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情感心理医生|土砖家分享正常人走向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路径和逻辑

时间:2024-09-10 14:03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图专家讲情感这个大问题,青年医生讲躁郁症的病因,不如三甲医院的专家权威,有人会嗤之以鼻,我分享的不是大师口中的权威科学,而是我长期临床工作的思考和总结。

我是盐城心理医生张怀丽,从事心理健康临床诊疗和心理教学三十余年,专注于心理康复赋能、心理行为建构、人格矫正重塑、心理咨询专业赋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正常人是如何逐渐患上情感的。

目前关于情感的病因、后果、发病机制等尚无普遍认可的统一表述,存在诸多猜想、假说、理论,但缺乏足够的实证支持。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必要探究躁郁症的发病路径和逻辑,仍然可以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去了解该病的起因、后果、最终的病程及其防治,以便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而生物学方面的原因,比如家族遗传、基因缺陷、神经递质、神经类型等,对研究的要求和条件都比较高,即使发现自己的基因有问题,但对于患者来说,无法改变基因,因此实际意义有限。

作为一名基层精神科医生,我更倾向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更注重知识对患者的实用性,无论理论多么先进,研究成果多么先进,只有服务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对患者才有意义。这里我主要从最贴近患者切身利益的社会心理层面来探讨情感障碍。

心理医生情感在线咨询_情感心理医生_心理医生情感专家

我已经在一线工作三十多年了,从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总结(非双盲对照的学术研究)来看,情感的发生发展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当然还可能包括这里没有提到的其他几个因素:

1. 易感特征

躁郁症患者往往神经系统灵活性较差,对刺激敏感,刺激阈值低,平衡能力差,性格固执甚至有些偏激,处理问题时缺乏心理韧性,很难判断形势、灵活应对。

情感障碍患者中,大部分都是性格阴郁、自我封闭、不爱与人交流、亲密朋友少、思绪复杂、多虑、情商低、常受欺凌、生活无规律。这种性格特征或这种状态,容易发生情感精神障碍,但并不一定会发生,只是代表一种倾向,也可以称为情感易感者。

2. 诱发因素

心理医生情感在线咨询_心理医生情感专家_情感心理医生

患者性格内向敏感,情感交流较少,情绪管理能力较弱,独自承受挫折和委屈,不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个体在环境掌控方面往往处于劣势,每天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烦恼,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和排解能力,负面情绪就会不断积累,当达到一定强度时,个体就有很高的泛滥风险,此时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能引发患者情绪行为的彻底崩溃。

3.症状维护

经历挫折和挫折后,情绪跌入最低谷,如果负面刺激持续存在,抑郁、无助、矛盾、悲伤等负面情感就会蔓延,对身心产生交互作用,导致身心状况进一步恶化,抑郁加重,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一个人不会甘于轻易地被环境所左右,必然会反复挣扎、抗争,甚至会采取逆向心理防御,由抑郁状态转为兴奋状态,想象自己变得强大无所不能,精神抖擞,干劲十足,信心满满,甚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表现出“狂躁”行为。

4.重复该循环。

心理医生情感专家_情感心理医生_心理医生情感在线咨询

情感障碍表现为抑郁和躁狂交替出现,有的患者交替较为明显,有的患者则交替不明显;有的患者以抑郁为主要症状,躁狂症状不突出,有的患者则相反。

每个人都想掌控自己的命运,但现实往往恰恰相反。个人能掌控的部分非常有限,环境往往对个人影响巨大。患者在经过虚幻而无效的挣扎后,发现自己依然身陷同一个深坑,无法自拔,什么都无法改变,难免会再次陷入抑郁。

长期以来,随着生存环境的波动,患者在苦苦挣扎与挣扎、绝望无助中躺下之间循环往复,构成了躁郁症的周期性波动。

虽然情感的成因复杂,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路径去探究躁郁症的成因和后果。即使没有实验室的研究数据,没有难以理解的新概念,我们以人为本,从人的情感、人性需求、自我价值、发展需求等角度去探讨情感问题。这样会更贴近躁郁症患者深邃的内心,比深奥复杂的抽象理论更接地气,让普罗大众看到、了解情感这个“严重精神障碍”背后的故事!

盐城心理咨询师张怀利是一位富有爱心的精神医学和心理学专家,专注于心理康复赋能、心理行为建构、人格矫治重塑、心理咨询专业赋能等研究。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