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心理医生|掌握心理学知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保持心理健康时间:2024-07-24 14:04 #真相即将揭晓# 人类已经进入了心理负担的时代。 不健康的心态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表明,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引发各种身体疾病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当今社会各类疾病的病因,70%~80%与心理因素有关。 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些心理知识,自己把脉,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 什么被认为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有效、愉快地适应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社会适应能力强,能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身心行为,与客观环境和谐相处。 人们的情绪、情感、思想等心理活动都会影响身体健康。 情志过度,则生百病。 高血压、心脏病、癌症、溃疡、肺结核、支气管炎等疾病都可能与心理健康有关。 人们容易患某些疾病取决于他们的性格。 我们必须发挥我们最大的潜力去改变环境,让现实符合我们的主观愿望。 人们常说:不是环境适应你,而是你适应环境。 但心理健康的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塑造周围的环境。 即使无法改变现实,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预期,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改变。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路! 大多数人的焦虑来自于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他人的看法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人都生活在现实中,没有人能够逃脱别人的评判。 嘴巴是别人的,你管不了。 “字”中的“字”,就是指三张嘴。 作为人,一定要有坚定的原则,不要因为过度思考“自己对别人做的对不对”、“别人怎么看你”而迷失自我。 试图取悦所有人只会让你不受欢迎。 我们大多数人花费大量时间来试图获得他人的认可。 如果别人的肯定和认可成为你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么恭喜你!你的生活将会变得忙碌起来。 赞美虽然让人感到高兴,但并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把赞美当成生活中的必需品,是虚荣的表现。 我们发微信朋友圈,在各大网站发表自己的观点,看到别人喜欢自己的帖子,我们感到很欣慰。 但如果我们发给朋友的帖子和评论被忽略了怎么办?我们会感到非常沮丧,甚至会影响我们一整天的心情。 一旦渴望得到认可成为你生活中的必需品,你就已经将自己的很大一部分交给了“外人”。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为了获得“外人”的认同,你做什么“外人”喜欢,你就做什么,如果“外人”不同意,你就不敢做任何事。 虚荣心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好处,反而给了别人践踏我们尊严的机会。 我们必须从生活中彻底根除这种想要获得别人认可的虚荣心。 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 别人有的我们可能没有,但是我们所拥有的别人未必有。 生活中,很多人缺少一些东西,却以为别人有,这让我们感到自卑,否定自己。 我们都希望能拥有和别人一样精彩的生活,有漂亮的衣服,华丽的家具,巨大的豪宅,能够像别人一样说话、做事。 我们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人格之下,鞭策自己的灵魂,批判自己,无限夸大别人的能力,对比自己的渺小,这是伤害自己的致命武器。 我们觉得自己的性格极其不完美,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而别人的性格却是完美的,显得从容和自信,这种感觉是极其荒唐的。 尤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交流减少了,大家都通过网络这个窗口观察别人的世界。 我们总是误以为别人的生活就和网上展示的一样,但其实那些都是经过包装的,极不现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其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承受着过去失败的伤痕。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努力做人生舞台上的主角。 而不是仅仅躲在舞台下面做一个无名的观众。 我们要有勇气去尝试生活中各种的可能性。 而不是等待成功之门向我们敞开。 我们不必抱怨成功之门总是关闭的。我们可以绕过它,爬墙,甚至撬锁! 但没有什么比接受命运更糟糕的了。 缺乏自信的人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否定自己、算计自己,这使他们对别人始终心存疑虑。 一个人越自信,就越容易相信别人,越不会产生怀疑。 怀疑不仅会滋生邪恶,还会形成习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异常。 怀疑往往缺乏事实依据,只是个人的一厢情愿。 人们会成为怎样的人取决于你如何对待他们,或相信他们是怎样的人。 受苦受难的人没有权利悲观; 当火灾发生的时候,就没有理由害怕黑暗; 战场上,只有不怕死亡的勇士,才能取得胜利; 只有忍受痛苦而不悲观的人才能摆脱困境。 — 尼采 了解自己的能力,不要为了追求完美而强迫自己太过努力。