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抑郁|弥散性抑郁情绪:生活艰难,我们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4-08-30 14:07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作者 | 天涯

这段时间,好像有一种弥漫性的抑郁蔓延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过去我可能会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或者方法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但最近,在经历了这种弥漫性、偶发性、无法控制的抑郁后,

我发现

这或许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它更需要的不是“解决”,而是“允许”。

要了解我为什么这么说,请阅读今天的文章。

今天抑郁吗?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

某一刻,我突然被一种强烈的绝望和无助感所淹没:

“生活太艰难了,我过得很艰难……”

随后整个人开始变得消极,悲观,对未来感到没有希望。

说实话,我最近时不时就会陷入这种弥漫性的抑郁

有时,这只是一个小挫折:

比如你给朋友发消息,对方很久没有回复;

例如,如果你赶去开会但却找不到车……

有时,根本没有挫折:

例如,我白天刚刚和朋友一起吃饭,大家都聊得很开心。

但到了晚上,当大家都睡着了,情绪又回来了……

我以为——

因为我现实中的成功还不够,事业上的成就平平,收入也只是一般,所以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然而,当我采访一些住别墅、开公司的成功人士时,我发现他们往往都有类似的感受:

“生活真的很艰难。有时我深夜会崩溃,真的想放弃一切,结束一切。”

我以为——

因为我本身就具有高敏感型性格的一些特征,对情绪过于敏感,导致我容易变得焦虑和悲观。

然而,当我询问身边一些看似无忧无虑的乐观主义者时,他们也和我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当你置身于人群之中时,一切都显得美好,但当你孤身一人时,你常常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那是:

这种“生活艰难困苦,对未来感到绝望”的抑郁——

它不是一个人特有的感情,也不是一群人特有的感情;

这是一种弥漫的、共同的情感,每个人心中都会时不时地冒出来。

是的,生活很艰难。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记得前段时间,抑郁的话题再一次被热议。

在微信文章《有难是正常的》中,李松炜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

如果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抑郁带来的苦恼,那就只有一句话:

承认这一点很难。

为什么很难?

李松炜老师讲解:

抑郁并不是单一的疾病;同一个人可能会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

抑郁_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表现_抑郁症状有哪些表现

它可能始于情绪抑郁,接着是抑郁发作,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服药和住院治疗。

但并不能保证这种药能治愈疾病——

这种药物必须服用一段时间才会起效,但对某些病人可能无效,所以你必须冒险。

医生还应根据患者治疗后的实际反应,不断审查和优化用药方案。

如果他幸运的话,他最终会在疗效和副作用之间找到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平衡点。

但这还没有结束——

即使药物缓解了抑郁发作,也不意味着问题得到了解决,接下来你还得面对复发。

患者必须学会坚韧不拔,并意识到可能每天出现的负面情绪。

并学会从中判断:这是对生活事件的正常反应,还是抑郁复发的征兆?”

是的,抑郁很严重。

因为它充满着不确定性、不可控性,还有随时复发的可能。

然而,李松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能够平静接受抑郁复发的人,复发的可能性较小;

因为他们承认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们愿意对自己更好一些。

对于抑郁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于生活来说,不也同样如此吗?

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不可控性,以及随时发生变化的可能。

或许,当我们承认生活很难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坦然地接受各种生活变化,减少抑郁带来的苦恼。

生活艰难,允许自己失败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生活是艰难的,我们可能会对生活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例如:

一旦设定了目标,就应该迅速实现它;

遇到问题,就应该迅速解决;

如果你陷入困境,你应该迅速摆脱它......

一旦事情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很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好,这是不对的。

肯定是我自己做的不够好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真是个可怜虫,注定一事无成……

长期的自我谴责、自我攻击,往往使人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等抑郁情绪,甚至发展成为抑郁

此时我们最需要做的是承认:

生活真的很艰难。

实现目标难,解决问题难,走出困境难,实现所有目标更难。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个月的事。

哪怕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全部完成。

并不是我们做得不好,也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它真的很复杂。

它有多复杂?

它太复杂了,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捷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去探索,看看最终会走到哪里;

如果实在走不动了,就躺在原地,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休息够了之后,站起来继续探索……

承认生活很艰难——

虽然看上去很被动、很无力,但是它有一个好处:

抑郁_抑郁症状有哪些表现_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表现

它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困难,减少不必要的情感消耗。

我们不再需要因为无法做某事或无法取得某个结果而责怪自己。

别责怪自己,这份困难只是生活本身的困难;

如果这时候我们责怪自己,困难的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

其实事情确实很难、很复杂,做不成也很正常,我们没有错。

如果你做到了,那真是一个奇迹。

上周,我和我的朋友小莉一起吃饭。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已经三年多没见面了。

经过详细的聊天,我得知她这三年过得很艰难。

她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位男士,两人互相感觉很好,所以很快就结婚了。

婚后不久,丈夫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手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由于手术后遗症,丈夫身体机能下降,无法全职工作;

