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抑郁|谢依霖自曝患抑郁症,9500 万国人同病相怜,我们应如何面对?

时间:2024-07-19 14:05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近日,在荧幕上一向展现开朗一面的谢依霖首次公开承认自己患有抑郁。

他说,母亲患有严重的抑郁,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异常状况,意识到自己可能深受母亲的影响。

虽然她也曾感到过无助和沮丧,但她选择勇敢面对问题,积极寻求治疗和帮助,逐渐提升自己。

如今,由于丈夫患上重症肌无力,整个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她的身上,但谈及此事,她依然笑容灿烂。

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坚强,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抑郁对一个人、对整个家庭带来的影响。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占3.4%,目前中国抑郁患者达9500万人,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

新冠疫情后,全球精神障碍负担更加沉重,重度抑郁和焦虑症病例分别增长28%和26%,抑郁患者数量激增5300万人,增幅27.6%。疫情压力给抑郁的诊治带来更大挑战。

与抑郁患者年轻化、患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不同,社会大众对抑郁仍然存在歧视性观念,对患者存在偏见和狭隘认知,抑郁及其患者远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理解。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抑郁,需要看到抑郁患者的困境。

电影《我老公得了抑郁》

抑郁概述

抑郁是一种心境障碍,导致弥漫性、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和兴趣丧失,影响个人的认知情感、思维和行为。

抑郁并非简单的“情绪不好”或者“太脆弱”,其病因很复杂。

患有抑郁的人经常这样描述他们的感受:

“没有什么能激起我的兴趣。我总是感觉很累。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僵尸,过着机械的生活,却不知道生活的意义。”

“我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不知道自己是睡着了还是醒着,白天一点精神都没有,什么都记不住,什么都想不通,感觉很绝望,未来一切都没有好转的希望。”

“我感觉很难过。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让我想哭。即使我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要那么脆弱,我仍然会在半夜因为某人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而哭得心痛不已。我不想见任何人。我试图保持积极乐观,但我做不到。”

......

正如《正午的魔鬼》里的比喻所说,“抑郁藏匿于皮肤之下,粘附于身体表面的每一寸,我们无法将其除去”。

抑郁会改变患者的大脑活动,影响神经细胞的工作方式。要求患者“停止想太多”或“更积极地思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核心症状主要包括:

1)抑郁,失去兴趣和快乐:

心境是指一种持久而稳定的情绪状态,是情绪的底层色彩。

对于抑郁患者来说,就好像世界变成了灰色,即使是快乐的事情也无法改善这种情绪。

在这个灰色的世界里,那些有趣的东西不再吸引他们,他们失去了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2)消极思维:

《走出抑郁》一书的作者理查德·康纳(O')指出,抑郁的症状让患者痛苦不堪、无力感十足,这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但抑郁康复的最大障碍,是疾病对个体世界观的影响。

当他们抑郁时,他们会对世界和自己产生消极的看法,认为自己一文不值,过去那些琐碎的错误和让别人失望的小事会变成一股洪流,冲垮他们的自信和自尊的大坝。

他们对未来不抱希望,认为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只是运气好而已。他们对未来不抱希望,觉得生活毫无意义。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因为他们不再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

抑郁心理咨询机构_抑郁心理咨询中心_抑郁症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时,你不会觉得自己披着灰色的面纱,透过坏情绪的阴霾看世界。你觉得幸福的面纱被揭开了,现在你看到了真相。——《正午的魔鬼》

消极思维会让患者相信一切都是坏的,而且会一直变坏。

3)精神运动变化:

抑郁患者常常会出现别人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他们的动作和思维变得迟缓。

有的患者会这样形容:“感觉大脑都生锈了,转不动了。”

有些人会显得呆滞,思维缓慢,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

其他人可能会变得焦躁不安、无法放松,并且因小小的挫折和要求而过度烦躁。

4)身体症状:

身心是一体的,当心灵遭受巨大痛苦时,身体也会出现一些身体症状。

睡眠障碍是抑郁患者的常见症状。

入睡困难或早醒,躺在床上对即将到来的一天感到悲观,反复思考过去的失败,焦虑即将到来的未来。或者无论你睡了多久,醒来时仍然感到非常疲倦,没有精力去做任何事情。

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也很常见,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性欲减退和身体各部位疼痛。

