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益生菌或可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平衡肠道菌群有望改善情绪时间:2024-08-18 14:21 江志海、郭刚制图 ■本报记者 胡敏琪 早在20世纪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家迈克尔·格尔森教授就提出,肠道、肠道神经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组成了人体的第二大脑——肠脑。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脑轴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近年来抑郁发病率在各国持续上升,位列全球十大医学疾病负担第四位,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报告,到2020年抑郁可能升至第二位,近期科学研究发现,平衡肠道菌群可能是治疗压力相关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的潜在有效方法。 益生菌影响情绪 抑郁是一种情感障碍,典型症状为情感低落、兴趣和愉悦感缺乏、意志和行为下降,还包括不恰当的内疚感、自杀想法、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障碍等。抑郁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抑郁认为是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益生菌可以对行为表现、生理生化异常如脑5-HT水平下降、皮质醇水平升高、慢性炎症、微生物群改变等产生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行为生物学研究组十多年来一直关注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近期他们通过大鼠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发现,慢性束缚应激导致大鼠肠道菌群发生改变,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增多,记忆力减退,以及出现类似抑郁的生理生化异常。 当研究人员给这些大鼠补充瑞士乳杆菌 NS8 时,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焦虑、抑郁和记忆力,调节生理生化指标,整体效果优于常用的抑郁西酞普兰。这也表明,益生菌补充可能是治疗压力相关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一种潜在有效方法。 其实,关于益生菌对情绪影响的研究有很多,爱尔兰科克大学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益生菌可以缓解焦虑。 他们连续六周给小鼠喂食一种常见的益生菌。行为测试表明,这些小鼠表现出的情绪压力和焦虑比吃相同食物但没有益生菌的小鼠要少。焦虑。例如,在啮齿动物不习惯的开放环境中,它们会花更多时间探索,而当它们被放在水中时,反映情绪压力的激素水平上升较少。 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查发现,这些实验小鼠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基因活性发生了变化,总体上具有减轻焦虑的效果。GABA 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许多焦虑就是用来治疗焦虑的。这些药物就是针对它起作用的。 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大脑 早在20世纪,人们还难以想象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的联系,然而随着对肠道菌群调控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家认为,肠道菌群不仅对肠道有调节作用,还能影响大脑活动甚至行为。对于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金锋来说,这一偶然发现最早是在2003年,此后,研究团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寻找答案——肠道菌群与大脑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金锋说,肠道神经元一直被误认为只控制消化和蠕动。其实,肠道通过迷走神经直接与大脑相连,迷走神经可以将信息从肠道传递到大脑。肠道有独立于大脑的复杂神经,肠脑负责输送大脑所需的95%血清素和50%多巴胺,如果肠道少输送这些物质,信息传递就会减少。如果迷走神经被切断,动物的很多本能行为就会消失。“因此,肠道菌群是通过免疫、神经内分泌和迷走神经通路组成的肠脑轴影响大脑和行为的。” 不过金锋同时指出,肠脑轴的三条通路并不是独立、相互排斥的,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其中一条或几条通路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不同的肠道细菌也可能对肠脑轴产生不同的效应。 与抑郁的相互作用 如果益生菌补充剂将来可能成为精神疾病的新的或辅助的治疗方法,那么微生物在抑郁患者身上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可能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抑郁患者常合并胃肠道疾病、过敏、慢性炎症等病症,治疗这些疾病可以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评分。金峰表示,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益生菌可以治疗胃肠道疾病,可以预防疾病和过敏,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可以纠正免疫失衡。 此外,肠道菌群会影响宿主的代谢。例如,色氨酸代谢与抑郁有关。色氨酸是5-HT的前体,抑郁耗竭会导致抑郁。HT水平降低,在感染的情况下,微生物可能会影响色氨酸代谢。益生菌最终可以通过增加5-HT前体色氨酸的利用率来提高5-HT水平并改善情绪。 抑郁动物实验模型也发现,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善抑郁大鼠的情绪状态,并影响多项生化指标包括脑单胺类神经递质、下丘脑CRF和血浆皮质酮、色氨酸代谢途径中间体和细胞因子水平等。 值得一提的是,金锋团队最新发现,NS8通过纠正两种完全不同的抑郁模型的异常菌群、环境应激和基因缺陷,显著降低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通过多种通路纠正生理异常,达到治疗目的。 在环境应激模型中,NS8通过神经(恢复海马5-HT和NE水平,增加海马BDNF mRNA表达)、免疫(增加血浆IL-10水平)和神经内分泌(降低血浆IL-10水平)等途径直接参与纠正大鼠焦虑异常菌群。在遗传缺陷模型中,NS8通过神经(增加血浆IL-10水平)等途径参与改善大鼠品系异常抑郁,结果显示,NS8可升高海马DA和BDNF含量,升高海马GR含量,从而减轻大鼠抑郁样行为,治疗遗传因素引起的抑郁。 金峰坦言,目前关于益生菌能够改善情绪和行为的证据还主要集中在动物研究上,为数不多的临床试验主要针对健康人群。 然而,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健康受试者在服用益生菌发酵酸奶或安慰剂 3 周前后的情绪和认知功能。结果显示,实验前抑郁程度较高的受试者在服用益生菌后情绪明显改善。在一项初步临床研究中,服用干酪乳杆菌两个月与服用安慰剂相比,慢性疲劳明显改善。“这焦虑说明益生菌在抑郁人类情绪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巨大潜力。”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