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心理医生|了解性单恋者:为何他们对喜欢自己的人失去兴趣?时间:2024-08-24 14:07 有些人对不喜欢自己的人,能保持热情,表达深情,但当对方转过身来开始喜欢自己时,就会失去兴趣,感到莫名的被拒绝和厌烦,甚至想立刻退缩、逃离。 不了解情况的人会把他们定义为“虚伪”“演戏”,甚至是“贱人”“渣男”,但事实上,如果他们真的不是故意玩弄感情,而是自然的生理心理反应,那么很有可能他们只是“性取向一夫一妻制”。 1.我辜负了爱我的人。难道我不是个好女孩吗? 辜负一个你曾经爱过、现在也爱你的人,从通俗意义上来说,可能显得有些夸张,但如果你不是针对这个人,在感情中一直都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可能“性单相思”,他也是这段感情的“受害者”。 单恋是一个有些陌生的名词,科学的解释是:它是一种性取向,指的是“一个人暗恋着某个人,却又不想得到情感回应(这种人的爱情情结可能会受到对方情感反应的影响而消失”)。 简单来说,他们渴望爱情却得不到,他们不希望爱情得到回报,他们纯粹单方面沉浸在自我放纵的爱情中,他们不需要甚至讨厌双向的互动和任何积极的反馈。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对与错”、“应该与不应该”这样的标准去评判单恋者的行为,因为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要伤害别人,他们内心的一切波动都是没有目的的,都是自然而然的。 哪怕他们喜欢的人不断表示拒绝、冷漠,他们也会一直默默地爱下去直到永远。 2、“性取向男女皆宜者”的特点,看看你是否有这种倾向? 很多人之前没有接触过心理学,对自己不够了解,所以不知道“单恋”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就会盲目地给自己贴上“渣男”“贱女人”“你活该孤独一人”等标签。 原来,性单恋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自我否定,如果一直陷入愧疚、自责的痛苦中,只会离正常的幸福越来越远。 我们先来看看“性一夫一妻制”对待感情的心理变化: … 这是性单相思者的内心独白,他们有点像河边钓鱼的人,他们享受追逐和等待的过程,但一旦鱼上钩,他们就瞬间失去兴趣,想立刻放生。 尽管单恋的人看起来有点反复无常,但他们与反复无常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不会不忠。即使这个人从喜欢变成了不忠,他们仍会对一个永远不会成为潜在爱人的人产生持久的关注和感情。如果他开始讨厌某人,他会立即将厌恶调整为对他的渴望和喜欢。 也就是说,他们只喜欢不喜欢自己的人,只愿意与对自己没兴趣的人交往。 3. “单恋”背后的悲伤故事 一个总是在心里默默说“请不要喜欢我,否则我真的会恨你”的性单相思的人,难道不缺少爱吗? 答案是“不”。大多数性生活得不到回报的人背后,都有一颗极度缺爱、自卑、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心。 (1)缺乏爱和不安全感 对于性生活不投入的人来说,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习惯于采取这种回避模式,其实这跟他们幼年时期与父母建立的依恋类型有关,这种依恋类型主要对应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在早期忽视了对孩子的照顾,对孩子的哭闹缺乏关注和及时回应,导致孩子产生矛盾心理,虽然渴望父母的关注,但当父母给予安慰时,孩子却会逃避。这种行为模式一直延续到成年,对喜欢的人可以倾诉心声,但当对方爱自己时,孩子又会迅速逃离。 每个人对于爱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人从小就被父母当成掌上明珠,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他们感觉到满满的爱和安全感,因此在感情中会很主动,不会畏惧,也更愿意付出行动,有勇气去爱与被爱。 但有些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父母的缺失关爱、破碎的家庭,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爱,缺乏安全感,特别害怕受到伤害,所以会本能地拒绝、抵抗那些主动接近自己的人,以此来保护自己不被抛弃、被忽视。 因此,性单恋者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状态:“邂逅爱情—逃离爱情—安全区”。 (2)自尊心低下、自我否定和自我厌恶 单恋的人心里通常都住着一只丑小鸭,即使长得好看,身材好,工作能力强,但骨子里的极度自卑感总会让他们觉得“我不够好”,“我很糟糕”,“我是个烂人”,“我不值得被爱”。 当他喜欢的人把目光投向他的时候,他就会用怀疑和失望的眼光看着对方,觉得这个人眼光太短浅,竟然会喜欢上他这样的人。 极度自我厌恶的人,不是无法爱上别人,而是无法爱上自己。 产生这种自卑感和自我厌恶感的人,通常在成长过程中曾经遭受过严重的打击和自尊心受损,比如父母长期的打人教育,或者身材长相受到同龄孩子的嘲笑、羞辱等。如果从小没有培养起自我价值感,即便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优秀,也依然会贬低、看不起自己。 毕竟,如果你对一个爱你的人感到厌恶,那可能不是因为你真的讨厌对方,而是因为你讨厌站在他们身后的自己。 (3)拒绝和害怕亲密关系 有些人对于亲密关系只有幻想,就像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梦境,梦里一切都是纯粹的玛丽苏童话,然而只要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排斥,尤其是想到他喜欢你,会触碰你,自然会让你想到肮脏的、性的、邪恶的东西。 其实这和孩子早年对性和爱的错误认识有关,可能是父母强化了错误的性知识,也可能是孩子在这方面受到过心理创伤,也可能是父母之间感情不和,带来了孩子对亲密关系的负面印象。 简而言之,对亲密关系的拒绝会导致性单相思者无法接受异性的追求。 (4)感受爱的不同方式 一个在性方面得不到回报的人并不会因为单恋而感到痛苦,因为他喜欢并且习惯了这种情感模式,可以自由地开始和结束只属于一个人的爱情。 他们觉得追求爱情比相爱要容易得多、轻松得多、愉快得多。 性得不到回报的人,并不是对爱情付出得少,也不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相反,他们会付出自己的全部,享受追求爱情的过程,这样会感觉很幸福,但前提是对方永远拒绝,永远不回应。 所以我们不能说这些人虚伪或自私,因为他们没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他们就像打单人棒球一样,只要把球击出,不需要球反弹回来。他们只是享受人类的表演。 4、如果你恰好是一个“性取向一夫一妻制”的人,遇到喜欢的人该怎么办? (1)放下羞耻感,告诉自己“你没有做错什么”。 得不到回报的人,总是以羞辱的态度对待喜欢自己的人,无法给予对方同样的爱,所以会不自觉地骂自己“我是贱人吗?” 其实,能够向自己问问题的孩子,都是善良的孩子,他们应该被世界温柔以待。 (2)学会接受自己。这是爱自己的开始。 性生活不和谐的人无法感受到双向的爱,只能单向表达爱。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这是事实。 改变并不容易,既然通过以上内容了解了自己,就应该试着接受自己,而不是质疑自己、讨厌自己。 这世上有很多种性取向,我们不能保证所有人都会接受我们,但至少要确保我们自己能接受自己,这是爱自己的开始。 正如张国荣在《我》这首歌里唱的,“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是的,你就是这样的,虽然你与众不同,但你同样值得被爱被尊重! (3)如果你想追求爱情,那么你就可以享受单恋的幸福。 没有人规定“我喜欢对方,对方喜欢我,我们就要相爱”,更何况性单恋者在被别人喜欢的那一刻就会放弃,所以如果你渴望追求爱情,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求爱情,享受属于你的单恋幸福吧。 给喜欢单恋的人的建议:如果不想让自己有愧疚感,不想对喜欢的人失去兴趣,就不要主动搭讪,不要去撩人,保持正常的友情,默默的关心对方,给对方最合适的爱,这样负担会小一点。 (4)每天发现自己的优点,寻找自我认同感 我们之前说过,部分单恋的人可能会因为原生家庭等原因,产生极度自卑、自残、自我厌恶的心理,而自我救赎的关键或许是找到自我认同,比如每天练习自我赞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在工作、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优势…… 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自己的优点,学会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美。 当你彻底爱上自己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再对喜欢自己的人感到莫名的失望和厌恶。 (5)提前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对方,取得对方的理解,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单恋”的处境,但现在你已经学到了很多。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人,而他也可能喜欢你,你不妨在一切开始之前就告诉他。另一个人,让他真正了解你。 这样,就算有一天他向你表白,你拒绝了,至少也能获得一点理解,减轻很多心理负担。 (6)避免亲密接触,从牵手开始 有些单恋者对性和爱的理解完全错误,有的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当单恋变成被爱时,他们想到的是“亲密接触”,然后是“性”。看到这些场景,我感到很恶心。 这种对亲密接触的天生厌恶,使得性生活单相思的人无法长久地真正爱上一个人,而只能徘徊在不温不火的关系中。 因此,如果身边有你心仪的人,不妨先从牵手、触脸颊等亲密小动作开始,一点一点地尝试身体上的亲密接触,逐渐消除内心的恐惧与消极心态。 (7)咨询心理学家,找到内心深处的恐惧,打开它,并解决它。 其实,每个人“单恋”的情况都不一样,有时候深埋在内心深处的伤痛,很难靠一两句建议就能轻易解决。 当你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困惑、迷茫、痛苦,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时,不妨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咨询进行心理治疗,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看到它、挖掘它、解决它,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非暴力沟通:性别》一书译者,大连市心理学会会员,34岁,已婚有子女,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