当严重的抑郁发作发展到极端的时候,患者会进入紧张症状态,躺在床上,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好像人退化成了一株植物或者一个摆件。

有些患者并没有表现出抑郁的典型症状,但内心却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有些病人,由于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感到羞耻,会极力在常人面前隐藏自己,使自己显得“正常”;

有些青少年患者,尽管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并发出求救信号,却被家人忽视或不理解,有时直到结局不可挽回时,才逐渐回想起那些不同……

我们常常很难理解一个人为了维护表面的形象要付出多少。

当他们在抑郁中挣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时,希望我们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什么原因导致抑郁?

抑郁的根本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抑郁发生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研究发现,大脑结构和功能、激素、神经递质的变化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

抑郁患者大脑结构的改变中,与情绪调节有关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是重要原因。

此外,遗传也是致病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抑郁父母所生的孩子,即便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抑郁的发病率仍然较高。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患抑郁的风险是普通家庭的3倍。但需要注意的是,遗传因素虽然会导致易感性增加,但并不一定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除了这些生理因素外,社会和心理因素也会导致抑郁的发生。

1. 因丧失而产生的抑郁

丧失可导致抑郁。弗洛伊德在《哀悼与忧郁》一文中指出,抑郁是由失去亲人后的悲伤所致,当这种悲伤无法表达时,人们就会“因无法哀悼失去的事物/人而陷入无尽的抑郁之中”。抑郁症已从“丧失客体”转变为“丧失自我”。

这种失去并不一定是指一个人,它可以是一个物体,一段关系,或者一个身份。

调查发现,92%患者在抑郁发作前已发生过诱发生活事件,包括丧偶、离婚、失业、家人患重病或突然去世等。

这些事件都涉及某种损失:失去一个重要的人,失去一个角色,失去对自己的某种认识。

弗洛伊德对丧失所导致的抑郁有如下解释:面对丧失时,一个正常的情绪过程是悲伤反应和哀悼。从最初的不适到时间的流逝,当性欲被转移并重新投入到其他对象上时,哀悼就顺利完成了。

抑郁心理咨询中心_抑郁心理咨询机构_抑郁症心理咨询中心

但有些人的某些特征使他们无法将自己的性欲从失去的对象上转移开,相反,性欲会退缩。

这种强大的悲伤力量无法向外扩散、消散,而是指向自身,转化成一种攻击自身的力量,即抑郁的攻击转向了自身。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经历损失事件后陷入抑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烈的自责,对自己极大的否定,对自己强烈的愤怒。

2. 自我过度理想化

简而言之,完美主义者。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自我过于理想化,会给自己设定非常高的目标,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当无法实现时,就会感到巨大的挫败感和失望感。

同时,他永远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专注于寻找自己的错误、失败和负面评论。

这种追求完美和自我严格的结果往往是内化为一个严格挑剔的父母。

从小在父母挑剔、严格的要求下长大,即便成年之后父母不再在身边,内化在孩子身上的父母还是会不断地批评他。

一个只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的人,很难对自我价值有正面的评价,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无价值感的深渊,当他内心世界再也无法满足挑剔的父母时,他就会陷入抑郁。

因此,比较容易患抑郁的人,往往都是完美主义者,或者至少是某些方面的完美主义者。

3. 愤怒转向内心

抑郁在心理学上的概念是对自我的攻击。

当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时,自我归因是抑郁患者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无论是自己的痛苦还是他人的痛苦,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不断攻击自己。

儿童青少年抑郁常常属于这一类抑郁,孩子面对强势、专制的父母时,会产生很多无法向父母表达的愤怒,这种愤怒会从父母转向自己,成为一种自我攻击的形式。

“我父母总是因为我不够好而吵架。”

“我不够好,所以我父母对我很严格”,

“我不够听话,所以我父母就打我、骂我”,

......

