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儿童心理医生|如何帮助品学双差的学生矫正自卑心理并树立信心

时间:2024-09-05 14:03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孩子自卑感的八种治疗方法

有些学生品学兼优,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学习困难,而学习困难往往是自身自卑心理造成的。纠正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是帮助孩子进步的关键。那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方法

瓦隆认为,儿童心理学自始便采用观察法,也正是依靠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观察法是客观方法,但也很容易夹杂主观因素。为了描述全面准确,观察时必须有选择性,同时必须有一个“参照系”,即那些能够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体系来解释和匹配的现象。此外,他还要求观察者掌握一个重要原则:方法必须与观点相结合。只有有了正确的观点,才能保证方法正确,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2. 实验方法

瓦隆认为实验方法不宜用在三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因为实验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观察方法。为了观察而改变儿童生活的自然条件,会使儿童心理发生非自然的变化,这无疑不会产生正确的结果。他认为,有些实验可以不变对象,只改变观察工具。这就是把观察方法和自然方法结合起来,即自然实验方法。

3.临床方法

瓦隆指出,在处理精神疾病儿童时,临床方法可以根据结果推断原因;通过研究病理儿童的某些典型行为,可以了解其心理活动或功能的发展速度。临床方法有助于诊断发育异常的儿童,预测他们能适应什么样的生活,对指导发育正常的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也有重要意义。

4. 测试的统计方法

瓦隆认为,数量统计虽然有局限性,但还是可以运用的。在统计任何心理特征的数量时,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必须仔细观察。如进行智力测验,测验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儿童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这就需要用统计方法来弥补测验方法的不足,进行一定的验证和修正。在瓦隆看来,测验和统计方法对分析个体的心理特征也许会作出一些贡献,但对于全面地表达一个人的心理整体却无能为力。需要指出的是,瓦隆研究方法的特点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统领他的方法的观点,即在运用研究方法时,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现实不断形成和变化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客观现实的本质。因此,瓦隆坚决反对将儿童与其周围环境脱离来进行研究,也反对阿·比纳提出的“发展阶梯”理论和只从智力和纯数量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做法。

儿童心理医生一般怎么收费的_心理医生儿童医院_儿童心理医生

2. 孩子智力的80%在8岁前完成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近千人进行跟踪观察发现,五岁之前是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

他假定,如果把17岁时达到的平均智力水平视为100%,那么50%的智力是在出生到4岁之间获得的;30%的智力是在4到8岁之间获得的;而剩下的20%的智力则是在8到17岁之间获得的。

虽然对这一假说还存在争议,但人们一致认为,从出生到8岁这段时期是人类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他们认为,婴儿期和幼儿期是儿童对外界刺激接受能力最强、大脑神经连接最容易形成的时期。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也认为:4岁前是儿童视觉形象和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5岁是儿童掌握数字概念的最佳时期;5~6岁是儿童丰富口语词汇的最佳时期;7岁是儿童道德品格形成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在这些关键时期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孩子自卑感的八种治疗方法

自尊心低的孩子说话时通常犹豫不决,走路时胆怯。你可以从他们说话的音量和走路的姿势开始,改变他们的心态。

语言暗示法: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此,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你很聪明”、“你能行”等语言给孩子打气,或者让孩子每天上学前读几遍,经过语言暗示后再满怀信心地去上学。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的时候,就让他们在脑海里想象完成任务时的胜利场景,这种白日梦式的排练胜利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

要发挥孩子的长处,消除孩子的自卑感,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优势,给孩子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的关键。

为成功存钱消除孩子的自卑感,为了让他活在成功的经验里,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他建立成功档案,记录下每一次的成功和进步,哪怕是很小的一点,一点一点积累,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这样会让他有信心克服困难。

儿童心理医生_心理医生儿童医院_儿童心理医生一般怎么收费的

洗去阴影法 失败的阴影是自卑心理的温床,及时洗去失败的阴影是克服自卑心理、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去失败阴影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父母要帮助孩子把失败看成是学习的机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汲取经验;二是彻底忘记,父母要帮助孩子有意忘记那些不愉快、痛苦的事情,或者用成功的经验去抵消失败的阴影。

对于“嫉妒别人的优点,羞于自己的缺点”的孩子来说,采用选择别人的缺点作为比较对象的逆向比较法,在消除自卑心理、实现心理平衡方面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落后的孩子,最好让他们适当降低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而不是光说不练。当目标变小、变具体时,就更容易实现。这样,孩子往往会有成就感,进步也更快。

4.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抓住关键期,解决孩子心理问题

在王晖看来,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面临两大心理问题:一是学习问题;二是沟通问题。解决孩子心理问题必须在关键时期内完成。“如今母亲的生育年龄普遍较高,剖腹产的概率较高,母乳喂养的概率较低,祖父母抚养孩子的现象更为普遍。缺乏规则意识导致的心理问题相对集中。”

王晖介绍,注意力缺失问题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约占全国学生的5%至6%,全国有1500万至2000万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相当于平均每个班就有一至两名儿童。此外,家庭教育方式导致的心理疾病也不容忽视。在全国范围内,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

在上海,由于生存压力大、父母工作忙,祖父母代养育问题更加突出。四至六岁之间的幼儿园时期,是孩子形成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规则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也会导致孩子入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容易引发自私、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强等一系列问题。

“二胎政策”后,更应关注长子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已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不少独生子女可能面临情感缺失。对此,许静特别提醒二胎家长,要特别关注老大的情感问题。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非常值得关注,在家庭中,孩子也处于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独生子女在0到6岁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可以练习如何与同龄人交往,到了上学的时候,他们会很难与同龄人交往。其实,二胎政策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但从情感上来说,有些孩子在成为哥哥姐姐之后,可能会觉得父母的爱被弟弟妹妹剥夺了,会感到失落。如果父母能理性思考孩子遇到的问题,多子女家庭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5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儿童心理医生一般怎么收费的_心理医生儿童医院_儿童心理医生

1.智力发育正常。

智力正常是指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2.情绪稳定。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体验乐观、满足等积极情绪方面具有优势,虽然也会经历悲伤、迷茫、失败、沮丧等消极情绪,但不会持续太久,能够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3.能正确认识自己。

充分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努力使自己更加完美。能发扬自己的长处,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自觉努力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

4.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人际关系积极良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能以友善、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在别人面前真诚坦率,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群体中有较高的威望,生活充实。

5、性格稳定、协调。

人格又称个体特质,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能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性格倾向和性格心理特征。

6.热爱生活。

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能深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会因遭遇挫折和失败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策略,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