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2015 年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更新:寻求合适药物控制症状并预防复发时间:2024-09-08 14:01 双相情感障碍因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程复杂、易误诊、治疗困难而受到广泛关注。即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率仍然很高,并常常发展为慢性情感精神疾病,给患者带来显著的精神困扰和功能损害。该类慢性精神疾病带来的临床挑战不仅包括及时有效治疗急性轻躁狂/躁狂、双相抑郁及混合发作,还包括有效预防复发和全面促进功能康复。 因此寻求合适的药物控制轻躁狂/躁狂和/或抑郁症状、防止复发是降低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2015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更新了《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国内学者王作伟、陈军、杨海晨、马彦涛、刘铁邦、余欣、方轶如等总结了新版指南中对双相情感障碍评估和管理的建议。原文于3月31日在线发表。 新版《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中的药物治疗建议(点击看放大图) 2018年3月,加拿大心境与焦虑治疗网络( Mood and ,简称DSM-5)和国际双相情感障碍学会( for 情感 ,简称ISBD)更新发布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管理指南。本文是该指南自2005年发布以来的第四次重大更新。本次更新的八个重点为:1.基于DSM-5对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和治疗的变化 2.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3.提高治疗证据分类的准确性 4.基于疗效、安全性、耐受性和药物选择的治疗建议 5.一线和二线治疗建议的分类 6.讨论现有的治疗争议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7.增加“无具体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部分 8.引入慢性病管理模式 躁狂症患者激动症状的药物选择(2018/ISBD 双相情感障碍指南) 躁狂发作急性治疗的一线和二线药物推荐,同类别药物优先考虑(2018/ISBD 双相情感障碍指南) 双相抑郁治疗的一线和二线药物推荐,排名靠前的药物具有更高的优先级(2018/ISBD 双相情感障碍指南) 绿色符号代表积极证据水平: :1级积极证据; :2级积极证据; :3级积极证据; :4 级积极证据。 红色符号代表负面证据水平: :1级负面证据; :2 级负面证据; :3级负面证据; :4 级负面证据。 方框符号代表安全/公差/极性转换: :对药物选择的影响非常有限; :对药物选择影响不大; :对药物选择有一定影响; :对药物选择有显著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