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弱势的孩子往往会牺牲自己去取悦父母,满足父母的期望,而父母则会不经意地让孩子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期望。

亲子关系颠倒了,孩子扮演父母的角色,父母扮演孩子的角色。孩子只能隐藏或压抑对父母的愤怒。

为什么我们不敢对父母生气?也许是因为承认父母不爱我们的痛苦远远大于抑郁的痛苦。

对于孩子来说,承认父母不爱自己无异于世界末日。因此,他宁愿让自己痛苦,也不愿忍受依恋关系的破裂。

现实生活中,抑郁发生并不是由任何单一因素单方面造成的,而是多种原因混杂在一起,互相影响或叠加,环环相扣,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抑郁如何治疗?

抑郁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治疗康复或至少改善症状。

《苏菲的选择》作者威廉·斯蒂伦回忆起自己身患抑郁的那些年,写道:“对那些遭受这种疾病折磨的人来说,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必须有人让他们知道——不,是让他们相信——当这种疾病经历了所有必要的过程后,他们就会渡过难关。”

目前抑郁的系统治疗主要有三种类型:

1.药物治疗

前面提到,抑郁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当抑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遵医嘱服药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

抑郁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分为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三个阶段。

抑郁症心理咨询中心_抑郁心理咨询机构_抑郁心理咨询中心

急性期需6~12周,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会得到缓解;

巩固期需4~9个月,防止抑郁复发;

维持期应为多久,目前尚无共识,从6个月到2年不等,如果多次发作,可能更长,以防止抑郁复发。

长期服药并非易事,药物的副作用、服药的耻辱感、经济压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都会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尤其是前期服药,会经历一段“试药期”,有的人运气好,马上就找到有效的药方,有的人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调整或换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心理咨询

关于抑郁的治疗,《正午的魔鬼》中有这样的比喻:“既要砍掉沉重的藤蔓,更要重新获得自己的根基和光合作用”。

药物治疗就像拔除藤蔓,没有了藤蔓的负担,抑郁患者面临自我重建的过程,枯枝上的稀疏叶片需要重新吸收养分,精心灌溉,才能长出新枝新叶,这正是心理咨询能有效帮助抑郁患者的地方。

证据表明,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和心理动力疗法对抑郁有效。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抑郁患者:

识别并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建立功能性的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给予患者宣泄情绪的空间,同时帮助患者应对压力、焦虑和负面情绪,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功能;

探究抑郁的个人原因并治愈创伤;

探索自己和自己的人际关系,建立更积极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在关系中的心理角色和地位,用新的、安全的、支持性的关系取代旧的关系模式,重建自己的生活;

建立支持系统并获得重建生活的力量。

电影《秋天的故事》

3. 脑刺激疗法

MECT(改良电休克疗法)

MECT 可以快速有效地治疗抑郁,显著降低死亡率,有效率可达 86.7% [16]。副作用是可能出现“短暂性遗忘症”。一般用于重度抑郁发作期间,如有自杀或自残风险高、拒绝进食、不服从或精神恍惚等症状的患者。

rTMs(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

对于对抑郁没有反应的患者,rTMS 也是一个选择。这种疗法具有中等程度的抑郁作用,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和自杀行为。rTMS 最大的不良反应是癫痫发作和头痛,但疼痛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可以自行缓解。

此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有助于缓解抑郁的症状:

例如充足的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遵循饮食疗法等。

总的来说,对抑郁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患者自身的努力,这个过程也需要很多家人、朋友、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不管怎样,请相信,只要我们及早发现,懂得如何改善,抑郁是可以治愈的。

“我想,尽管我讨厌抑郁时的自己,讨厌抑郁的复发,但我还是会找到方法去爱抑郁自己。

我爱它,因为它迫使我去寻找和把握幸福;我爱它,因为它的存在,无论有时出于玩乐的心态,有时出于非理性的原因,都让我下定决心,牢牢把握住生存的意义。

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高兴和感激的事情。”

—安德鲁·所罗门

结尾

▎本文为本中心原创文章,已受原创保护,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人未经允许使用,本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我?听

听听吧,心理机构,15年的口碑

国内外观众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