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哪找心理医生疏导|武志红:心理咨询只是一种职业,认清平等关系有助于找到适合的心理医生时间:2024-08-05 14:04 哪里可以找到好的心理学家?本文作者吴志红结合自己的心理学背景和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吴志红是《广州日报》的心理学专栏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虽然他多次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心理学家,但他似乎更喜欢写作。他出版过《解读“疯狂”》《家为何伤人》等书籍。他认为,心理咨询只是众多职业之一,没有了帮助他人的光环,只是我们众多消费中的一种。认清这种平等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用自己的眼睛,找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心理咨询治疗其实是一种职业,这个职业的特点就是来访者花钱购买心理医生的专业劳动。然而,我们很容易把心理医生神化,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就是心理医生是帮手。这种想法无形中把我们和心理医生放在了一个不平等的地位,好像心理医生总是在付出,而我们总是在索取。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来访者的口袋里肯定有钱,而在中国各大城市,心理咨询治疗的费用都不低。而且,心理师得到钱的同时,也会获得可观的增长。当然,后者是看不见的收获。所以,在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理师与来访者是平等的关系,双方都有自己的贡献和收获。所以,来访者没必要把心理师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心理师是贡献者、是“权威”;同时,心理师也没必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因为他们对来访者也有要求。 了解这一点对于您找到一位“好”的心理学家将有很大的帮助。 硬件不错 国内心理咨询治疗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基本集中在大城市。但即便在北京、武汉、上海、成都、广州等大城市,要找到“好”的心理咨询师也并非易事。令人尴尬的是,拥有“心理咨询师”头衔的人数呈爆炸式增长!仅广东省,自2001年心理咨询认证出现以来,已有3000多人通过这条路径“修成正果”。 但不可避免的是,很多获得这个资格的人,却不具备相应的帮助他人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从这个看似庞大的咨询师队伍中找到自己信赖的心理咨询师呢?首先要看咨询师的“硬件”是否够强—— ■ 系统教育比证书更重要,例如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比心理咨询咨询师资格证书更重要。 ■ 国外培训优于国内培训。即使是国内大学最好的心理学系,目前的临床心理学教育也远未成熟,主要原因是缺乏实际的技能训练和经验,而国外的一些培训会弥补这一不足。 ■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咨询师认证制度中,最为严格的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师认证制度》,其次是劳动部的《心理咨询认证制度》。如果心理师取得了心理师资格,甚至是心理师导师资格,会更加可靠。 如果心理咨询师在大学接受过系统的临床心理学教育,在国外接受过培训,拥有心理师或督导员资质,自然会可靠得多。 但这些“硬件”只能起到参考作用,不应盲目崇拜。 令人失望的咨询 “我曾经在某医院心理科尝试过心理咨询,先是填了一堆测试题,然后医生在通话过程中接了三个电话,出去了一次。其他医生来来去去,后面就站着下一个病人。最后医生骂了我一顿,我泪流满面,差点想跳楼,幸好一起来的阿姨安慰了我,我才冷静下来。”(上海萧山) “我实习的时候,看到一个医生给一个8岁的小男孩做智商测试,结果智商是103(平均智商是100),于是医生当着小男孩的面跟他妈妈说:‘他智商这么低,得这个分数完全正常。’这句话给小男孩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很多天都没跟妈妈说话。”(白冰,广州) “我第一次做心理咨询找的是一位专家,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进了咨询室,发现房间里不只他一个人,旁边还站着两个同事在聊天。我犹豫着坐下,以为那两个人会离开,可他们根本没有要离开的意思。那位专家一点都不觉得不自在,问我还有什么问题。他们三人六眼盯着我,我愣了一下,突然觉得好无聊。你隔这么远来这里干什么?你真是有病啊!敷衍了几句,就赶紧跑出门去了。后来,我再也不敢咨询任何人了,索性买了一些心理咨询书自??己看,却发现,这些教人不厌其烦的书,很多都是这位专家写的。真是黑色幽默。”(北京小米) 由此可见,我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是一个心理学家的“软件”,也就是他的专业素质和他的为人素质。 好的软件 众所周知,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师,其在临床心理学的影响力堪比弗洛伊德。他并没有构建出高深莫测、令人敬畏的理论大厦,但他所倡导的咨询师态度——真诚、温暖、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等,却被临床心理学的各个流派所接受。时至今日,心理治疗的各个流派,都把治疗关系(即心理医生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治疗的前提。 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师的素质与建立关系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软件”。 硬件有指标,比较容易判断,软件怎么判断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的感觉。 如果治疗师的治疗态度是真诚、温暖、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你一定会感受到的。你的感受是找到好治疗师的唯一可靠法宝。 如果一个心理医生硬件过硬,他/她的书都是畅销书,你会因为他/她的名声而去找他/她。但是,如果他/她从一开始就让你觉得被误解了,那么你应该很快得出以下结论:他/她不适合你。为了自我保护,你应该结束这段治疗关系,另寻他人。你应该知道,虽然你渴望得到帮助,但你不必为此付出代价。因为这种痛苦并不是治疗本身的痛苦,而很有可能是这个心理医生带给你的痛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好的心理治疗就无痛。相反,好的心理治疗往往伴随着深刻的自我改变的痛苦,但这一般不会在一开始就出现。 哪里可以找到好的心理学家? 我国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机构一般是医院、学校和民营心理咨询机构。 医院:目前,我国所有三甲医院都设立了心理科室或心理咨询室。但综合医院提供此类服务的特点是以药物为主,心理治疗并不多。如果想得到心理治疗,在医院心理科不容易实现。 私人心理机构:通常这些机构比较注重硬件,比如保证治疗环境和时间,注重隐私,每次治疗时间大约一小时,每周一次等。但是你也要注意机构列出的心理咨询师的资质。他/她应该有比较强的硬件,仅有心理咨询的资质证书是不够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软件,也就是他/她给你的感觉。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一般有心理学教育背景,收费也相对低廉。但他们的优势是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临床心理学教育背景的咨询师较少。如果高校有比较成熟的心理学系,那么心理咨询中心一般也比较成熟,有比较优秀的心理学家。 目前,北京是国内心理心理咨询治疗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其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拥有大量心理咨询治疗专家资源,医院体系中,北大六院、安定医院也拥有良好的专家资源。 上海还拥有大量的心理咨询、治疗资源,其中最集中的是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院。 武汉是一个特殊的城市,这里聚集了中国精神分析学派最优秀的专家,例如中德心理医院、武汉心理医院等。 “优秀”心理学家的工作方式 1. 没有乱说术语:他/她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你接受自己,不会让你被诸如恋母情结、阉割焦虑、投射认同等术语搞晕。 2. 不随便给建议:他/她可能根本不给任何建议,或者给的建议很少。一个差劲的心理医生会忍不住给你建议和建议,以掩盖他的恐慌并显示他的“权威”。 3. 绝不侮辱你:即使你做了一些看似愚蠢的事情,他/她也不会批评你。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人们做坏事是因为他们想做好事却做不到。一个好的心理学家会深刻理解人性的脆弱,并安慰这些脆弱,而不是嘲笑它们。 4. 可能不是“好人”:当你焦虑时,他/她可能会无动于衷。有时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会激怒你。他/她拒绝取悦你。例如,你想让他/她分析你的配偶,但他/她却说在咨询室里,他/她最多只能分析你一次……一个好的心理医生知道咨询的唯一力量在于你自己,所以他/她会帮助你放下对他人的执念。 文/吴志红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