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医生|富二代蛤蟆先生抑郁后,如何通过心理咨询实现自我蜕变?时间:2024-08-24 14:06 蟾蜍先生是个不吃天鹅肉的好蟾蜍,富二代,好男人,别人眼里的他温文儒雅,住豪宅,开跑车,当学校主任,不抽烟,不泡妞,偶尔尝尝酒,生活过得自由自在,快快乐乐。 俗话说“世间万物皆有怨气”。蟾蜍先生最近因为一些变故,心情越来越抑郁,开始失眠、酗酒、不打扮,整天窝在沙发上,把自己弄得邋遢不堪,半夜会痛哭流涕,听一千个伤心的理由,仿佛掉进了万丈深渊,成了井底的青蛙。蟾蜍先生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心理咨询苍鹭,在苍鹭的引导下,他开始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10次心理咨询,就像人生的阶梯,让他从井底一步步往上爬,最终实现自我蜕变,成为更受欢迎的青蛙王子。 《蟾蜍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听起来像是一本儿童读物,其实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成人心灵疗愈书籍。在阅读过程中,你可以跟随蟾蜍先生探索情绪的根源,体验咨询的细节,完成一次自我疗愈。 为了方便记忆,我用数字“1 2 3 4”概括了本书的重点,即: 1 前提条件。改变的唯一前提条件是认识自己。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帮助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2、每个人都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徘徊,真正强大的人,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人。 3种状态。每个人都有孩子、父母、成人的状态,三位一体。成年人之所以痛苦,正是因为没有处于成人状态。 4个坐标。人生有四个坐标,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第 1 部分——1 前提条件 改变的唯一前提是认识自己。这世上唯一能帮助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蟾蜍先生第一次拜访苍鹭时,苍鹭直接问道:“你今天感觉如何?”蟾蜍先生脱口而出:“很好,谢谢。”尽管他身体不好,但习惯告诉他我应该这样回答。为什么我会有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呢? 因为从小我们就被大人教导,流露出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是无能和懦弱的表现,会被人讨厌、惹恼。所以我们学会了欺骗自己,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仿佛只有这样大人才能快乐,我们才不会受到伤害。所以,当苍鹭让蟾蜍先生描述他的真实感受时,他一时之间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有什么情绪。 当蟾蜍说“我是一个从不生气的人”时,苍鹭看穿了他给自己制造的假象。蟾蜍意识到,不是他从不生气,而是他选择用另一种方式生气。当蟾蜍说“我很好”时,苍鹭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悲伤和绝望。他不断询问蟾蜍的真实感受,因为真相是了解内心世界的大门。当蟾蜍责怪周围的人误解他,让他难过时,苍鹭指出了他最大的谎言:没有人能让你不开心,是你自己选择让自己不开心。 改善情绪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识别自己的真实情绪。 为了让蟾蜍先生的情绪可以量化、可视化,海伦采用了“情感温度计”的方法,温度计分为10个量表,1为最低,代表情况非常糟糕,可能有自杀的念头;5为尚可忍受;10为最高,代表非常愉悦。 蟾蜍先生第一次给自己打了1-2分,随着咨询次数的增加,他给自己的分数越来越高。这个评分机制不是考试,我们不需要关心分数本身,只需要如实呈现内心感受,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自己,做出调整。 蟾蜍先生结束了第一次问诊,临走时问苍鹭:“你觉得我会好起来吗?”苍鹭回答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好起来的能力,我会全心全意地为你服务。但归根结底,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能帮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第二部分——2 个想法 每个人都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徘徊,真正强大的人,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人。 在随后的咨询过程中,蟾蜍先生逐渐意识到,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两种思维模式,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蟾蜍先生当初选择抑郁时候,其实是选择了感性思维,就像一个婴儿,只凭本能做出反应。当他接受治疗,愿意自我分析时,他又回归到了理性思维。 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感性?简单来说,理性就是一个人对某件事能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不会得意忘形,不会冲动做决定。感性则是一个人对待某件事完全凭心情,容易情绪化,不考虑后果。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能说一个人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要看事情的性质。 