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心理咨询匠分享:27 岁图书管理员如何运用森田疗法走出强迫症时间:2024-09-16 14:05 心理咨询带你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喜欢的话就关注我们吧! 文/Lao K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用森田疗法克服强迫症的朋友以及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位朋友今年27岁,刚毕业,从事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他的强迫症症状是恐惧阅读、强迫思维。 大学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人就安排他做图书馆管理员,虽然收入不多,但却有很多的空闲时间。 工作半年左右开始出现焦虑症状,突然有一天发现看书很困难,作为211大学毕业的他,看书能力应该没问题,但为什么看书会觉得困难呢? 其实,有一天他失眠了,主管让他当天负责一个书栏,要他好好管理和推荐。他突然觉得压力很大,很紧张,生怕自己推荐不好。于是他定了一个计划,打算在3天内把那个栏目的书全部看完。 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第二天他产生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万一我看不懂怎么办?万一我听不懂怎么办?” 就是这个想法,让他整天焦虑,无法专心看书,甚至想辞掉工作。 比如,他可以读一页描述故事的内容,虽然他认识每一个字,但他就是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他可以花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阅读它,这非常痛苦。那时,他还不理解焦虑和抑郁。 回家后,他把此事告诉了父母,但父母却无法理解他的处境。 起初父母以为这是他不想工作的借口,但发现儿子回家后变得抑郁,渐渐对平时喜欢吃的食物没了胃口。这时母亲开始担心起来。因为没人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们就这样忍了三个月左右。有一次,他甚至有了不想活下去的念头。把这件事告诉母亲后,两人相拥而泣,于是一起去了医院。 医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他是神经内科的,医生听完之后怀疑他得了抑郁,就建议他去精神科看看,结果第二天他又去了精神科检查,医生诊断是重度强迫症,重度抑郁,开了很多药。 服药约一个月后,抑郁虽然有所缓解,但读书问题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严重,拿起书本读起来思绪万千,根本静不下来。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每天闲着没事干,就到图书馆心理健康板块借了几本如何走出强迫症抑郁书。当时,他发现了一本叫《神经衰弱和强迫症的根治法》的书。他突然觉得自己找到了“圣经”,读完这些书后,他的阅读障碍问题反而有所改善(其实,他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去读这些书的,一时之间忘记了自己的强迫症,情况就好转了)。 他自己也在疑惑,为什么自己看抑郁症的书没问题,一看普通的书就出问题了。 后来他与心理医生讨论了这一现象,心理医生也建议他尝试学习森田疗法。最后,大约半年后,强迫症基本治愈,抑郁也有所改善。 对森田疗法的理解 首先,森田疗法总是打消顺其自然的想法,这是正确的。只要你不纠结于症状,学会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症状就会一点一点地缓解。虽然我在阅读时会有一些胡思乱想,但我并不在意。一段时间后,随着我读得更深入,它们就会自然停止。一旦我纠结于它们,我只会越来越深地陷入其中。 不过这里要强调的是,只有真正顺其自然,症状才会好转。不过,我曾经有过一段“伪顺其自然”的时期,脑子里想着顺其自然,心里却非常抗拒。 后来看到网上好多人都有同样的经历,我的做法是伪顺其自然也有好处,虽然不能祛除症状,但是时间长了,这层窗户纸破了,就真的可以顺其自然了。 如何处理随机想法 一般来说,胡思乱想基本都是因为“追忆过去、忧虑未来”所导致的,所以处理的关键是如何活在当下。 我读了一本书,叫《当下的力量》,其中有一段话非常鼓舞人心: 通常,当下的痛苦是对现状的一种反抗,即对自然的一种无意识的反抗()。从思维的角度看,这种反抗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角度看,它以负面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反抗程度,以及你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艾克哈特·托利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24.5 买 一开始,无论我做什么,我都无法停止胡思乱想。这些想法本质上就像空气一样正常,但我总是抗拒它们,不允许它们存在。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认同这些想法。例如,我甚至相信我可能疯了。 这最终导致我患上了严重的强迫抑郁,甚至差点自杀。 可是突然有一天,当我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索性就冒出一个想法:“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就是这样的”。 没想到,我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虽然症状还在,但那一刻,我感觉轻松了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我们越是抗拒、排斥杂念,就越不是活在当下。当我们允许杂念,允许此刻的一切,我们才是活在当下。 或者说,这才是走出强迫性抑郁正确方法。 关于药物治疗 我吃了抑郁大概几个月,个人觉得这个东西有副作用,但是也有帮助,比如我抑郁的时候,它就帮了我很多,至少我的自杀念头减少了很多。 但同时它也有局限性。我个人觉得它对抑郁有帮助,但强迫它几乎没有用,甚至一度感觉更糟。 (此处已添加圈卡,请前往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与心理成长社区,每天会分享优质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知识,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讨论!) 因此,我对患有强迫症的人的建议是听医生的话。如果你的抑郁很严重,你应该服用药物。但如果这只是一种强迫行为,药物的帮助可能有限。 最后我想说,很多强迫症都是因为过度完美,把世界理想化造成的。我想说,每天生活在图书馆里的我,更容易产生这种“乌托邦”的感觉,所以我辞职了。虽然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我相信,我一定会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理想工作。 ??更多心理疗愈文章,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历: 传统文化为何能治疗抑郁?心理学有此观点! 说到焦虑康复,有时“慢”就是“快” 我曾因焦虑症差点住院半年。康复后,我想告诉你为什么“接受”如此重要 克服焦虑:记住这四个字:“面对、接受、漂浮、等待” 我们都知道,当焦虑抑郁时,接受是很重要的,但很多人做不到。以下是一些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专业测试:心理健康VS心理疾病(含专业心理评估量表) 治愈强迫症、焦虑、抑郁神经症的5个关键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正念冥想方法指南) 心理学说,要减轻痛苦就必须“接受自己”,那么接受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要想走出神经症,森田疗法告诉你,你必须接受它(专业解读) 再来谈谈“顺其自然,做正确的事”。过去焦虑抑郁经历让我有了新的领悟。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