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无法衡量自己的实际能力,也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 给自己设定了错误的、难以实现的目标,每天饱受劳累和疲惫之苦。 当为自己设定目标的时候,问问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你感受到的快乐多于痛苦,还是痛苦多于快乐? 对于我们真正热爱的事情,即使没有任何激励或奖励,我们也会很有动力去做。 因为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享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尽力做好人生中每一件小事,就是最大的成功。 把你的理想落实到一天的24小时里。 从前有一位画家,他想画一幅大家都会喜欢的画。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的画终于完成了。 他把自己的作品拿到集市上展出,并在画作旁边放置了一支笔。 并附上一张说明:亲爱的朋友,如果您觉得此画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在画中标注出来。 晚上,画家从集市拿回了自己的画,发现整幅画上布满了痕迹。 他对自己的绘画技巧深感失望。 第二次,他画了一幅类似的画拿到市场上去,这次他加上了以下说明:请每位观众标出自己最欣赏的部分。 结果,那些曾经受到批评的地方现在得到了赞扬。 于是画家感慨地说: “无论我们做什么,只要能让一些人高兴,那就足够了。 因为对某些人来说很丑的东西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很美。” 10岁的时候,我迷上了甜点; 20岁,他被爱人俘获; 30岁,我被幸福俘获; 40岁时,他被野心所俘虏; 50岁时,他被贪欲所俘虏; 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智慧? ——法国哲学家雅克·卢梭 人活着就不能没有欲望。 但如果你的欲望太强烈,你就会成为欲望的奴仆。 就算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 人都是赤身裸体来到这个世界的,不可能永远拥有什么,我们拼命争取到的一切,都会在我们赤身裸体离开之前被别人给予。 人生苦短,哪怕住在破旧的小巷里,也要享受此刻的美好。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在巴黎举行音乐会,突然,他的小提琴的A弦断了,但他用剩下的三根弦把这首曲子演奏完了。 这就是生活:“如果你的 A 弦断了,你就用剩下的三根弦弹奏整首歌。” 一切疾病皆由气所致。——《黄帝内经》 我们怎样才能控制自己不生气? 很多人生气,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 生完孩子之后所有的愤怒都是白费的,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而且还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当你生气时,平静自己的心比发泄在别人身上要好得多。 风平浪静,水清则清;风静浪静,水清则鱼儿游来游去。——消除愤怒的最高境界 冷静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的空间,但是当我们头脑发热时,思考的空间就更少了。 温和地回应严厉的言辞是最好的防御。 生活需要放松,才能平静一点。 当我们被某事困扰时,我们应该学会与周围的亲人、朋友倾诉。 如果你认为他们不会、也不能理解你,你可以准备一个小笔记本,把你所有的愤怒、疑问和悲伤都写下来。 把它当作是与自己的一次对话。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做些其他活动,看看电影,玩游戏,散步,换个环境。 如果你强迫自己停留在同样的境地并继续忍受,那么你只是在惩罚自己。 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我昨天制定的计划完成了吗? 拿出你的小笔记本,它是你大脑在世界上的解忧杂货店。 写下你心中的想法。当你写下时,你的想法会变得清晰,当你写下时,答案就会出现。 当你想骂人的时候,及时用手捂住嘴,告诉自己明天再骂。 如果明天你还想骂人,那就骂吧!如果一天下来气还没消,说明他活该。 当我们在老板手下工作时,我们常常会觉得老板要求太高,但有一天当我们自己当了老板,我们又会觉得员工缺乏主动性。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只是为了我们自己。 当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与其抱怨,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摆脱那样的工作环境。 有时能力增强了,看事情的角度也会变,虽然环境没变,但身在其中,不会觉得痛苦或烦躁。 记住,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选择的权利。 21世纪最常见的疾病是孤独。 我们都是一群孤独的人,随着人口的增多,我们成了一片海洋,分不清谁是谁…… 生活在这样一个“兼收并蓄”的世界,再加上政府和各类企业的运作方式,人们不得不为了工作而频繁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结果,人们的友谊很快就不能维持长久,我们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冰河时代,内心常常感到寒冷。 孤独有两种:一种是远离人群的孤独。有些人在偏远的环境中工作,身边很少有人,这会让他们感到孤独。 人群中的孤独:虽然身处繁华的都市,但你却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有一道很厚的屏障。 造成孤独的三个主要原因: 傲慢:认为其他人都是平庸的,与他们交往会降低自己的价值。 自卑感:害怕别人因为自己的某些缺陷而看不起自己。 过度理想主义:追求与现实不相容的完美世界。 爱情和友情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欢迎和接受,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成本的。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