于丹曾说:“我们需要一种清醒的理性,这是喧嚣世界中拯救生命的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愉悦的感性,这种感性能让我们看到一丝春天的气息,走到哪里都让我们心生欢喜。” 所以,有时候感性与理性是需要并存的。没有感性,一个人会显得没有人性;没有理性,一个人又会显得太过死板。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寻求平衡。当你感到快乐的时候,让感性尽情发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让理性介入,用感性来缓解不适。 第三部分——3个州 每个人都有孩子、父母、成人三个状态,成年人之所以痛苦,正是因为没有处于成人状态。 在接受蟾蜍先生的咨询时,海伦把我们的生活分为三个状态:儿童、成人、父母。 1.儿童自我状态。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会下意识地以童年的习惯做出反应,表现出孩子般的感受和行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会本能地服从和依赖他人,重现过去的情景,体验过去被压抑的痛苦情绪,并且不会学到任何新的东西。 2. 父母自我状态。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人要么批评他人,要么批评自己。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会通过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他们甚至可能把判断的矛头指向自己,进行无情的自我批评。 3.成人自我状态。在成人自我状态下,我们可以摆脱情绪控制,计划、考虑、决定、理性行动,并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当前的问题。成人自我状态是我们唯一可以学习关于自己的新知识的状态,因为在儿童自我状态下,我们只是在经历过去的情绪,而在父母自我状态下,我们要么挑剔,要么教育他人,所以在这两种状态下我们不会学到任何东西。 那么,我们该如何及时调动成年人的自我状态呢? 其实这又回到了第一个话题——认识自己。你需要不断思考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以及如何到达那里。 经过仔细的分析,蟾蜍先生意识到,成年后的自己其实一直处于儿童自我状态。 蟾蜍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但他从来就没有快乐过。父亲经常批评、责备他,母亲则服从父亲的权威,很少拥抱、安慰他。为了讨好父母的爱,蟾蜍从小就不得不服从、讨好、道歉、依赖别人,逐渐形成了依赖、讨好的性格。成长的本质,就是要逐渐打破依赖关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服从使蟾蜍把依赖视为生命本身。他童年依赖父母,成年后依赖外界的肯定,一旦得到负面回应,他要么讨好别人,要么自我批评,这很痛苦,所以他永远长不大。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画家,白纸会变成什么样子,取决于父母。”成年人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第 4 部分——4 个坐标 人生有四个坐标,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苍鹭曾经问过蟾蜍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如何看待自己?你自己怎么样?第二个问题是:你如何看待别人?别人怎么样? 根据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产生了以下四个人生坐标: 1、你好,我不好。处于此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从而产生焦虑、抑郁、自责等情绪。 2、我好,你不好。此坐标的人往往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经常攻击、责备他人,产生愤怒、挑剔、指责等情绪。 3.我不好,你也不好。这个坐标的人更准确地说是“罪犯”。他们自卑又傲慢,自嘲又攻击他人,喜怒无常,容易对社会进行报复。 4、你好,我也好。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选择和承诺。你相信自己好,也相信别人好。通过你的行为和态度,你不断向自己和他人展现善良。 上一次心理咨询时,蟾蜍先生放弃了之前对汽车的执念,选择骑自行车去苍鹭家。一路上,他欣赏着风景,聆听着大自然的心跳,心情无比愉悦。到达苍鹭家后,苍鹭一如既往地问他感觉如何。这一次,蟾蜍毫不犹豫地说:“感觉棒极了。”他已经开始为未来做规划,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想想,而是实实在在地有细节、有计划、有行动。蟾蜍先生给自己的“情感温度计”打了9分,在“你很好,我也很好”的坐标上标记了自己的人生。因为此刻的他,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相信自己的成长和能力,也欣赏别人的优点,能和别人很好地合作、相互促进。 在蟾蜍先生的访谈中,海伦也得到了成长,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教条、严格,他告诉蟾蜍先生,这种状态是人生的一种更高境界——共情。 “同理心可以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可以让你从独立走向共生。独立意味着对自己的自豪,包括独特的才能和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总是守护着他们新获得的自主权。但共生体现了成熟和自我接受,这让你能够在社交和工作中有效地与他人联系和合作。” 我们也可以用特蕾莎修女的一句经典名言来理解这句话: “真爱意味着爱自己也爱他人。爱生命中一切需要爱的事物,无需任何理由。即使生命渺小如一根细小的灯芯,当它燃烧时,它可以照亮自己和他人。你甚至可以尝试照亮世界。”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