与此同时,他的性情也大变,经常情绪失控,甚至无缘无故地辱骂小丽。

小丽告诉我:

这三年来她所受的苦,比她从小到大所受的苦还要多;

不只是多一点点,而是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关系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在她人生最迷茫、最无望的时候,她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也不知道未来在何方。

每天生活的唯一动力是:

早上奖励自己一杯果味咖啡,奖励自己度过艰难的昨天。

回顾这些年的历程,小莉不禁感叹:

“两年前,在他状态最差、我最无助的时候,我真的想过死去,结束这一切;

但现在看到他的身体逐渐好转,脾气也逐渐稳定,我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问小丽。

“我也没强求,有时候实在忍受不了,就回父母家住一段时间。就算他分开期间有什么问题,我也不会责怪自己,因为我已经尽力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小丽回答道。

是啊,生活已经这么难了,没必要对自己要求那么多。

做不到,是常态;

如果你能做到,那真是一个奇迹。

没有奇迹,生活仍会继续

当然,承认生活艰难、允许自己失败,并不是鼓励你躺下或放弃;

它更像是在倡导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间的无常和人生的酸甜苦辣、得失得失。

上个月的香港书展上,作家余华谈到了《活着》的主人公许福贵:

他年少时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屡教不改,只得带着女儿和未出生的孩子离他而去。

当晚,福贵失去了所有家产,把父亲气死了,还和生病的母亲住在破旧的房子里。

一年后,妻子带着女儿和刚出生的儿子回了家,福贵靠表演皮影戏为生。

但好景不长,内战时期,福贵意外被国民党抓获并被迫当劳工,被迫与家人分离。

几经周折,他终于回到家,却发现母亲已遗憾地去世,女儿也因高烧而变得哑巴。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但是儿子在学校却出了意外,因献血过多而意外死亡。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表现_抑郁症状有哪些表现_抑郁

多年后,女儿嫁给了一名工人,但在生儿子时却突发大出血,经抢救无效去世……

按照世俗的标准来看,徐福贵的一生平庸,不断经历着各种损失,实在是太过悲惨了。

但余华却说:

“很多人说福贵是一个悲剧人物,我不这么认为!

因为福贵正用幸福的语气讲述着自己悲惨的人生——

他说他有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妻子,两个最好的孩子,他的一生没有遗憾。

为什么福贵生活得很痛苦,却感觉很快乐呢?

因为他有能力承认痛苦并哀悼损失。

这部小说有一个戏剧性的情节——

福贵的女儿在分娩时大出血。

本来,一位教授可以救她一命,但因为她饿得太久,一口吃了七个馒头,被噎住了,所以错过了救命的机会。

这是一场充满遗憾的悲剧。

但当福贵带着家人去给女儿扫墓的时候,他却讲到了这件事:

“从此以后,教授就不敢吃馒头,甚至不敢吃面条,每顿饭都只吃米饭。”

众人忍不住笑道:“米比面贵多了,他的生活成本高啊。”

这显然是一场悲剧,但每个人都在笑。

这是什么意思?

这意味着他们已经为痛苦和损失完成了哀悼。

当哀悼的这一部分没有完成的时候,一个人的心理能量就可能停留在无法得到或者已经失去的人和事上,而被悲伤和抑郁所淹没;

当哀悼的这一部分完成后,一个人的心理能量就会得到解放,他们就能够从悲伤中抽身,把注意力重新放到自己曾经拥有或得到的东西上。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痛苦和失落,他的父亲、母亲、儿子和女儿都去世了,这其实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

但当他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他能够平静地谈论死亡,这表明他内心有爱,有回忆,有感受到幸福的能力。

感觉怎么样?

可能有点难过,父亲和母亲,儿子和女儿都没了;

也许还有些幽默,夺走女儿生命的意外事件很有戏剧性;

您可能还会有些害怕,担心突发的痛苦事件会再次发生;

甚至可能还有点温暖,因为回忆还在,爱还在,思念还在……

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

它并不完美,也不完整,但它足够真实,足够复杂,不是吗?

既然这样,就别太苛责自己了,当下过得不好也没关系,平凡的生活也没关系。

毕竟活着不容易,但活着就已经很伟大了。

“阅读”+“转发”让情绪流动起来,拥抱生活的现实与力量?

天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广州市心理学会三级心理咨询,自我心理学长期学员。

?吴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精心挑选300+顾问

保密性:严格遵守保护隐私的原则

口碑:十年老品牌,数万访客信赖

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接受复杂而真实的自我

在专业指导下表达和治疗

▼▼▼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