过增强神经信号传递来改善情绪,但由于其广泛的作用机制,它们也有许多副作用。 “目前已经出现了更纯化的精神药物,比如氢溴酸沃替西汀片,2017年11月刚刚获得CFDA批准在国内上市,专门作用于与抑郁症状相关的传导系统,副作用很大。”减少。 ,也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 专家称一半的精神病床被“浪费” 一方面,抑郁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率较低。专家指出,这与精神药品医保政策有关。 贾福军教授告诉记者,以抑郁为例,由于目前门诊患者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只能住院报销,因此部分住院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出不了院”。 “实际上,急性期恢复后的精神状态,让患者继续住院、与外界环境隔离,并不利于康复。”贾福军教授认为,广州至少有一半的精神病人“不应该继续住院”。住院了。” 刘铁榜教授指出,根据广深数据,深圳此前只有600张精神病人住院床位,刚刚增至800张。广州去年达到6100张,但仍处于上升趋势。很难找到床位。 “两个城市的总人口几乎相同,但区别在于两地的医疗保险政策不同。”据介绍,广州住院精神病人采用按日计费医保报销模式,深圳则采用按次付费模式。 “两种计费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按次计费可以加快床位周转速度,而对于无家可归和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按日计费更适合。据悉,北京住院精神病人医保报销也采用“按天计费”,但与广州每天200元的报销标准相比,北京采用首月700元/天以上的报销标准住院天数及第二个月600元/天以上,按递减顺序排列。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精神卫生规划》提出了将现有抑郁治疗率提高50%的目标。王刚教授还指出,目前抑郁的治疗率仍明显低于其他慢性病。在药品获取和报销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在中国,许多抑郁药物仍然只能报销住院费用。 “为了确保解决抑郁负担所需的基础设施到位,将继续在心理健康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记者 严慧芳)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